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二共识和政策走向才是核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9 09:0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了马英九任命赖幸媛出掌陆委会一事,台湾蓝军内部吵成一团,民众也交相指责、抗议,逼得马英九两度出面解释,并希望大家心平气和,了解其苦衷,并给新政府更大的空间等等,但风暴显然并未完全结束。
  除此而外,原本对两岸“黄金机遇期”抱有满心期待的外国媒体和驻台外交官员也不明就理,担心两岸关系因这一人事任命发生骤变,频频致电台湾有关学者、专家,了解详情,以便准确判断情势可能发展。
“共识”与“各表”是一体
  其实,台湾各界有太多的评论恐怕都未能掌握问题的核心,以及万一处理不当,此一人事任命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简单地说,关键是九二共识基础以及政府政策这两个问题,人事任命只是个导火线。
  报载,台联主席黄昆辉表示,马英九曾经对其承诺,将来少提“九二共识”,多提一中各表;而赖幸媛在接受媒体访问时也说,现在她已能认同一中各表;马英九在说明其任命理由时也只提到,赖某不支持法理台独,可以接受一中各表。“共识”不见了,此事让北京有所警觉。
  中国担心的是,这或许意味着马英九已受到李登辉的影响,向台联靠拢,而不是台联向马让步;而且其今后只谈一中各表,不提九二共识,显然是要强调两岸之间的分歧,而非重视双方共识。这和马英九过去所说,他自己是全世界谈九二共识最多的人的立场有所不同,台北在往后退却。
  从博鳌论坛到连胡四会再到4月30日的国台办记者会,北京方面反复强调的都是九二共识基础。连胡Jintao与布什的热线对话也不离此一基本精神,但布胡谈话内容究竟是应该以中文版为准,或是用误传的英文版为据,台北恐怕应有进一步评估。误判的结果,轻则造成误会,重则影响决策,造成伤害。
  笔者及大陆学者研判,北京的底线是,台北只有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才能强调一中各表,而不能硬生生地将两者分别对待,予以切割处理。大陆不会承认一中各表,但也不会主动否认此一说法,它不能接受的是没有共识基础的各表。直到这两天,台北媒体及马氏政府好像才逐渐掌握到问题的重点,又回到过去的说法。
  或许,马英九等人认为九二共识就是一中各表,反之亦然,中国误会了台北意思。但误会又可分为有意和无意,笔者不认为中国故意曲解,因为这与当前大趋势和氛围不合,也对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不利,这可由连胡四会及国台办的发言得到证实;至于无意,则台北尤其应透过适时的沟通,重申立场,来化解紧张。两岸看来都应想到过去因为误判、误解所丧失的机会。马氏政府这几天正在努力争取中国的理解。
两岸政策走向至关重要
  其次,再谈到人选问题。以北京的格局和思维逻辑而言,大概还不至于对特定的人选有太多意见。就以2000年陈水扁当选为例,大陆即使有再大的忧虑或不满,但还保持适度的距离和模糊,只说要听言观行,给彼此预留回旋空间。这由国台办最近的表态得到佐证。

  因此,北京对赖女士的任命心中即使再有不满,也只可能透过管道私下表达看法,应该不至于公开批判,毕竟陆委会主委再大,也大不过马英九或萧万长,她即使难缠,但必须受到层层节制,谅其无法胡作非为到啥地步。只不过话虽如此,台湾内部知情人士咸认,以赖主委难以沟通的人格特质和处事风格,大家都并不如此乐观,多已预见将来会有海基会、陆委会大战,及马、萧无法节制的场面出现。
  总的来说,北京真真在乎的是马英九政府大陆政策的实际走向,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不管马英九是委派了一个蓝营或绿营人士出任陆委会主委,如果他或她奉行的是李登辉路线、分离主义或敌对的两岸政策,中国都会反对。换言之,人选固然重要,但北京更关心的是政策路线;如果台北政策发生变化,如果只有各表,如果只强调分歧,而放弃了共识与共性,问题才真的严重。
  如果事态发展到此地步,笔者可以确信,不要说两岸包机和大陆观光客来台要跳票,大家可以不必对两会复谈再有期望了。反过来说,如果诚如马英九所言,一切政策不变,而且将来还能够透过实践加以证明,赖主委也必然接受节制,或许两岸关系将不致于由目前的乌云罩顶变成倾盆大雨。大家焚香祝祷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 14:13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