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15|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分享] 人大外院国关考研回忆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7 10:5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研最终录取结果已经出来,高兴激动过后我该平静地坐下来回忆整理一下自己过去两年为考研所付出的点点滴滴,一来是总结自己的成长过程,二来也为有志报考外院国关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些经验和帮助。

决定读研是我一直以来就有的心愿;07年高考的失利更强化了我对读研的决心;同时高中的恩师语文老师也鼓励我不要大学毕业直接去就业,在学术道路上继续往前走。

大学四年我留在了内蒙古首府的一所二流院校,度过了我宝贵的青春时光,不过欣慰的是让我学上了我喜欢的专业---英语。开始着手准备考研是到了大三的时候。大三上学期我一直纠结于跨专业考研和考英语研究生两条道路的选择中,为此纠结了整整一个学期,也咨询了几位老师的建议,有的老师强力建议跨专业考研,最好跨考经济方面的专业,说就业前景比较好,而有的老师不太建议跨专业考,认为一心专研一门比较好。而最终的决定权只在我自己。记得大三整个学期都比较忙,一有课余时间就上网查询,直到大三上学期的期末我作出了决定,跨专业考研,而且是跨考国际关系,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将日益整加,外语不过是一件有利的工具,不值得把它作为一生的职业去研究去探索(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第二,受生长环境的影响,从小就对政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一直希望在这一圣神领域有所建树,所以我选择了国际关系。第三,国关国政外交学都是跨考门槛比较低的专业,很适合于跨专业的学生去报考。总之,通过自己一学期的理性思考,我终于在寒假前做出了改变自己人生历程的决定,由英语专业跨考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生。

寒假在家中,下载了一篇跨考国关研究生成功的文章,这篇文章是一个由对外汉语跨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的学长写的,文章写得特别具有鼓舞力和渲染力,看完这篇文章我就决定报考人大的国关专业,并把这一决定作为我2010年的主要目标。这一草率的决定也最终导致了我第一年考研的失败。

大三第二学期开始,我和其她两位好友在学校的考研自习室占据了座位。但三月份忙于准备计算机二级考试(现在看来是一个没用的考试),到了四月份才开始网上查询人大国关初试的参考书,足足有十几本,我一本本在网上购买所列的参考书,并且订购了一厚累函授材料,包括人大国关本科生的笔记,老师所发的材料等。也订阅了从九月份到十二月份的人大复印资料期刊《中国外交》和《国际政治》。同时购买了国关红宝书。大三课程安排多,又作为同学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一直不敢逃课,可用于准备考研的时间很少,直到7月份期末才仅仅看完五本参考书。

暑假和同学参加了海天教育的政治培训班,顶着炎热的天气,在毫无预习的情况下上了一周的考研政治,感觉收效甚微。整个暑假留在学校和其他一些考研的学子每天上自习,一个暑假终于把专业课的全部参考书看完。所谓看完就是把参考书匆匆读了一遍,大体了解个什么意思。

进入九月份,大四新学期开始,课少了很多,平均一天一节,周六日没课,为考研复习的时间终于多了许多。我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复习专业课上。重点选定了四本参考书:杨光斌的《政治学导论》,陈岳的《国际政治学概论》,王绳祖的《国际关系史》和李宝俊的《当代中国外交概论》。重点把《政治学导论》和《国际政治学概论》这两本书做了笔记。另两本书直接拿起来背。除了这四本书,还重点看了函授材料和红宝书。在网上购买了刘敬文学长整理的历年真题答案,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刘敬文学长给了许多热情的帮助和鼓励,在此深表感谢(考研初试失败后,我再也没有和学长联系过,我感觉自己没有脸面再联系)。

九月十月重点是做笔记,背诵。到了十一月份重点是背诵,十二月份又下载了几十篇杨光斌老师的论文和中国外交的论文,加上每月两本的期刊,直到考试前夕还有一大堆论文文章没有看完。政治主要是按照海天培训班的进度安排进行的。做了任汝芬的序列一二三四。选择题感觉还行,分析题一直没有认真准备,考试前夕心里慌得很,看了一晚上政治,考试前天晚上都睡不踏实,一直脑海里闪现政治的内容。英语由于本科是英语专业,所以一直没有认真准备,做了几套真题,读了几篇作文,懒于动手,一直没有练作文,在考场上写的第一篇考研作文。

