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贺延光:关于周叶中学术剽窃——公正又一次成为弱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4 20:5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的《冰点·观察》又夭折了。
  
昨天晚上我离开报社时,知道冰点的人还在据理力争。但不幸得很,今年冰点最后一期和他们去年最后一期竟惊人的相似,都没有逃脱被“毙”的命运。
  
去年的事是中青报人的耻辱,已记录在案,就不说了。
  
今年的是著名法学家贺卫方的专稿《周叶中教授事件及其他》,披露了周不仅剽窃了王天成的著作,还在同一本书中同样大量剽窃了其他数位学者的著述。贺是经过认真负责的核查,有理有据地为本报撰写了此文。
  
“枪毙”的理由是什么呢?
  
一是王天成这个人曾因“政治问题”坐过牢,是个异己分子。二是周叶中这个人物太敏感,有背景。
  
首先,周明明知道王天成的“成分”不好,那为何还要大段大段地,并作为正面宏论照搬到自己的著作里呢?而作为披露此事的冰点记者和编者,当初还真不了解王的“出身”。况且,王现在是一位享有一切合法权益的中国公民。
  
再说,冰点已做了妥协,将有关王的内容已作了技术处理。

  
周教授从自己的逻辑出发都是站不住脚的,如此行径,倒让人觉得有黔驴技穷之嫌。
  
第二,周叶中的“敏感”和“背景”倒是有点吓人。他甚至告知采访记者:你不要弄这个事,你们总编会找你,中宣部也会找你的!
  
哈哈,这是一种威吓吗?也太小儿科啦!但对我们的一些领导来说,还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贺卫方专稿的被撤就是明证。
  
所谓周叶中的敏感和背景,说穿了,就是此人进过****,给中央领导人讲过课而已。许多同样有此经历的人,饱有学识,处事低调,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但周却不同,他是一个以此为资本并到处炫耀的人。
  
谁说过,给****讲过课的人就不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谁说过,头顶某种光环的人就有规避舆论监督的豁免权?从国法到党章,哪一条有这个规定?
  
正是因为你有背景,才更不允许你混同于普通人。正是因为你太敏感,你若无视法律和道德,那么,“清君侧”至少是舆论督察的表层目的。
  
欺骗中央的事例不胜枚举,难道我们不替高层领导感到危险吗?
  
我不明白,对周叶中这样的“教授”的揭露和批评,我们为何容不得?
  
是因为我们某位领导的孩子现就读于周教授所在的大学,而有难言之处吗?
  
若如此,就我所知的信息,连武大的主要领导不仅认同周这次剽窃的事没有疑问,还知晓他在6年前就出过剽窃问题。
  
是因为我们第一次披露周剽窃的报道曾受到中宣部的批评吗?
  
若如此,批评究竟是来自某个人,还是他就代表中宣部?
  
我不认为那种批评就是代表中宣部,因为我不理解,堂堂中宣部为什么根本不问周剽窃的事实是否存在,而不惜丢弃自己的脸面非要维护一个偷盗者的名声呢?
  
若如此,答案只可能是,某些单位与周被引荐进****的事有瓜葛。此事闹大了,真怕中央怪罪下来不好收拾。所以捂一天算一天,过一年算一年,是再好不过的办法了。
  
总之,今天的结果,让我们与剽窃者捆绑在一条板凳上。作为媒体,我们没有成为社会清污除垢的机器,反而成了保护腐枝烂叶的温房。
  
口口声声党的十六大,究竟谁在背离在背叛十六大精神呀?
  
喋喋不休三个代表保先活动,为什么一到具体问题,公众的利益就不见踪影?
  
比起韩国对“民族英雄”黄禹锡的揭露和处理,我们无地自容。
  
这两件事彰显的危机在于 :一旦口号和行动差距过大,就没人欣赏你的口号了。
  
我相信,即便今天我们伤害了一群诚实的作者和编者,公正也不会永远成为弱势。
  
即便今天我们维护了一个剽窃者的利益,周叶中从此也断了仕途的阶梯。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转发 2005年12月28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5 21:1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