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设有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新闻传播系、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等 5 个系和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美国史研究所、哲学研究所、宗教学研究所、传播研究所、古籍研究所等 8 个研究所。
人文学院现有 2 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历史学(涵盖 8 个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哲学(涵盖 8 个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另有 6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戏剧戏曲学、人类学、民族学、传播学; 27 个硕士点; 11 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学(师范类)、戏剧影视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哲学、新闻学(含国际新闻)、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人类学与民族学。 2005 年人文学院在校生 2460 人,其中博士生 171 人、硕士生 604 人、留学生 58 人。
人文学院历史悠久、学统深厚,其前身系 1926 年创立的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鲁迅、林语堂、顾颉刚、邓以蛰、张颐、林惠祥、傅衣凌、郑朝宗、韩国磐等著名学者曾在这里任教。现有 1 个国家重点学科(专门史); 1 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历史学); 1 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历史学); 12 个省重点学科:专门史、传播学、中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外国哲学、人类学、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戏剧戏曲学、历史文献学、世界史、考古学与博物馆学。
院系所、专业、研究方向、科目组 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011 中文系 92
050101 文艺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2 俄语③ 601 文学④ 402 文艺理论
01 西方美学与文艺理论
02 中国现代文论
03 艺术传播学
04 中国古典美学与古典文论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3 日语③ 601 文学④ 461 语言学(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的内容。计算机语言方向免试古代汉语,加试计算机基础,初试参考书目同复试参考书目。)
01 应用词汇学
02 对外汉语教学
03 社会语言学
04 比较语言学
05 计算语言学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③ 601 文学④ 461 语言学(含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
01 汉语方言学
02 古代汉语
03 近代汉语
04 现代汉语
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2 俄语③ 601 文学④ 402 文艺理论
01 中国典籍与文化研究
02 戏剧戏曲文献研究
03 佛教文献与敦煌学研究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③ 601 文学④ 402 文艺理论
01 先唐文学
02 唐宋文学
03 元明清文学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③ 601 文学④ 402 文艺理论
01 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02 中国现代文学主潮
03 女性文学
04 中国现代文学与东南亚华文文学
05 港澳台暨海外华文文学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③ 601 文学④ 402 文艺理论
01 生态视角的欧美文学研究
02 当代欧美文学研究
050401 艺术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③ 601 文学④ 402 文艺理论
01 艺术原理
02 艺术美学
03 电子艺术学
050405 戏剧戏曲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2 俄语③ 601 文学④ 402 文艺理论
01 比较戏剧学
02 中国古典戏曲
03 中国现当代戏剧
04 戏曲理论
012 历史系 60
060102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3 日语③ 313 历史学专业基础④ -- 无
01 东南区考古
02 海外交通史迹与海洋考古
03 旧石器与古人类
04 博物馆学
05 物质文化考古
060104 历史文献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3 日语③ 313 历史学专业基础④ -- 无
01 先秦两汉出土文献
02 地方志与民间文献
03 古籍整理
04 历史档案研究
060105 专门史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3 日语③ 313 历史学专业基础④ -- 无
01 中国古代经济史
02 区域社会经济史
03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04 中国社会文化史
05 生态环境史
06 中国宗教文化史
060106 中国古代史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3 日语③ 313 历史学专业基础④ -- 无
01 东周秦汉史
02 魏晋隋唐五代史
03 宋元明清史
04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
060107 中国近现代史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3 日语③ 313 历史学专业基础④ -- 无
01 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
02 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
03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
04 中国近现代海关史
05 中国现代当代史
060108 世界史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3 日语③ 313 历史学专业基础④ -- 无
01 东南亚史
02 美国史
03 美国城市史
04 美国社会经济史
05 东南亚华侨华人史
06 美国文化思想史
060120 ★海洋史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3 日语③ 313 历史学专业基础④ -- 无
01 中国海洋文明史
02 中国古代海洋发展史
013 哲学系 42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③ 602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④ 403 伦理学
0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研究
0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管理
0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04 认识论
010102 中国哲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③ 602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④ 403 伦理学
01 易学研究
02 道家与道教文化
03 儒家哲学
04 佛教哲学
05 中国哲学与古代科技
010103 外国哲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③ 602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④ 403 伦理学
01 西方哲学史
02 现代西方哲学
010104 逻辑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③ 602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④ 403 伦理学
01 科学逻辑
02 辩证逻辑
03 逻辑哲学
04 法律逻辑
010105 伦理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③ 602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④ 403 伦理学
01 伦理学原理与道德教育
02 中国伦理思想与道德教育发展史
03 科技伦理学
010106 美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③ 602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④ 403 伦理学
01 美学原理与当代美学问题
02 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
03 宗教艺术与美学
010107 宗教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③ 602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④ 403 伦理学
01 中国道教史
02 中国佛教史
03 中国民间宗教史
04 宗教学理论与当代宗教
010108 科学技术哲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③ 602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④ 403 伦理学
01 科技政策与管理
02 科学社会学
03 科学技术史
014 新闻传播系 78
050301 新闻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③ 603 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④ 404 新闻与传播实务
01 新闻学
02 广播电视新闻学
050302 传播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③ 603 新闻学与传播学基础④ 404 新闻与传播实务
01 传播学
02 广告学
03 公共关系学
015 人类学与民族学系 19
030303 人类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3 日语③ 604 人类学通论④ 405 民族学通论
01 文化人类学
02 应用人类学
03 生态人类学
030401 民族学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3 日语③ 604 人类学通论④ 405 民族学通论
01 民俗学
02 区域文化
03 族群关系
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史 ①101 政治理论② 201 英语或 203 日语③ 604 人类学通论④ 405 民族学通论
01 中国东南民族史
02 中国南方民族关系史
03 百越民族与南洋民族
注:除特别注明外,所列招生专业均面向港澳台生开放;港澳台生免考政治理论科目,
港澳台招生无计划限制。
经济学院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渊源于 1921 年建校初期的商学部。 1949 年以后,在前厦门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 家王亚南 先生的带领和精心培育下,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得到了迅速发展。 1982 年 5 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厦门大学经济系升格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这是中国大陆重点综合性大学建立的第一所经济学院。 20 多年来,该院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经济学教学与科研基地之一。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是厦门大学规模最大的学院。现有经济学、计划统计、财政、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 5 个系和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等 7 个教学科研单位,并设有教学实验中心。现有专任教师 163 人,其中教授 58 人(其中博士生导师 50 人)、副教授 59 人。在校学生人数为 4500 人,约占全校的 1/6 ,其中博士生 337 人,硕士生 810 人,本科生 3353 人,博士后科研人员 23 人。厦大经济学院具有优良的教学科研条件,院内设立经济与管理图书分馆,馆藏图书 20 多万册。学院的教学实验中心配置先进的计算机网络设施,在中国大陆率先建立现代经济教学实验室。
厦大经济学院学术气氛浓厚,学术交流广泛,每年举办多场高层次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和海内外经济学家系列讲座。同时,学院积极开拓和发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欧美多所大学建立院际协作关系,同时与欧美、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及港、澳、台地区院校建立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 厦大经济学院的建设目标是加强现有优势学科的建设,加快经济学教学科研的现代化及国际化步伐,綸旖ǔ晒谝涣鳎手木醚Ы萄А⒖凭炕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