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金融时报》:眼下没有必要谈世界经济"大萧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9 09:1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月14日,美国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左)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在首都华盛顿出席会议。伯南克当天表示,美国经济目前存在下行风险并将经历一个“缓慢增长期”,但今年晚些时候经济增速将有所加快。新华社/路透

    新华网专稿:在金融分析师的圈子内流传着这样一个主调:各国政府和央行对付经济减缓的“弹药”即将告罄。但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塞缪尔·布里坦认为,上述观点错得离谱。他説问题不在于全球或个别国家的经济是否将陷入衰退,而是各国政府和央行对此能做些什么。维持经济活动的政策存在着许多问题,但“缺乏政策工具”却不在其列。现在尚没有必要谈世界经济“大萧条”问题。最近《金融时报》刊发了布里坦就此撰写的一篇题为《“大萧条”又来了?》的文章,要点如下:


    经合组织(OECD)估计,无论是原始数据还是根据经济周期进行调整的数据,欧元区国家已经将其总的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从本世纪初的3%左右,降至目前仅略高于0.5%的水平。相比之下,美国和英国的情况仍然糟糕,其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一直维持在3%甚至更高的水平。
     



    2月14日,交易员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内工作。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经济走软,纽约股Shi14日全面回落,三大指数跌幅全部超过1%。新华社/路透

    当然,如果各国当局在此之前已经利用最近的经济扩张来巩固其根基,特别是对其财政预算做出调整,以及最起码对货币和信贷增长保持警惕,那么,事情可能就简单得多。在那种情况下,战胜一个“泡沫论”可能不是什么问题,而如果保持预算盈余,那么,不用卷入有关反周期财政政策的学术争论,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非常有意思的是,以过去的财政表现为标准进行衡量,欧元区国家的表现相对不错——尽管有关方面常常训诫这些国家应该做得更好。

    过去的错误给我们留下的教训是,不要沉迷于荒谬的宿命论,而是要在行动前确定,经济是否面临陷入低迷的真正风险,以及这是否反映了名义支出的不足。单凭金融市场参与者和公司董事会对货币的需求,并不能构成制定相关政策的理由。不过,在看过这些警告之后,要说必要时仍有许多手段刺激消费支出,这种观点依然没错。

    目前,美国3个月期市场利率接近4%,进一步降息的空间依然很大;欧元区利率亦是如此。英国利率大大高于5.5%,降息空间更大。在上一次通缩恐慌期间,时任美联储(Fed)委员的本·伯南克发表了美联储可能实施“直升机撒钱行动”的(假设性)讲话,向金融界发出了警报,美国市场利率随后降至略高于1%的水平。与一些危言耸听者的担忧相反,美国长期利率并未出现相反走势,只是其下跌幅度不算太大。作为最后一招,并没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来阻止美联储对更长期利率进行操作。

    强烈反对刺激性货币政策的人认为,目前,低利率在国内的主要影响就是鼓励消费贷款和购房贷款。这反过来可能加剧已经居高不下的债务比率,而最近的泡沫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债务比率太高。英国的情况稍有不同,在英国,更廉价资金发挥影响的途径,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对英镑汇率构成下行压力,进而对英国出口提供很好的推动力,而其发生作用的时间,正是金融市场开始对国际收支赤字感到担忧之际。那些最担心消费者债务过重的人士,应该支持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刺激经济。

    在克林顿时期,美国政府曾对自己的预算平衡夸耀不已,而时任美国财长的萨默斯教授日前呼吁,美国政府需要拿出高达750亿美元的财政激励。斯蒂芬·切凯蒂教授等人更为明智,他们怀疑美国国会是否会允许“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暂时性的”财政激励措施。鉴于美国经济低迷程度足够严重,他们将不得不冒一冒险。

    如果美国实施财政激励措施,那么,英国首相布朗的预算指导方针以及大幅修订的欧元区《增长和稳定公约》将何去何从?如果经济放缓程度温和,并且其影响被最终的复苏所抵消,那么,在减轻国家债务利息负担以及给投资留有余地方面,这些指导方针仍然颇为重要。但如果结果是永久性丧失经济产出——正如克里斯托弗·道在其巨著《大衰退》中所说,那么,这些指导方针将暂时被抛弃。

    除了虚构的、“弹药”不足的说法以外,还有些原因可以解释,为何要对解决经济衰退的一揽子激励措施保持谨慎。包括黄金在内的大宗商品市场的走势反映了通胀压力。这些走势表明,满足新兴国家进入全球经济体系带来的新增需求,最终对食品、燃料和大宗商品制造商的实际产能造成压力,因此,目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限速标志”。从欧洲本地的情况来看,我们已看到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极端保守派重返政坛,并且他们坚持对越来越多的行业实施最低工资标准。而如果让外汇市场去矫正美英经济的外部“失衡”,那么,两国的名义增长率在一段时期内处于低水平似乎在所难免。但如果是整体消费支出确实有所不足,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会有办法来缓和其影响。现在,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谈进“大萧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9 12:2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