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留学生不容忽视的三大“学前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4:4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笔者在太傻咨询从事咨询师的工作已多年,通过多年的经验撰写此文。(牛贴推荐)

随着高考结束留学市场也迎来了热季,很多家长徘徊在是直接送孩子出国还是选择国内高校的国际本科项目之间,对此,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项目的老师说,学生在出国留学前最好也要有一个“学前教育”。

第一,语言。

中国的学生应试能力都很强,但在面试方面却显示出拘谨的情况,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在高二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学生做留学准备,但却在做签证的时候被打回的原因。语言,不只是成绩单方面的问题,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勾通。所以,国际本科的语言学习不仅仅局限在拿得雅思高分,还要有实景学习,通过模拟场景,学生可以更灵活的掌握语言的实用性;另外课程方面在国内阶段以“双语教学”的模式来熟悉课程的专业术语,学生在出国留学后,不会对纯英文的授课环境感动陌生和无所适从。


第二,与国外大学接轨的教学模式。

中国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为主,老师会每堂课的重点内容列举出来,学生去记,记完之后,老师出题用考试的方式来检验学习是否有效,而在国外老师的作用是起引导作用,更多的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通常的学习方式是会给你一些书单,这节课的主题在这上面,这书单上十本书是关于这个主题不同的专家不同的观点,让你每一本书都去读,读完之后用你自己的理解去批判每一个观点是对还是错,哪些观点认为合适,哪些观点是你自己的关注,在这种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去看这些阅读资料,批判性思维之后,得到一个理论学习的目的,这两种方式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方式。中国学生在高中之前12年都是中式的教育方式,一旦到了西方这种教育体制下,他肯定会感觉很不适应,所以国际本科这种与国外大学接轨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出国前的引导式学习,可以让学生出国后可以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督促、自我学习。

第三,文化生活礼仪与个人素质。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大,相信大家还记得数月前一美国留学生因为言论问题被美国安全局监禁一事吧,所以,对于西方的文化学生要在出国前尽可能多的了解。比如女士的年龄、婚姻状况、包括住的地理位置这些在西方国家都是比较隐私的信息。此外,留学生还要注意个人素质,比如在国内闯红灯不算什么,但在国外则被视为没有素质的体现。

留学生是否能够留学成功,关键在于留学生对国内和国外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生活形式的适应程度,如果从国内到国外平稳过渡,留学生没有过度的水土不服反应则会顺利的完成学业,反之,会因为语言或生活锁事等问题而受到干扰。所以,语言、教学模式、文化生活礼仪这三大“学前教育”不容忽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 13:4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