插曲:和我一起备考的两位好友都是考本专业的研究生,一位由于所报考院校二外参考书发生了很大变化,最终放弃考研;另一位保了研,也退出了考研的队伍,只剩下我一人孤军奋战。后来慢慢结识了考研自习室的其他同学,有其它学院的也有我们学院的,每天一大早就进入教室,中午也不回舍休息,直到晚上10点半教室熄灯才结束一天的学习生活,现在想起来别有一番滋味,虽然很累,但每个人都很充实很幸福,因为我们是一群为未来和梦想打拼的热血青年。在其中结识了一位来自生态学院报考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男生张海龙,他勤奋刻苦积极认真的备考状态深深吸引了我,大学几年,在我的生活周围没有一个男生对学业如此认真,通过一个特殊的渠道我们相识了,并在以后的备考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探讨复习经验,讨论政治和英语复习出现的问题。人大国关考研大纲出来,我才得知保送生的名额又增加了,简章上说的录取名额而到实际上招的统考生名额就仅有几人。在全国仅仅招收几名,怎么会轮到一个三跨生(跨学校,跨地区,跨专业)我的头上。并且高中理科出生的我对现在所看所学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都是新知识,这样的水平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人大国关的一名合格的研究者。所以从那时起我就感觉自己注定会失败,但我别无选择,换其他学校已为时已晚。我只有硬着头皮往前冲,一是为第二年考研积累经验,二是幻想着奇迹能够发生,万事兼有可能。他也给了我无尽的鼓励和动力,劝我不要放弃,并坚信这么努力付出的我一定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不知从何时起他也喜欢上了我,他说我个子不高,长得也一般,但是我是一个有思想有想法的女孩,他认为我和其她的女孩不一样,他喜欢有想法的女孩。12月7号我们确定了恋爱关系,并公开了男女朋友身份,一度上了外语学院的头条新闻,他也成了同学们关注的对象,但大多数同学都很支持我们,认为我们一定会一起考去北京。2010年对于我来说是收获的一年,在学业上我一次性通过了计算机二级考试(虽然它现在看来没用,但当时全班就我自己过了),拿得了一整学年的专业一等奖学金,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评为校级“三好学生”;在思想上我加入了中国***,成为一名**党员,获得了政治生命;在感情上我获得了一份真挚的爱情。所以,尽管这一年为跨专业考研我付出了很多,并感到很累,但我是幸福和快乐的。有他的陪伴和鼓励,更感觉这一过程轻松了许多。

2011年1月上旬,忙完了大学期间的最后一次期末考试。15日和16日我们和全国各地的考研学子共同迎来了研究生初试考试。我和班里的另一位跨考法硕专业的同学被安排在了呼和浩特市二中进行,其他大部分同学被安排在了内蒙古大学。15日一天是公共课,政治和英语,政治由于前天晚上看了一晚上,选择题有几道是刚看过的,分析题感觉比预想的简单了许多,一直担心的政治算是顺利过去了。下午的英语由于没休息好,整个感觉是晕晕沉沉的,第一道完型填空花了我半个小时,以至于做到最后写大作文的时间极短,潦草完成就到了时间,考完出来就担心英语挂了,那样我就太丢人了,也对不起我学了几年的英语。16日一天的专业课考试,全部是主观题,我做好了奋笔疾书六个小时的准备。没想到上午政治学原理一发卷子我就傻眼了,8个名词解释就有2个是我见过的,4个解答题就有1个是准备过的,两道论述题也都是在我的复习范围之外,尽管看了杨教授近几年发表的十几篇论文,但这两道大题确实没有见过。当时,我真想交了白卷,直接走出考场,但想起还在内大认真考试的他,我没有那么做。他和我说过,无论怎样,都不能放弃。是的,为了他,我也不能轻言放弃,我不想他考走了把我自己留下,我会做最后努力。三个小时,根据自己准备复习过的和自己理解的把全部考题都答完了,但感觉答得真的不太好,如果是本专业也许瞎白说也能撇的差不多,但是跨专业又没复习过的真的不知该怎么撇。从考场出来我就心情极差,中午吃完饭也没看下午的东西,反正知道这一次是注定要失败。下午的国际类综合也大部分是复习范围之外的东西,和上午一样瞎答了三个小时就结束了。准备了几个月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算是全部结束了。在从考点回学校的公交车上遇上了小偷,钱丢了,感觉那一天十分的狼狈。回到学校门口,他出来接的,他说自己考得感觉还可以,心里欣慰了许多。

