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热不减 专家呼吁回归理性(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3 22:0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家观点

考研圆梦有其合理性

岳昌君,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

美国等国家的研究生招生制度采取的是申请制,学校拥有很大的自主权。我认为我们的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可以挑出一部分优秀人才,但分高的不一定真优秀。

其实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这些年一直在改革,比如提高研究生推免比例,在部分试点高校的学院,像北大教育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就全由推免产生,这些推免的学生既有北大的,也有校外的。我们的研究生培养体系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是脱节的,所以北大鼓励硕博连读。

此外,现在有很多大学生通过考研来圆自己的名校梦,这也是有其合理性的。我们的高考的公平性其实是省内公平,但是地区间不公平。比如河南、山东考生多,但北大、清华的招生名额并不多。所以他们本科考上北大清华的概率就较低。但是考研没有地区的指标,相对就公平很多了。再者,我们劳动力市场不太规范,用人单位看重名牌大学学历,劳动力市场发出的文凭信号也会使学生争着考名校。

研究生教育先要回归理性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要考研回归理性,首先要研究生教育回归理性,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尤其是研究生招考制度,切实建立研究生导师制;其次,应对大学教育实行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不能再用就业率、考研率这种功利的指标评价大学。在发达国家,评价一所大学的教育质量,通常用的指标包括新生选拔率、学生毕业率、教育资源率、校友捐赠率这些过程性的指标,关注的是学校是否重视人才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评价以及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再次,要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打破“学历社会”,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新的人才评价体系。以毕业学校、学历高低来评价人才的方式,是极粗放的,这已经造成“学历高消费”、“人才浪费”等严重问题,有必要改变这种评价体系,否则,面对用人单位不合理的学历要求,学生是很难有理性的选择。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 14:0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