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8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共享] 国政名词解释5(个别字打错了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4 22:5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51、雅尔塔协定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美苏英三国首脑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战争期间的第二次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1、三国共同战胜德国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整肃法西斯主义、德国赔款等问题,确立了苏联占领德国东部、美国占西南部、英国占西北部;2、波兰问题,包括波兰边界和政府组成问题;3、联合国问题,解决了敦巴顿会议中未能解决的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大国表决权问题,商定于1945年4月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4、苏联对日作战条件问题:甲、外蒙古现状须予以维持。乙、日本于1904年背信弃义占领的俄国权益须予以收回1)苏联收回库页岛南部及其附属岛屿2)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优先地位须予以保证3旅顺港作为苏联的海军基地4)中长铁路须予苏联优先地位使用权。丙、千岛群岛交给苏联。以上统称《雅尔塔协定》,划分了美苏在远东的势力范围,但侵害了中国的主权,是民族利己主义,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
       
        5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基本内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前三项是各国间建立正常关系的基础,第四项是各国进行交流合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奉行了上述四个原则,就能实现第五项—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得到普遍遵守,世界和平就可以得到维护。它最初是1954年4月29日签订的《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通商和交通协定》中提出的。当年6月,在中国周恩来总理和印度尼赫鲁总理联合声明中重申了这些原则。在同一个月里,中缅总理联合声明中再次确认五项原则。以后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已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52、南南合作
        又称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合作,指发展中国家在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国际经济关系,开展广泛的合作。因发展中国家多位于地球的南半部,故称。南南合作始于1955年4月的万隆会议。当时,亚非两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专门通过了《经济合作》决议,建议与会国“在互利和互相尊重主权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为今后的南南合作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60年代中期,77国集团成立,在联合国体系中非常活跃,成为促进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对话和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的一支重要力量。70年代起南南合作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并通过有关国际会议制定了多项纲领和宣言,合作范围 涉及工业、农业、贸易、科技、金融、海运、保险、通讯等领域。到目前为止,发展中国家已建立区域性、半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近30多个,原料生产和输出国组织30多个,货币金融组织近20个,并由区域性合作不断向全球性合作发展。这些组织在繁荣地区经济,加强发展中国家经济与技术合作方面作出了显著的成绩。
       
        53、北约新战略
        1997年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期间就讨论了未来北约的新战略,提出了构想。1999年4月23日,北约首脑在华盛顿举行的庆祝北约成立50周年的大会上通过新的北约战略文件:《联盟战略概念》。主要内容:
        1)北约的主要任务由进行集体防御转为捍卫共同的价值观。
        2)手段:不仅运用军事手段,还将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方法来构筑欧洲安全“大厦”。北约已由一个军事政治组织演变成为一个政治军事组织。
        3)北约继续东扩,行政职能和涉及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北约将有权对防区外的危机和冲突采取干涉行动。
        4)突破了北约的行动必须经联合国授权限制,突破了北约原来协商一致的原则,该为协商一致与自愿联合项结合。
        北约新战略反映了北约已成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对外干涉,维护旧的国际秩序的工具,已经由一个防御性组织变成了一个进攻性组织。
       
        54、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的最北端,处于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国之间,总面积为1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00万,其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其余人口则为佛教徒和其他宗教的信仰者。其中克什米尔谷地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多数为穆斯林。查谟则是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区。克什米尔原属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拥有相对的独立性。1947年印巴分治时,印度教王公控制土邦议会,印度利用议会通过决议将克什米尔划入印度,引起巴方和穆斯林居民的不满。从1947年起,印、巴双方为此进行了三次印巴战争。1949年1月,通过联合国的调停,印巴划定了“实际控制线”。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尔分为两部分:自由克什米尔和北部地区,占克什米尔土地的2/3,人口的3/4,首府为穆扎法拉巴德。印控克什米尔正式称为查谟和克什米尔,占克什米尔土地的1/3,人口的1/4,首府为斯利那加。第一次印巴战争后,双方开始在实际控制线沿线和控制区内重兵布防。双方经过三次印巴战争,目前仍在争夺对该地区的主权,并时有军事摩擦发生。99年5月,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再次发生激烈冲突。克什米尔问题是影响南亚地区安全的一个重要不稳定因素。
       
