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7年全国统招硕士初试“学校体育学”考试大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0-7 09:5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章 我国学校体育发展概况
一 我国古代与近代学校体育沿革与发展概况
二 建国后我国学校体育概况
三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学校体育地位与目标
一 学校体育与全面发展的教育、学校体育与国民体育、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学校体育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关系
二 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三 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途径与要求
第三章 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原则
一 体育教学的概念、特点
二 体育教学目标的概念、体育教学目标的特征、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
三 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四 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与特殊规律
五 体育教学的自觉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合理安排生理负荷的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提高原则(概念、确定原则的依据、贯彻原则的要求)
第四章 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
一 体育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概念
二 选编体育教学内容的原则
三 体育教学手段的分类
四 体育教学手段的运用、
第五章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教授法
一 掌握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分解法、负重法、持续法、间歇法、巡回法的概念
二 传授技术与技能的意义和特点
三 讲解和示范的运用
四 完整法与分解法的运用
五 发展体能的意义和特点
六 负重法、持续法、间歇法的运用
七 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意义和特点
八 批评法、表扬法、榜样法、评比法的运用
第六章 体育课
一 掌握体育课结构、体育课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体育课密度、体育课生理负荷、生理负荷的内部数据、生理负荷的外部数据的概念
二 体育课的类型和结构、确定体育课结构的理论依据
三 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第七章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
一 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的种类及编制要求
二 实践课课时教案的编写
三 体育教学工作考核的意义和特点
第八章 课外体育锻炼
一 课外体育锻炼的地位与意义
二 课外体育锻炼的特点与原则
第九章 课外运动训练
一 课外运动训练的特点与目标
二 掌握身体训练、一般训练、专项训练、竞技状态、战术、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循环训练法的概念
三 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周期性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区别对待的原则的概念、依据和贯彻时的注意事项
四 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的意义与基本要求
五 课外运动训练的方法及运用的要求
第十章 体育教师
一 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 体育教师的工作特点和职责
三 合格的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参考教材:
金钦昌(主编),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 祥(主编),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8 20:51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