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大经济学院考研经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4:3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研终于全部结束了。记得很久以前,刚开始决定考研的时候,就发过“宏愿”兼容并包,附带彻底的公平。经院统一命题,统一录取,复试只是综合能力笔试,基本上杜绝了歧视和不公;第三,我来自农村。我父母都是农民,所以我比很多人都更了解农村,知道农村今天的生活,农民今天的处境,农业今天的背景。我确实渴望能够用自己所学到的理论,将来去回报父母,以及像父母一样的农民,为农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经院很多老师本身就是在研究农村,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这三点有些务虚的成分,读者可以一笑了之,至于经院的就业,公费等等所谓实在的“好处”,相信你可以再随便一个考研论坛里都可以找到相关的信息。毋庸赘言。

  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本科读的是空间物理专业。科大是一所很不错的大学,很实在,而且大伙都很拼命,曾经流传的那句“不要命的上科大”,今天的科大仍然可以找到它最好的注解。四年本科,有了一个很好的数理基础,这与科大的特色分不开。和很多人一样,大学四年自己一直很朦胧,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样走向怎样的将来。科大的出国率很高,所以大一大二基本上在拷贝师兄师姐走过的路,考G考托,拿好成绩,争取得到国外牛校的奖学金出国留学。可是事与愿违,因为根本没把托福考试当作一回事,结果没有达到六百分。那是大三的暑假,带着再次准备托福考试的沮丧心情,报名参加了具有“科大特色”的“大学生研究计划”,在北京中科院空间中心进行两个月的见习研究。应该感谢那两个月枯燥乏味略显沉闷的所谓“研究计划”,正是这两个月让我彻底对物理研究丧失了信心,也使我真正的认识到这不是我的兴趣所在。同样是又一个沉闷的下午,我去了趟北大。未名湖很漂亮,即使偶有风沙起。北大很大,逛了许久,腿已酸痛,却硬是找不到出校的门。说实话,那天下午,久违的考取北大的想法开始在心中酝酿。回到实验室,开始搜寻北大的考研信息,并连续几天泡在各种考研论坛里,从那时候,开始了解了北大,开始了解了北大经院。正如你们所了解的,我选择了经院,开始把自己的未来与经院相关联。有必要说明的是,对于经济的兴趣,在高三时候便有,而且高考被科大录取的专业也是商学院,但是在“理工横行”的科大,商院似乎被边缘化了,所以才为了出国方便转换了专业进入了空间物理专业。正式决定报考北大经院以后,便开始在考研论坛上联系购买经院的笔记及试题,购买参考书等等,等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暑假已经结束了。

  现在开始说考研。暑假的两个月我没有正式的准备考研,只是在后期基本买齐了考研所需要的各种参考资料。九月一日,我第一次坐在教室里准备考研。应该介绍一下此时我的境况。虽说对经济一直都有兴趣,可是基本没有看过经济学书籍,即使有也是科普性质的读物,与正儿八经的考试无关;没有参加任何考研辅导班,公共课也罢,专业课也罢;没有看过考研公共课的任何资料,更别谈做题

  刘伟老师的论文集

  睹国余老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崔建华老师的政治经济学笔记和教材

  这几本资料是必须有的,我认为是复习的核心,不妨称之为“纲”!

  政治经济学的复习,主要是反复的看书,啃资料。历年的真题,要经常在脑海里构思如何做答,如何安排答题的逻辑顺序,这就是平时的工夫了。自己要经常的总结政经的复习,勤于归纳,总结,然后自己模仿真题出考题考察自己的记忆效果和思维能力;微观经济学的复习,要把张元鹏的书啃透,不能有任何死角,尤其是书上的形。另外刘文忻的书和笔记也是很重要的参考资料,不可放过。至于很多朋友感觉比较棘手的博弈论那一块,我觉得可以参考一下张维迎的博弈论那本书。另外,微观的复习还是不能少了做题的。中国石油出版社的微观经济学名校考研题很有参考价值,尽管上面很多题目的解答都存在问题,还有就是张元鹏那本书的课后习题,要是有答案当然最好了,没有答案也应该尝试着多做练习;宏观经济学的复习,牢牢把握两份资料,张延的那份讲义要反复的看,包括上面的所有形,直到自己几乎可以把上面许多推导过程可以默写过来为止。另一个就是关于经济增长索罗模型的那本习题集和答案,已经有几年都直接考上面的原题了。如果作为了解需要的话,可以看看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但仅供参考,没有考试价值。

