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联合国谁来当家?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的任期将于2006年年底结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9 09:5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的任期将于2006年年底结束。目前,表示有意竞选秘书长的各国人士已有7位。其中有资深外交家,也有在联合国机构内浸淫多年的国际公务员,有一国总统,也有王室贵胄。他们在各自领域都成就卓越,令这场争夺联合国秘书长职位的竞争精彩异常。
    联合国已经举行过几次意向投票,韩国的潘基文目前得票领先。但最终谁能笑到最后,仍需等待。

    亲民外长——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潘基文

    今年2月14日,韩国外交通商部正式宣布,潘基文将竞选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
    韩外交通商部次官柳明桓说,从事外交工作近40年,潘基文的名誉从未沾染污点,他参与的工作大都与“和平与安全”、“发展与人权”和 “民主”有关,这正是联合国立足的三大支柱。
    潘基文1944年6月13日出生于韩国忠清北道的阴城。1970年,他毕业于韩国汉城国立大学外交学系,198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肯尼迪政治学院获硕士学位。
    潘基文于20世纪70年代投身外交事业。参加工作两年后,潘基文被派印度新德里任职。此后,他曾任外务部联合国课长、美洲局长、负责外交政策企划的次官、韩国驻联合国大使和驻奥地利大使。1996年11月,潘基文任总统府秘书室外交安保首席秘书,后任总统外交政策顾问。2004年1月16日开始,潘基文出任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
    潘基文精通英语、法语。他曾笑言自己年轻时法语十分流利,但现在因说得少了而变得生疏,需要勤奋操练一下。分析家认为,潘基文言谈温厚,为人随机应变,是温和务实派。
    在关于朝鲜问题的六方会谈中,潘基文长袖善舞,不断尝试以折衷方法,协调与会的朝、韩、中、美、日、俄间的分歧,扮演重要角色。
    潘基文也是位乐意接触、融入各国平民生活的外交官。去年在老挝参加东盟“10+3”会议,很多外交官员会议结束后立即归国,但潘基文却抽空在老挝首都万象漫步,到小摊上买新鲜果汁,与当地百姓闲谈。

 唯一女性候选人——拉脱维亚总统瓦伊拉·维基耶—弗赖贝加


   安南曾表示希望继任者是一名女性,但俄罗斯明确反对来自拉托维亚的维基耶—弗赖贝加担任联合国秘书长。这样一来,这位唯一的女候选人的前途变得不可捉摸。
    瓦伊拉·维基耶—弗赖贝加1938年生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1945年随父母离开拉脱维亚。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瓦伊拉一家的移民之旅充满危险。后来,在联合国难民机构的帮助下,瓦伊拉一家定居北非国家摩洛哥。1954年,瓦伊拉随全家人离开摩洛哥,定居加拿大。
    在加拿大,瓦伊拉的第一份工作是银行出纳。但经过不懈努力,她最终成为蒙特利尔大学著名的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
    1991年苏联解体,拉脱维亚宣布独立,定居国外的大批拉脱维亚移民回到国内。1997年,瓦伊拉从蒙特利尔大学退休,立即搭乘飞机返回祖国拉脱维亚,担任拉脱维亚研究所所长。
    一年后,瓦伊拉正式回国永久定居,并参加总统选举,成为竞选中的一匹“黑马”。当时,瓦伊拉没有任何从政经历。在许多人看来,她不过是一个在国外生活了55年的红发女人,难以在以男性为主的拉脱维亚政坛站住脚。但令观察家们大跌眼镜的是,瓦伊拉在选举中获胜,成为拉脱维亚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也是中东欧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2003年,她再次当选总统。
    有人把瓦伊拉与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相比,也有媒体把她与同为移民出身的美国前国务卿马德琳·奥尔布赖特相提并论。拉脱维亚民众普遍认为,瓦伊拉的强项在外交。她是这个国家的公关大使,而且语言能力出众。除母语拉脱维亚语之外,她能熟练运用法语、英语、德语、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资深外交官——联合国前负责裁军事务的副秘书长贾扬塔·达纳帕拉