大四寒假也并不轻松,一方面准备过节,走亲访友;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即将到来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做准备。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专业八级证书是学业合格的一个重要象征。

大部分同学在家过完春节就返回到了学校,为专八考试而做充分准备。我也在专八考前的一个星期回到了学校。进入三月初,各个学校的考研成绩陆续出来,有人欢喜有人愁。3月4日晚上他帮我查出了成绩,但怕影响我第二天专八考试,骗我人大还没有公布成绩。没想到在自习室上自习的我接到了舍友的电话,说人大出成绩了。他不得不告诉了我实情,政治70 英语68 政治学原理85 国际类综合97 总分320.虽然早就预料到自己会失败,但对于这个结果还是有些失望。我不知道那个晚上我是怎么度过的,第二天上午我参加了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我给自己积极的心里暗示,争取受情绪的影响降到最低。考完专八,在操场,一个人,我哭了。人生第一次升学失败,并且我为之也经历了很多艰辛和痛苦,但我还是失败了,心里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同学们都说我已经考得很不错了,但失败最终归失败,没考上就是没考上。再以后试图调剂,辽宁省委党校给我发来了复试函,但调到了科社专业,公费,三年制。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放弃,四年前的高考失利因一个不怎样的分数把我留在了自治区,我没有听父亲的建议去复读,只为能学英语专业我上了大学,四年后我不想再由一个失败的分数决定我未来两三年甚至是一辈子的命运,所以我还是决定再来一年,为自己的梦想做最后一次努力。

大四最后一个学期没有课程安排,全部时间由自己来安排。主要任务是写毕业论文。同学们利用自由时间有的参加招聘会找工作,有的考研复试准备,有的去打工,也有的参加各种类型的考试。我也参加了教师资格证考试,爸妈一心想让我当一名英语老师,离在内蒙古,留在他们身边,可我不想我一辈子的人生价值就体现在教孩子们如何去做英语题,去在考试中拿高分,而学了几年还是听不懂外国人说英语,自己又不会用英语来表达,就像我刚上大学时那样,我真的不愿意我的人生价值就体现在这里,尽管老师的待遇确实很好。所以这一年是自己为梦想努力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成功,我的人生将步入“天堂”,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道路去走。而如果失败,我不得不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当一名小学或初中英语老师,那时的我将不再是我,我的未来将是如行尸走肉般度过,所以我将其定义为进入“地狱”。这个证书就是为我失败后做准备的,没想到我一次性把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都拿下了。没有参加学院的任何招聘会,也没有参加各种如大学生骨干,村官之类的政府行政单位的考试,2011年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那就是考研,为自己的梦想做最后一次努力。这一学期我在学校附近的饭店干过钟点工,在邮局黄页中心做过业务员,目的有二,一是为了锻炼下自己,二是为了money。即将大学毕业的我一定要在经济上争取独立,不再花父母的钱。五月份我查了所有全国有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专业硕士点的学校,并对其考研情况做了分析。这一次我是认真的做了理性思考,先是确定了报考外交学院,外院的国关实力比较雄厚,而且招生名额多,参考书少,又比较注重外语(这就是我想要的,把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完美的结合起来),再者就是自己对外院有感情。大二读过吴建民前院长写的一本书《外交与国际关系:吴建民的看法与思考》,对外院产生了几分敬畏感和喜好感。芮成钢和张璐都是自己喜欢的人物,而他们都是从外院毕业的。总之,种种原因,这一次,我选定了外交学院,并在网上结识了北斗天罡。刚开始我们聊得还行,他也把我加入了2012外院国关考研群。后来,父亲的一个电话让我又不得不对自己的这个选择产生怀疑。我不能再失败,我担心我能进了外院初试,但复试被刷掉。为了保险起见,我又考虑考华中师大的外交学,因为它实力还行,我想我能够把它一次性拿下。北斗天罡得知我这个想法把我直接踢出了外院考研群,我也把他从好友中删除,以后一直没有再联系,直到初试成绩出来后。张海龙因差北师大环境科学复试分数线7分(他考了333),被调剂到了广州大学。五月下旬,呼和浩特市宵禁期间,学校封锁了校门,不让随意出入,我们只在校园里活动,一天晚上在和他聊天中,他得知我要考华中师大,而不敢考外院,他问我理由,还说了一些我很不想听的话,气急之下,我让他滚,他一句话没说就走了。就是那个晚上,和他吵过架之后,我想了很多,最后下定决心考外交学院的国际关系,即使失败,我也认了。

