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白宫泼向斯诺登的“5盆脏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1 09:5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京时间10日凌晨,美国总统奥巴马召开记者会,解答斯诺登、美俄关系等问题。
  美国政府周五召开新闻发布会,为国安局监控事件辩护。总统奥巴马贬低泄密人斯诺登,说他“不爱国”是个“黑客”,并认为有些报道是“小道消息”。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搜罗了奥巴马及其同僚在发布会上及之前的相关言论,归纳为泼向斯诺登的“五盆脏水”。以下是全文内容:
  如果说之前还有人对奥巴马总统如何看待爱德华-斯诺登存有疑问的话,那么在星期五的新闻发布会上,他的态度就展露无遗了。他对这名国安局泄密人不以为然,称其“并不是一个爱国者”。
  许多时候,白宫似乎满足于在幕后指挥诋毁斯诺登。但从奥巴马及其助手们近段时间来的集中言论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已经不满足于旁观了。以下是奥巴马政府针对斯诺登事件的言论讨伐内容要点。
  1、不是爱国者
  “不,我认为斯诺登先生不是一个爱国者。”奥巴马用一句充满锋芒的评价掀开了争论:斯诺登决定爆料国安局监控项目与其决定到俄罗斯寻求避难的行为是一致的吗?
  奥巴马对于美国民权运动的语言和历史并不陌生,也曾目睹民权活动人士的抗争以及民权领袖的违法及入狱。这或许可以解释,他为什么对斯诺登选择逃离本国感到恼怒。“如果他真的认为自己所做之事是正确的,他就应该像每一个美国公民那样回到这里,面对法庭的审理并接受律师的辩护,来打一场官司。”奥巴马说。奥巴马那一代的民权活动人士经常在联邦法庭上取胜,他的这番言论自然成为向斯诺登发出的公开邀请,希望他回来证明自己的动机。他似乎在问斯诺登:如果你真有政府违反宪法的案子想要报告,为何不留下来到法庭上来证明自己?但斯诺登并没有这样做,奥巴马据此得出结论:你是不爱国的。
  2、一个29岁的黑客
  周五新闻发布会之前,奥巴马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压制斯诺登事件的影响。“我明白这事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他在6月份去塞内加尔访问期间曾这样说。“我确信这将成为一个添油加醋的话题。”这话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斯诺登并没有上升为地缘政治问题,而且奥巴马并不存心使用政治手段把他引渡回来。“不,我并不打算派飞机去抓一个29岁的黑客,”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这样告诉记者。把斯诺登描述为一个“29岁的黑客”本身已经说明问题了。也就是说,斯诺登既不值得引起他的关注,也不配得到公众的赞赏。
  3、“小道”消息
  在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奥巴马将围绕国安局监控项目的揭露性报道描述为“小时候出自小道消息”。这是对相关报道的准确性一个并不十分高明的挖苦。奥巴马在斯诺登事件上的低调,使得他免于受到相关媒体报道的抨击。但在周五,他明显表示了对报道的不满。“我们看到的有关信息的点点滴滴,有时候来自于小道消息,”他说。“一旦那些消息出现,政府会跟进,尽力去纠正不实之处,但有时候还是太晚了。那时候,一个大致的印象不但已经深入到美国公众的头脑里,而且还远播到了全世界。给人造成的印象就是,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收集每个人的信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事情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总统这些话里有什么深意吗?当然,新闻报道有时并不完全准确,但那就是新闻本身的特定。如果不报道斯诺登曝出的信息的话,那么我们也就没有机会来讨论国安局的权力是否适当的问题了。总统必须明白这一点,并且为此付出代价。
  4、既不是人权活动人士也不是政治异议者
  由于斯诺登在莫斯科的机场躲了好几个星期,整个世界一度为这个泄密者是否会得到政治庇护而摸不着头脑。关于俄罗斯应否给予其庇护问题,奥巴马政府着实伤透了脑筋。“斯诺登先生不是一个人权活动人士,也不是一个政治异议者,”白宫发言人杰-卡尼在7月份的一次新闻例会上称。“他被指控泄露机密信息,身负三项重罪嫌疑,应该被送回美国,按法定程序接受处理。”
  5、杀人犯
  既然斯诺登不是爱国者、人权活动人士或政治异议者,那么按照奥巴马政府的认定,他是什么呢?按照国务卿约翰-克里的直率说法,他可能是个杀人犯。“有人可能会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而死去,”克里6月份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 02:3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