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会在“理论岛”之间穿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6-1 16:0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王逸舟

文章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

我读到过也很欣赏“理论岛”的比喻,在此想拿来延伸一下。

所谓“理论岛”,顾名思义说的是,国际关系理论内部的不同学派、流派,好比大海中
的一个个小岛。国际关系学近年的发展,好比越来越多“理论岛”的崛起,“大”到新旧现
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制度主义、各种激进主义学说、战略和安全研究、外交与联盟研
究等主流学派(新近更有建构主义的闪亮登场),“中”到女权主义、批判理论、生态政治学、
后现代主义等由社会学、哲学和文化学等派生出的国关理论子学科,“小”到学习适应理论、
多重博弈理论、国际制度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心理个性分析、代际交替学说等某个领域或
分支的专门范式和方法。它们毫无疑问都有自己的长项和独到视角,同样存在这样或那样的
短处和内在缺失。研究者在登上这些“理论岛”时,既要欣赏它们各自的独特景观,又不能
忽略它们的视觉盲点;不能因为喜爱其中的一个而对其他视而不见甚至肆意贬低。

国际关系学不是纯粹书斋里的学问,其对象不是凝固不变和单一层面的,相反,它是生
机勃勃的社会现实的反映,需要与时俱进和多领域相结合的创造性劳动。随着经济全球化和
信息革命的突飞猛进,国际关系早已不再只是原来那种相对简单的国家间关系,而是一种包
含了多种行为体和大相径庭取向的世界政治,一个在不断地“层化”和“多元化”、包含有
越来越多因素的复杂过程。固守某种曾经行之有效的学派观点,顽固拒绝其他看法中包含的
“真理颗粒”,即便你有一定的道理和解说力,也不能面对复杂多变的新情况,不能解说所
有难题和困惑。我提倡研究者在各个“理论岛”之间穿行,不等于随波逐流,不是放弃各家

原有的主张和方法,更不是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切时髦的新东西。它的基本要求是,研究者在
面对不同学说和方法时,需要保持谨慎的平衡,坚守开放而务实的态度,既懂得自身的缺点
和弱项,又了解和欣赏别人的长处,有勇气自我批评和否定,有智慧综合可能综合的东西。

同时作为专业研究者和国际刊物编者,我十分高兴地看到,现在的物质条件和学术环境
在不断改善,造就了新一代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者,他们中的佼佼者见多识广,对国际上的
各种学术前沿动向和代表人物如数家珍。本期《世界经济与政治》刊登的一组文章,就比较
能够反映出这批“实力派”中的青年学者,不仅对国际上所谓“主流学派”有充分认知和深
刻批评,尤其可贵的是他们思想的开放与宽容,学科背景的多元与多样,还有比较不同理论
学派时显示的统筹能力。无疑,他们比我辈学者更善于在知识的海洋上游弋,更有条件欣赏
新时代的全球景观。“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它预示着中国与世界的思想互动有新的光明前景,
表明有中国视角、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国际关系学大有希望。我向他们表示衷心祝贺,更
期待《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广大同行和读者,像这些优秀的中青年一样务实、一样努力,为
国际关系学的海面上出现更多有中国标识的“理论岛”做出贡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6 11:0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