六月份,在人人网上找到了几位外院国关学长学姐,咨询了下情况,购买了三本参考书,和一套函授材料。和同学们忙着论文答辩,毕业聚餐,拍毕业照,准备迎接大学毕业时刻的到来。全班女同胞们都没有落泪,而只剩下两位男生中的一位哭了,哭的很伤心很伤心,不知是为4月1号刚刚出车祸去世的班长而哭,还是为迎接迷茫的未来而哭,还是为了我们这些天南地北有缘相聚而即将分别的同学们而哭,也许都有吧,我们的心也跟着他难受了很长时间。

七月份,参加了毕业典礼,领取了毕业证,学位证,专八证,学籍档案袋,党组织关系袋,报到证,办了退宿手续,10号我和其他同学告别了母校,踏上了各自的旅途。我没有回家,留在了呼市,和保送内蒙古大学英语研究生的好友租了床位,带了整整一个暑假的家教,因为我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后半年。白天带家教,晚上绣十字绣,作为送给二哥和二嫂的结婚礼物;还亲手制作了一幅金丝彩砂画,送给男朋友的生日礼物,大学期间没有做过的手工活在毕业后给做了,感觉挺有意思。同时把三本参考书大体浏览了一遍。感觉这三本书很有条理和逻辑,复习起来容易多了。

正式进入考研状态是到了九月份,我很庆幸这一过程不是自己一人,还有一个同学陪伴,她第一年考得中山大学英语本专业研究生,进了初试很可惜复试没过,打算还来一年。就这样我俩成了搭档,在学校的家属楼里租了间卧室,同学们都走了,我俩留了下来,成了常说的校漂族,感觉很不是滋味。她在原来的考研自习室占据了固定的位置,每天在自习室学习。而我采取了流浪政策,我没有去那座教学楼,因为那里有我太多的回忆,重新换了一座教学楼,做笔记和做题的时候我是在住所完成,需要背的时候才去教学楼的走廊或操场。周一到周五学习,周六日出去带家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1:00:41 | 只看该作者
九月中旬,由于距离,性格,家人等种种原因,我和张海龙还是分了手,分手的那个晚上我在被窝里哭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我边坐火车回了家,应母亲电话的再三催促,回家过中秋节,整整四年没在家过过中秋节,这一次爸妈怎么也希望我在家过节。和全家人(大哥全家,二哥二嫂,爸爸妈妈和我)热闹过节的同时慢慢地我走出了分手后伤心的阴影,一个星期后,我回到了学校,这一次我是带着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重新战斗的,(毕业后我一直骗爸妈说找了份工作已经工作了,他们不太支持我考研,作为全村历史上第一个大学生,他们认为我读到本科学历就足够了。回家后我告诉了他们实情,让我感动的是他们没有反对)。整个九月份我就完成了一个任务,把国关史那本书的笔记整理完,还是仿照分享的一份资料做的。自己真的很幸运,在网上无意间认识了外交学院科社专业研一的学长郑亚博,那份资料就是他和杜杜一起认真耐心整理的。通过电话,他给我提供了很多有意义的指点和帮助,并在九月底的一个晚上,他把他的所有考研材料通过邮件的方式都免费发给了我。那一刻我很感动很温暖,并对和我一起考研的同学闫婷说,为了这份恩情,我也一定要考上,我不能辜负学长的这篇心意。