    贾扬塔·达纳帕拉出生于1938年12月30日,他的学生时代充满辉煌。中学时,他就读于斯里兰卡康提三一学院,在1956年成为该校的“金牌”毕业生。
    17岁时,达纳帕拉参加全国作文比赛,题目是“我们希望的世界”。没想到能得奖的达纳帕拉在比赛中胜出,代表斯里兰卡参加由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组织的世界青年论坛,在美国游历了3个月。这段经历之后,达纳帕拉改变了当记者的愿望,把职业目标定为外交家。
    从美国回到斯里兰卡后,达纳帕拉进入佩勒代尼耶大学学习英语文学。后来,他还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和非洲学院修读汉语,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美国大学学习国际关系,获得硕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的头三年,达纳帕拉在一家私人企业从事管理工作,1965年,他参加了斯里兰卡政府和斯里兰卡外交部组织的全国公开招聘,并选择加入外交部。从1965年至1983年,他先后在斯里兰卡驻英国、中国、美国、印度大使馆从事外交工作。
    1984年,达纳帕拉被任命为斯里兰卡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和维也纳机构的代表。1987年,联合国秘书长任命他为联合国裁军研究所主任。1995年1月至1997年4月30日,他任斯里兰卡常驻联合国代表兼驻墨西哥大使。
    1996年,达纳帕拉被认为是接替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的候选人。1998年2月1日起,他担任联合国秘书处负责裁军事务的副秘书长,1998年2月26日起任伊拉克武器核查特别小组专员。
    时至今日,达纳帕拉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这个说话轻声细语、为人幽默的资深外交官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裁军专家之一。

  明星政治家——泰国前副总理素拉革·沙提拉泰

    儒雅,豪爽,贵气,而又才华横溢,这是许多泰国人对前副总理素拉革·沙提拉泰的看法。他2004年提出竞选下届联合国秘书长,是较早表明竞选意愿的候选人。虽然9月19日泰国发生军事政变推翻了政府,但新的执政当局仍表态支持素拉革竞选。
    素拉革是土生土长的曼谷人,出生于1958年。素拉革对法律和政治颇感兴趣,考入泰国最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学法律系,后来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法律及法律政治专业,成为第一个获得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的泰国人。
    20世纪80年代,素拉革回到家乡,在朱拉隆功大学法律系任教。1995年,一次偶然机会令素拉革被时任泰国总理班汉·西巴阿差相中,一举提拔为财政部长,当年38岁的他成为泰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部长。
    2001年,泰爱泰党领导人、时任总理他信·西那瓦又相中素拉革,任命他为外交部长,2005年3月,素拉革转而出任主管经济事务的副总理,成为泰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理。
    竞选联合国秘书长的想法产生于2004年初。一次与各国外长闲谈时,素拉革无意说到联合国秘书长换届之事。当时,一些国家的外长提议素拉革参选,他本人却认为这是“善意的调侃”。后来,他信找素拉革认真谈话,希望他竞选联合国秘书长职位。这之后,素拉革才开始仔细考虑,并正式提出申请,很快得到东盟国家的支持。

    2005年底,素拉革被《曼谷邮报》年度特刊评为泰国年度人物。相关报道说:“无论素拉革是否会最终当选联合国秘书长,他都将成为泰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致力于世界和平的良好典范”。

诗人外交官——联合国负责通讯和新闻的副秘书长沙希·塔鲁尔

    沙希·塔鲁尔是一名资深外交官,也是一位知名作家。他写了9部书,包括小说和非小说作品,被誉为“使用英语写作的最优秀的讽刺作家之一”。
    塔鲁尔1956年出生在英国伦敦,在印度的孟买、加尔各答、德里等地接受教育。塔鲁尔的父母是印度中产阶级,因此他从小就读于英语教学的精英学校。因为父母的开明态度,塔鲁尔得以自己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德里史蒂芬学院学习时,他选择了历史专业。
    毕业后,塔鲁尔获得奖学金,前往美国学习。年仅22岁,他就获得了塔夫茨大学弗莱彻法律外交学院博士学位。
    从1978年起,塔鲁尔进入联合国工作。他曾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新加坡办公室工作过11年。1989年,被塔鲁尔调往联合国纽约总部,从事维和工作,担任负责维和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的特别助理。
    这期间,塔鲁尔处理了联合国多次维和行动,如联合国在前南斯拉夫地区的维和。由于表现出色,1997年,塔鲁尔被任命为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行政助理。
    塔鲁尔的作家事业与他的外交官事业几乎同样成功。他为印度和西方多家出版物撰写了大量社论、评论、短篇故事。他还曾多次获得新闻和文学奖项,如“英联邦作家奖”
    塔鲁尔的妻子蒂洛塔玛也是一名作家。他们有一对双胞胎儿子,今年双双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