        55、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英文简写NMD,是用于拦截攻击美国的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保卫美国全境安全的防御系统,指挥系统和拦截系统。1999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法案,此系统建立的决定严重违反了美、苏1972年5月签署的《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使世界军控势头受挫。这是一个集防御性与进攻性于一体的武器系统,它与美国强大的核武库相结合,将使美国更富于进攻性,是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结果和表现,将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56、北约联盟
        是美国操纵下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联盟。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由美、加拿大和十二个西欧国家签订条约,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北约是一个机构完备的机构,既是美欧遏制苏联的工具,也是美国用以从军事上、防备上操纵西欧各国的工具。北约的防务权和指挥权操纵在美国手中,北约的军事战备一直是以美国的军事战略为依据,并随美国的军事战略变化而变化。美国通过这一组织把西欧的防务完全控制在手中。20世纪50年代中期,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建立以美国为首的美国为盟主,以西德为支柱的西方军事防务体系,在欧洲长期与华约组织对抗。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和冷战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战略”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北约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拓展影响,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美欧之间也有矛盾,50年代西欧联盟的军事机构被并入北约后,90年代起,由法德挑头,西欧各国正试图加强西欧联盟的军事力量,加强北约内部的欧洲支柱,争夺独立防卫权和欧洲主导权。总之,北约是美国推行其称霸世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57、“六.五”中东战争
        又称第三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4日以色列犹太国成立,埃及等国随即与以色列开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通过此战,以色列占有大片巴勒斯坦土地,阿拉伯人沦为难民。1956年英、法支持以色列发动苏伊士运河战争,在阿拉伯及全世界人民的支持下,埃及取得了胜利,收回了苏伊士运河。以色列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支持下,于1967年6月5日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突然袭击。埃及等国由于没作好战争准备,在战争中受到严重挫折。经过六天的战斗,以色列侵占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耶路撒冷城的约旦管辖区,共达6.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近50万阿拉伯人沦为难民。11月12日,安理会通过第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在此次战争中占有的阿拉伯领土。但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一直未执行决议。从此阿以的矛盾更加激烈。
       
        58、不结盟运动
        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开展,万隆会议的召开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随着美苏冷战加剧,双方开始争夺第三世界。为了摆脱大国控制,1956年铁托、纳赛尔和尼赫鲁在南斯拉夫会谈后的联合声明中提出不结盟的主张。1961年在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印度尼赫鲁、印尼苏加诺的倡议下,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运动国家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参加不结盟的标准是:执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不卷入外国军事集团,不缔结双边军事协定。随着世界人民反帝、反殖、反霸斗争的发展,不结盟政策的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和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呼吁第三世界国家加强团结,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不结盟运动未设总部,无常设机构,主要机构为: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不结盟国家外长会议、由第四次首脑会议决议设立的协调局、纽约协调局、还有不定期召开的一些会议等。我国一贯支持和重视不结盟运动,赞赏其坚持的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政策,高度评价其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59、库尔德问题
        库尔德是居住在中东以及近东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的名称。现有人数近2000万,多信奉伊斯兰教,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骁勇善战。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拉克和伊朗三国毗邻的被称为库尔德斯坦的地区。多年来,库尔德人要求建立独立国家的主张以及行为给有关国家带来的政治和安全问题,被称为“库尔德问题”。目前,库尔德问题在伊拉克和土耳其的存在最为引人关注。居住在伊拉克北部地区的库尔德人的分离运动,得到了西方大国的某种支持和纵容。1995年3月,土政府军越过边界,大举围剿库尔德工人党在伊境内的据点,伊向土提出强烈抗议,库尔德问题再度尖锐化。库尔德问题可以被理解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库尔德人的独立运动与所在国政府的关系问题。二是国际上某些势力插手存在库尔德民族独立运动的国家进行有目的的活动以为自己谋利的问题。
       
        60、华沙条约组织
        二战后,美国对苏联发动了冷战,并加紧重新武装德国。苏联对美国重新武装西德的计划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并于1954年11月联合东欧七国一起在莫斯科举行“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宣布如果西方国家坚持批准联邦德国恢复主权、重建军队、加入北约的“巴黎协定”,与会国将“在组织武装力量和司令部方面采取共同措施”,以保障自身安全。1955年5月5日,巴黎协定批准生效后,苏东国家在华沙举行第二次“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并于1995年5月14日缔结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简称华沙条约。华沙组织的成立是苏东国家对西德加入北约作出的公开反映,巩固了苏东国家间的军事同盟关系,标志着欧洲正式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同时,华约的签订也为苏联在东欧国家长期驻军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华沙条约组织逐渐成为苏联推行其外交政策的工具与手段。1989年东欧发生巨变,华沙条约组织赖以建立和维系的政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基础已经不复存在。1990年民主德国推出华沙条约组织,随即于1991年6月华约6国领导人在布拉格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华沙条约组织解体,从而结束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3-3-31 13:19:37 | 只看该作者
xieix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8 03:58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