十月一,国庆节,学校放了假,有很多出去旅游的机会,我和同学以及还在呼市的两位准研究生好友一起组团去了趟草原,由于去的时候不对,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草原,旅游回来之后就开始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当中。整个十月份我把学长给的政治学基础和权力制度文化以及国关史的名词解释和大题笔记都背了一遍。背的过程很痛苦,高考时没怎么需要背,考研时完全变了,还是背一些理论性特别强的东西,我几次背的要崩溃,心中直发毛。最后得知徐之明老师说他特别喜欢背诵,因为只有背会了才是自己的东西,我的态度开始有了慢慢改变,经常暗示自己要喜欢背诵,喜欢文科的这种学习方式,最终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到了十月份,政治也开始看了,看考试大纲,做选择题,用的是陈先奎教授的《基础过关2000题》,自我感觉这本书挺好。英语也看一些熟词生义,做真题。每日主要的学习任务是专业课,政治和英语是在午饭和晚饭后的休息时间看的。

十一月份专业课开始背第二遍,发现第一遍背的几乎忘的差不多了,很受挫。政治和英语照旧。期间回家一趟,参加二哥和二嫂的婚礼,耽误了大约一个星期。回来后,重新做了学习计划,在12月底之前争取三本专业课参考书再背两遍。以防遗忘,采取滚动式记忆方法,确实效果显著,而且在理解和认识上也提高了许多。政治没有报培训班,完全是按照自己的安排复习的。《基础过关2000题》做了两遍,到了12月下旬开始背任汝芬编写的《分析题28道》,自我感觉政治应该比去年考得好。英语重新做了真题,到了12月份,开始看作文,感觉比去年明白了许多。

进入2012年一月份,把该看的大体又温习了一遍,7号8号我和同学又一次走上了考场。两个晚上和中午又是没有休息好,闭上眼睛满脑子过得不是考题就是背过的内容。我两都被安排在内蒙古大学考点,从住处步行到考点需要二十多分钟。7号上午考得政治,感觉又和去年一样,选择题还可以,分析题背了那么多,考场上一个也想不起来,按照自己的理解瞎组织的语言。同学采取考前重点押题方式,说押到了两道。中午回住处随便吃了点,睡了一会儿,没睡着,下午赶去考场,差点迟到,拿到英语卷子气喘吁吁地看不进题。过了很长时间后才慢慢进入状态,这一次我跳开完型填空直接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这两部分答得比较满意,做翻译时读不懂,随便翻了些,练自己都读不懂自己翻译了些什么,离交卷子只有五分钟的时间,完形填空没有看,在答题卡上就开始随机涂答案,从考场出来,心情感觉还可以,因有80分的题我是认真答得,感觉这足够了。回学校吃了饭,在自习室上了自习,开始准备第二天的专业课考试。