    维和亲王——约旦常驻联合国代表扎伊德·侯塞因亲王

    从2000年起,扎伊德·侯塞因亲王就担任约旦常驻联合国代表,此前,在1996年至2000年期间,他担任约旦常驻联合国副代表。
    这表明,扎伊德亲王对联合国事务非常熟悉。
    约旦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公布的扎伊德简历称,过去的10年里,扎伊德处理了大量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有关的问题,在联合国维和事务方面拥有丰富知识。
    扎伊德现年42岁。在1994年2月至1996年2月期间,他参加过联合国在前南斯拉夫地区的维和任务。
    2004年夏天,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声誉因一系列丑闻受到损害。扎伊德亲王临危受命,担任有关性骚扰和性侵犯问题的秘书长顾问。2005年,他就此问题写出报告,第一次提出了消除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性骚扰和性侵犯行为的全面策略。2005年9月联合国大会上,191名国家元首一致通过了扎伊德的这份报告。
    作为国际司法方面的专家,扎伊德对组建国际刑事法庭起到关键作用,并于2002年9月当选为该法庭管理委员会的首任主席。
    扎伊德在美国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还曾在约旦军队担任军官。
    9月5日获得约旦政府提名当天,扎伊德发表声明,表达自己对联合国未来发展的看法。他说,应当对联合国进行“真正的革新,使之成为21世纪推动变革和进步的催化剂”。

    亚洲最佳财长——阿富汗前财政部长阿什拉夫·加尼

    阿什拉夫·加尼被称作2003年亚洲新兴市场最优秀的财政部长。这个称号肯定了他在2002年7月至2004年12月间的工作。这期间,他开展了一系列深度改革,包括在最短时间里发行新货币、将财政系统电脑化、采取无赤字财政政策、改革税收体制、大修海关系统等等。
    加尼建立新机制,令捐款国能够与相应的阿富汗政府部门建立清晰、互信的关系。
    加尼主持下,阿富汗临时政府于2002年召开了一次名为“保证阿富汗未来”的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65名财长或外长出席,被誉为由一个穷国主办的最成功会议。会上,捐助国接受阿富汗政府的请求,同意出资82亿美元用于头三年的阿富汗重建。这些国家还同意阿富汗提出的一揽子计划,在7年里捐款274亿美元重建阿富汗。
    加尼1949年出生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他曾在贝鲁特的美国大学学习政治学,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国际关系和人类学,并获得博士学位。他还参加过世界银行在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举办的领导人培训项目。
    1973年至1977年,加尼在喀布尔大学任教。后来,加尼转至丹麦的奥胡斯大学、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学校任教,长期生活在阿富汗国外。他的学术研究集中在国家建设和社会转型方面。
    加尼1991年加入世界银行,为世界银行的东亚和南亚项目工作,直到1996年。
    加尼对西方媒体并不陌生。自从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他经常出现在知名电视台和电台节目中,也经常接受报纸采访。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他从世界银行离职,专注于与媒体合作,在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电视台节目中出镜,还为一些主流大报撰文。
    2001年12月,加尼回到阔别24年的祖国。他辞去了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工作,加入阿富汗临时政府,担任总统卡尔扎伊的首席顾问,为阿富汗战后的政治、经济重建贡献力量。同时,加尼拒绝加入内阁,反而请求担任喀布尔大学校长,继续从事能为现实所用的学术课题研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9 22:4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