  复试

  我已经说过,经院的复试是绝对公平的,不存在人为的因素。复试是综合考试,四门课,包括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以及财政学。借着自己的切身经历,只想强调两点:第一,一定要买到最新的各科的课堂笔记,这是成败关键。我的资料并不全,感觉有点亏,但基本上还是有的,所以也就过关了;第二,复试的内容并不难,只是题量有些大,时间有点紧。对于本可是本专业的同学而言,等成绩公布以后再准备绝对不晚,即使对于那些跨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我,这四门课我完全在三月五号公布成绩以后开始准备到二十六号考试,只有二十天,结果还不错,考虑到我的复试资料很不全。自信很重要,前提是认真的汗水。

  复试的核心资料我也总结了一下:

  历年的真题

  货币银行学,吴有昌易纲,上海人民出版社

  国际金融,吕随启,北大出版社

  国际贸易实务,李权,北大出版社

  当代西方财政学,刘宇飞,北大出版社

  财政学,刘怡,北大出版社

  当然,复试的复习还应该特别强调各科的课堂笔记,我这也抄录了一个朋友给我发过来的她买的笔记目录,我觉得很全。另外,我不是说这些笔记都必须有,只是说,有的话会更好。而且,虽然适当的比较和权衡很关键,但有时候不要太在乎现在花了多少钱去买资料。要知道必要的投资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的确,资料很多很杂,但是教材和笔记之间甚至笔记之间有大量重复的地方,所以要相互补充,取长补短:

  1.1996—2005综合考试原题及答案

  2.国际贸易课堂笔记;

  3.国际贸易讲义

  4.国际贸易复习指导及题库

  5.国际金融课堂笔记

  6国际金融讲义

  7.国际金融复习指导,题库及答案

  8.财政学课堂笔记;

  9.财政学讲义

  10.财政学复习指导,题库及答案

  11.货币银行学笔记

  12货币银行学授课纲要

  13.货币银行学讲义

  14货币银行学讲义

  15易纲,吴有昌版教材书后习题全部答案

  16.货币银行学复习指导,题库及答案

  17.凯程的内部资料

  关于公共课的复习

  也许,这门课的复习我是没有太多发言权的,正如太多的朋友所说的,我的数理和英语基础,是我这么短时间考上北大的关键。:)但还是有很多朋友问起我所用的参考书和复习方法。数学四其实不难,当然做大量的模拟题还是很重要的。历年的真题,双李的模拟题,陈文登的复习指南以及模拟题,我还做过合肥工业大学的模拟题,感觉不错。英语的复习,我还是觉得单词是最重要的,虽然我从来没有重视过,但终究有些后悔。朱泰琪的辅导书据说不错。另外,我强烈建议那些英语基础不是很好的朋友们,每天早上要利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放声读读单词和英文课文。比如新概念英语三四等,还有疯狂英语等。英语考试,归根结底还是语言考试,而任何一个语言考试,都考的是语感。


  写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了。仓促之间完成的,可能有些拖沓,敬请读到的人见谅。最后,应该真诚的感谢一些人和事。最应该感谢的是我唠叨不休的奶奶,几乎走访了我家周围的所有的庙堂和祖坟,不停的在为我许愿祈祷,祝愿我可以考上:);谢谢爸爸妈妈,他们仍然一如既往的支撑着我的灵魂和信念,也支撑着我的钱包:);还要感谢我曾经深爱的女朋友,虽然一直磕磕碰碰,但那都是我的不好,即使现在分手已经无法挽回,但还是衷心的感谢她在我考研途中给与我的鼓励和关怀;感谢我的室友,忘不了熄灯后卧谈时给与我的鼓励和鞭策;当然也要感谢考研论坛上的许多前辈留下的宝贵经验……感谢所有的人,真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4:32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