8号吸取前天的教训,我和同学提前半个小时去了考场,上午的政治学基础所有的考题我都复习过,所以答得特别顺利,考试结束前5分钟我答完了所有的考题。从考场出来心情特别爽,没想到同学却心情很差,这一科她没考好。中午吃饭时我一直安慰她,说她的感觉总是反的,让她好好准备下午的考试。中午我们没有回住处,在内大的一个自习室度过的,爬了一会儿,看了会儿国关史的笔记,就直接去了考场,没想到下午的两道论述题其中一道就是中午看过的,论联合国安理会改革,所以感觉自己特别幸运。名词解释有两道是自己复习的非重点,北部湾事件和哥穆卡尔,根据自己第一遍复习的印象答得。第一道大论述题(40分)由于最后时间不够,没有答完,仅答了一半,但自我感觉还算比较满意。在下午整个考试过程中,一位男监考老师不时在我旁边站着看我答题,一站就是五分钟以上,我在纳闷他是对国关史感兴趣呢还是看我奋笔疾书有意思呢,我没敢问,他看他的,我答我的。下午五点十五从考场走出,一个女生兴奋地喊道“我解放了,我解放了!”确实,我也有一种莫名的轻松和快感。这一年我终于熬了下来。

考研初试结束后在家中,我度过了一个最漫长,最轻松也是一个最无聊的假期。

进入二月下旬,各个地区的考研成绩陆续公布,我也不时接到同学朋友亲戚的短信,打听我的考研结果。突然发现自己的选择不再是属于自己的事情,它还牵动着这么多人的心。2月28号下午,在网吧我查出了自己的成绩,看到政治55分我的心都碎了,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政治再差会查差到这个地步。英语69,政治学基础121,国关史118,总分363.这个成绩比自己预想的差了很多,政治,英语,政治学基础都比自己估的要低。而这个成绩最有可能导致我两种结局,要么在复试中被刷掉,要么是自费,而这两种结局都不是我想要的。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网吧中走出来的,就感觉当时特别特别的绝望。同学和我考了同样的总分,但她的政治是72分。我给亚博哥打了电话,他竟然很乐观地对我说我考得挺好,劝我不要准备调剂,好好准备复试就可以了,让我联系北斗天罡,看看今年的总体水平考得怎样。他的话确实让我安慰了许多。联系上了北斗,我问他我有戏没,他说有戏,并把我放进了2012外院考研复试群。

到了三月中旬才开始准备复试的,重新看了国关史和国关理论,但看书的效果特差,常常走神,看不进去,每天保持听会儿英语,看会儿时政。4月1号,也就是自己生日那天,外院出了考研复试线,国关355分,我又以超线8分进入复试(高考那年我以超二本线8分上了大学,自己和8真有缘啊),复试时间4月13号至15号。

同学中山大学6号复试完出了结果,很遗憾她又没通过,我知道她心里特别难受,我的心也很不舒服,一起经历了这么多,最终却是这样的结果。但纵使心不甘又能怎么样,对于我的复试结果,我突然觉得无所谓了,一切顺其自然吧,任何结果我都能接受。

考研复试

4月10日晚上坐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这是我第一次去北京,还是带着任务去的。11日早晨7点半,到了北京西站,一位老朋友接站,陪我玩了一天半,4月12日下午她把我送进了外交学院北门的和家宾馆。合租的那位是一起来复试的山东同学李文千,这三天我们成了复试搭档,在此过程我们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傍晚见到了郑亚博学长,一起吃了饭,他带我参观了外交学院,学校的确很袖珍,但是有着浓厚的外语学习氛围和各种名人的学术讲座。

4月13日上午排队交证件,材料,复试费,领取复试安排表,在排队的过程中认识了在复试群里比较活跃的宋海龙(Fred)同学。证件资料弄完后又做了心理能力测试,其实一直不知道这个测试对录取结果有没有影响。中午和文千一起坐公交去了北京儿童医院体检,在儿童医院转了一圈也没找见体检的地方,最后问人才知道走错地方了,是北京市体检中心乐坛分部。排了将近一个小时的队,交体检费129.4元,照相,抽血,身高体重,耳鼻喉科,血压,内科,放射科,等等总共八项。全部弄完已下午三点多,空腹体检同学们都又饿又累,比较人性化的是体检完后,每人可以领到一件免费的酸奶和面包。

