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六月考研计划 学得稳当拼得激QING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0 00:0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已经进入六月,2014考研第一轮复习已经过半。往前回首,是基础阶段的总结,往后翘盼,是强化提高阶段的开始,六月任务艰巨啊!那么,对于这个重要的环节,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呢?我们的辅导老师建议,考生除了学习各种技巧外,更重要的是要学的稳当拼得激QING!

  一、2014考研复习,要稳打稳扎
  1.英语:对于英语复习,首先要强化语法,主要从两处着手:系统整理和归纳熟悉。英语的基本语法高中阶段就基本学完,但是因为考研距离高中时间太久,因此应该依赖比较权威的语法教材,对基础语法知识进行重新的整理一番,形成体系。另一个重点是全面掌握特殊语法现象。归纳熟悉就是一个长期的活了,大家在平时复习的时候就可以随便做一些归纳总结。
  然后强化词汇和长难句,考研英语对词汇的要求就是必须记住详细意义和用法。就现在试题中对词汇的考查集中在词义辨析与搭配两方面,主要就是是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的考察。长难句在考研英语中也是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题型就牵扯到句子理解。英语语法扎实了,长难句的掌握也会容易很多,所以前期语法的复习就是相当有必要的了。
  六月目标:扎实语法,独立解题。

  2.数学:六月考研数学也有不少的任务,但总体而言还是要打牢基础。大家要在明白数学真正考查的内容和能力之后,要给自己数学复习形成一个框架和网络,根据框架和网络重点进行基础扫描。首先对某一章节的复习以基础为主,此章节的基础打好了,在对此章节内容进行提高;然后进入下一章节的基础复习,这样就能让基础与提高反复循环。一个萝卜一个坑,脚踏实地的复习,这样推进式的进行,既保证了每个章节知识点的稳定,又对通篇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
  六月目标:明确考查重点,形成复习框架。

  3.专业课:考研专业课的复习是一个先"由厚到薄",再"由薄到厚"的过程。"由厚到薄"主要是指通读全书,整理框架,而"由薄到厚"则是在自己的框架上再不断填充。对于已经确定专业的同学而言,那么这个时候要展开考研专业课第一轮复习:把指定书目大概通读一遍,熟悉其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再通览参考书的同时可以扩展一下知识面,这对于加深理解和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十分有帮助。这段时间的读书力求"全面",不需要钻太深。
  六月目标:熟悉其体系框架和主要内容,复习要全面。

  4.政治:现阶段主要是要把握政治的方向。如果想在考研政治上得到一个高分,以此来提高总分的话,现在可以学一下马哲和政经这两门科目,因为这两门课程不是单纯记忆就可以的,需要理解来把握,并且理解了之后不会很快遗忘。另外开始可以关注一下时事,渠道有很多,比如听听新闻,看看报纸,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拓宽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政治时事部分做一个全年的积累。在读报纸方面,建议考生最好不要读日报,日报的出版周期较短,内容很难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起码应该读周报,比如《南方周末》就是不错的选择。关于这项内容完全可以在平时的空闲时间来完成,比如午间休息等等。在考研大纲解析发布之后,就要开始突击政治了,听完强化班课程,精记大纲解析。如果你的时间较为紧张,政治就可以等到大纲下来之后再开始进行复习。
  六月目标:把握考试方向,关注时事政治。

  二、对于考研,激QING不能退
  每个考研人都有自己考研的理由,为学术,为理想,为工作,为学历,不一而足。无论是精神追求还是功利目的,或是二者兼而有之,都无对错之分。重要的是既然走上了考研这条路,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没有一种与所考课程特别的亲近感,甚至有厌恶情绪,想要考出好成绩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复习烦躁到想要扔下书本的时候,就这样告诫自己,找一个安慰自己的理由。
  生活最怕失去激QING,而考研则最忌丧失对于所考课程的敏感与喜爱。考研更像是一场马拉松式的爱情,而不是一夜情,却需要有遭遇初恋般的冲动。技巧感悟:
  1.备考生活很枯燥,要让自己有产生乐趣的喜好,譬如每天中午必到报摊儿转一圈,无论是否有新报刊可买,都是一种享受。
  2.考研复习是一件需要持续坚持才会有效的事,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要想取得高分,也是如此。
  3.对于专业课知识的敏感触觉很重要,若是感觉迟钝则很难深入领会;敏感也是可以培养的,比如通过学者教授的著作体会于细节处发现问题、抽丝剥茧探根寻源的乐趣。

  最后提醒大家:六月天气各地气温普遍炎热,心情难免骄躁,尤其对还没有选择好专业和院校的考生来说,可能会更加着急。“凡事预则立”,只要做好计划,对自己充满信心,坚持下去抵达彼岸就会有所收获!

来源:考研教育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8 03:0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