4月14日上午专业英语笔试(在考试前由宋海龙介绍认识了赵起,他两性格都比较外向开朗,在一起真能开玩笑),座位是按复试序号排的,文千正好坐在我的旁边,50号的陈宇君坐在身后。翻译的内容是一篇安理会通过的关于解决叙利亚危机的主席声明。明明看到题目:请翻译下面文章,还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只翻译了安南的六点提议,就直接写作文,作文是评论这一主席声明,看着时间挺多,就在那磨时间。文千好像是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她问了老师,还和老师另要了一张答题纸,我也没有反应过来,直到考试结束前不足半个小时,身后的陈宇君问老师是都翻译呢还是就翻译这六句话,老师的回答我没听清,就也举手问了老师,老师说都翻译,最后老师在讲台上宣布国关的考生要注意,这篇文章全翻译,也有一些同学犯了同样的错误。我把作文匆匆收尾,没时间检查,就赶紧补未翻译的内容。不求质量只求数量,字迹潦草,中间跳过两段,把最后的几段翻译完毕。结束考试,一直担心笔试挂了。

下午一点开始英语口语面试。心态平和了许多,没有紧张。备考的一份材料又是关于叙利亚问题的一篇文章。在教室门外等待前一位考生出来用了很长时间,我真担心把刚刚看过的材料忘了,好不容易等着那位考生出来,又不让我进去,说老师在考虑给他打分。那位男生脸通红,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感觉没答好。过了几分钟,老师用英语说进来,看了我的准考证和身份证后,其中一位女老师很和蔼的用英语问我,你是内蒙古人,我笑着说是的。另一个老师就开始问我关于那篇文章的问题,还好,我没忘,问题基本都答了出来。最后是一个自由发挥的问题,就我国有关部门禁止食品中添加染色剂发表自己的看法。我简要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两个老师微笑着说,“好了,你可以走了。”我和老师起身道别就出来了,自我感觉总体表现良好。

插曲:英语口语结束后,没有和文千一起回宾馆,自己在图书馆上了自习,晚上又在主楼上了会儿自习,准备第二天的专业面试。在主楼一楼看到了外交学院本科生的招生简章,我才发现外交学院在内蒙古地区不招本科生,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而且在其它地区招收的本科生的平均分都在600分以上。所以内蒙古学生想要来到这里,只有通过考研或考博,当时感觉自己挺幸运也挺幸福。

15日上午专业课面试,文千下午的考试,我自己一人来到了考场,认识了坐在旁边的张培同学(好像她也考上了,祝贺她)。复试顺序并不是按照复试名单表上的顺序排的,等了很长时间。手机也提前都被老师没收,看专业课笔记也看不进去。好不容易等到叫我的名字,去了抽题备考室,随机抽了一张,一道是国关理论,一道是国关史。国关理论题是问无政府状态指的是什么?如何用无政府状态假设来理解国际关系?国关史题是冷战期间美国对第三世界的政策?没带国关理论笔记,当时有点慌了,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一本书翻了一下,找到了无政府状态的定义,剩下的题都概括性太强,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挖掘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心平静下来后,大体想了想,理出了自己的答题思路。十分钟后,被老师叫到了另一间教室,里面坐了四位老师,前三个老师坐在一排,另一老师坐在第二排,做记录。两个男老师两个女老师,可惜我一个老师也不认识。我把抽到的题的答案简单陈述了一遍,一个男老师就问我,“你认为无政府状态是现实存在的还是一种假设?”我思考了一下,很不自信地回答说,“是现实存在吧”,那个老师点了点头。男老师又说在无政府状态下容易导致安全困境,那什么是安全困境?这个问题比较好回答。我回答完毕后,旁边的女老师就用英语问我,“你怎么看待以色列和美国的关系?”,我简要说了几句,但答得不怎样。那个男老师也开始用英语问我,奥巴马对以色列最近采取的政策是支持还是反对啊,其实我都没听清是一项什么政策,我就简要回答了一句“也许他会支持”。老师微笑着说“Fine”.中间那个男老师终于开口了,问“你认为你是一个理性的人呢还是感性的人呢?”,我毫不掩饰地说在学业方面我挺理性的,但在感情方面我挺感性的。没想到此话一出,几位老师就开始笑,我也跟着他们笑,中间那个男老师拿着我的个人陈述说,你高中是学理的,大学学了英语,考研又考了国际关系,是经过自己认真思考后做的决定吗?我很肯定地点着头说“是的”,那个老师说“那就好”。最后让我把抽到的考题条子放进了小盒子里,和老师说了声再见就出来了。我是笑着走出考场的,无论如何算是全部结束了,内心很开心很轻松很快乐。。。。。

五天之后,也就是4月20日,我感觉这是自己2012年最幸运最高兴的一个日子。下午查到了复试结果,虽然成绩一般(笔试61,英语口语41,专业课面试81,拟计划内录取),初试成绩也很一般,但还是被公费录取,所以感觉自己特别幸运。我把这个结果告诉了一直关心我的亲戚,朋友,同学和学长们,没想到他们中的一些比我自己还激动还开心。我真的不是一个人活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1:00:54 | 只看该作者
总结:


两年的考研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顾这两年所发生的点点滴滴,有太多的人需要感谢:人大的刘敬文学长,前男友张海龙(他是一个算得上真正比较懂我的人,虽然分手了,但在去年整个复习过程中,在广州他还是给了我无限的鼓励和支持,在某种程度来说,如果没有他的肯定和鼓励,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坚持到最后),外交学院研一的郑亚博学长(在整个初试和复试备考过程中,他都给了我无私的指点和帮助,真的十分感谢),外交学院研二的张迅学长(在人人网上结识,他给了我QQ号,并热心回答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包括报研究方向,复试准备,是否咨询导师等,他都耐心地给我解答,真的谢谢学长)以及宋学良学长,张东冬学长和邢立军学长(在人人网上结识,未曾见过面,他们给了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并鼓励我报考外院,在此深表感谢),杜杜姐(她和亚博学长同样具有爱心的人,同样给了我很多支持鼓励和建议,谢谢杜姐),田恩来(张海龙的哥们儿,保送母校研究生,在过去的一年对我处处照顾,深表谢意),闫婷(陪伴我共同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光,虽然今年她又失败了,但这一切的摔倒都是暂时的,我相信未来的某天她会站的更高,飞的更远),北斗天罡(青山大哥,虽然其中有很多误解和不愉快,但他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多年建立外交学院考研群和复试群,帮助了一批又一批报考外院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真的十分感谢),谢谢那个温暖的小屋和逸夫楼二楼的窗户边,那里都留下了我学习的身影。想起那些孤独,寂寞,艰苦的日子,也许这一切都将成为自己今后美好的回忆。

2012年自己收获了,与其说是自己考上外院,到不如说是自己幸运地被学长学姐们帮助进了外院,幸运女神(自己的QQ昵称)真的降临到了自己头上。所以,写了这么多,一方面是对自己两年考研做一个详尽的回顾,另一方面通过记录自己的详细考研经历希望能给即将报考国关国政外交学学研究生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启发。我希望把学姐学长们的这种爱传递下去,一批人帮助一批人实现自己的考研梦想,如果学弟学妹们有什么需要咨询或帮忙的,可以找我(QQ号745748144幸运女神,手机号会换,先不告诉了),我会尽全力去回答你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苦尽甘来”,“天道酬勤”,“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这是我的座右铭,与各位分享。告别过去,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祝愿所有有梦想并为梦想努力的人梦想成真;也祝愿所有学弟学妹们考研成功,你们今日的付出必定会有明天的收获,坚信自己,争取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吕淑平(Sue)

                                                2012/4/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1:01: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为转帖 作者为       吕淑平(Su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6-7 12:12:30 | 只看该作者
“苦尽甘来”,“天道酬勤”,“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6-19 13:05:44 | 只看该作者
女生竟然还有这么一颗强大的内心 什么都不说了 为了自己的梦想 吃再多苦都值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10-16 23:50:25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12-22 17:03:3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5-7 23:00:17 | 只看该作者
en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5-28 22:30:56 | 只看该作者
xuexi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9 06:3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