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74|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共享] 国际关系理论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31 17:39: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VS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史上的第一次论战开始于一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与二战密切相关,是一战与二战之间的20年危机和二战构成的又一次"三十年战争"的产物.论战的一方是理想主义,另一方是现实主义.但这次论战的实质是现实主义的独自表演,既对理想主义的批评.第一次论战探讨了国际政治研究的取向问题,政治观点即均势与法律,国际组织的管理之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哲学和本体论则次之. 现实主义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理想主义进行批评:1,批判理想主义不是研究国际关系的现状怎样,而是看国际关系应当怎样,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全凭主观意志,缺乏耐心细致的分析;2,批判理想主义对国际问题的看法过于理想化;3,批判理想主义在研究国际问题时忽视权力.从立论基点和研究结论来看,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分歧具体表现在:1,对人性的看法不同.人性恶/人性善2,对国家关系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主张在道义和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国际关系;而现实主义则强调世界的竞争性,各国利益的不可调和,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力和利益为轴心,理想主义的道义和民主说教在现实世界行不通.3,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强调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重要性,视之为维护国际关系秩序的唯一有效工具,认为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秩序代表了全人类的真正利益;现实主义认为,法律与政治相比并不是道德些,离开权力均势,国际组织体系也常常名存实亡.4,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强调研究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对客观世界抱盲目乐观态度;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强调人类应该面对争斗事实,不可陷入和谐的空想,.5,对未来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崇尚利他主义,认为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普遍裁军和建立民主的世界政府,但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上束手无策,总之持一种乐观态度;现实主义认为利他主义是一种空想,历史的悲剧正是来自人的权欲与野心,未来的目标无论多么美好,由于受到这种利己主义的局限,只能部分的实现,总之持悲观态度.6,国家的目标不同.理想主义认为国家的目标很多,诸如安全,经济发展,人权,正义;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的目标就是生存和安全.7,军事力量的作用不同.理想主义认为军事力量的作用有限,而现实主义认为非常重要.8,道德作用的不同。理想主义认为非常重要,而现实主义认为无关紧要.9,国家战略不同.理想主义是集体安全,现实主义是自助和结盟.10,关于系统变迁。理想主义认为会逐渐摆脱现实主义,而现实主义则认为系统变迁不会发生.第一次论战后,现实主义开始确立起主导地位.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判在国际关系学科内澄清了实然与应然的关系问题,划清了学术研究与道德伦理研究的范畴,为国际关系学科趋向"科学化"和成为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
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主要分歧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之争这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论战的继续,这次论战是方法和途径上的分歧,是方法之争。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  科学行为主义提倡实证研究方法,力求使国际关系研究更加“清晰化”、“精确化”和“科学化”;传统主义坚持历史与现实的规范研究,认为哲学、历史学、法学仍然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基础,批评科学行为主义过分强调实证而忽视了哲学、历史。伦理因素。(2)  科学行为主义主张将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原理引入国际关系的研究领域;传统主义坚持“利益”和“权力”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地位。(3)  科学行为主义认为国家不再是国际关系的唯一参与者,应重视对非国家行为体的研究;传统认为国家即使不是唯一,但依然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行为主体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4)  科学行为主义注重国际关系的量变,把国际关系的一切活动看成是一个个参数和变数的总和,认为国际关系的研究正趋于计量化;传统主义则注重国际关系的质变,把国际关系看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反对计量化。(5)  科学行为主义提出在研究中应超越价值评估,进行纯粹的学术研究,研究的目标是发展抽象的、普遍的理论;传统主义认为重要的政治问题必然要涉及道德和伦理,从哲学和历史的观点来看,应注重应用研究和对公共政策的研究。
(6)  科学行为主义主张对国际关系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中吸取研究技术和理论概念;传统主义强调必须保持国际关系学科的特点和完整性。
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区别
        理想主义        现实主义
人性        本善;通过教育、修养可以改善        本恶;难以改变
国家关系本质        根本利益和谐,寻求合作,在道义和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关系        竞争性关系,争夺权力;利益不可协调;以权力和利益为轴心
国家目标        许多,安全、经济发展、人权、正义        生存,安全
军事力量的作用        有限        非常重要
国际组织的作用        代表全人类利益,维护和平的唯一有效工具        离开权力均势,名存实亡
道德作用        非常重要        无关
国家战略        集体安全        自助、结盟
系统变迁        逐步摆脱现实主义        不会发生
对未来的认识        乐观:实现普遍裁军,建立民主政府,;        悲观:历史的悲剧源于人的权欲,美好的目标只能部分实现;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新现实主义        新自由主义
无政府状态对国家的影响        有很大制约作用        新现实夸大了制约作用
国际合作        可能,消极合作,依赖权力;只关心相对利益时,零和不可能有合作        可能,经常发生,积极合作,制度能保证国家合作,因为国家时理性行为体
合作的出发点        强调相对利益,安全问题上更突出,感到不安全的国家关心相对收益        强调绝对利益,两者互不排斥,难于区分。
国家的优先目标(都来源于假设,两者都说明不了标准)        安全,无政府状态所致,没有军事实力保证,很难取得经济利益        经济福利,经济领域更容易合作
政策决定因素        实力、结构,原因在于意图不确定性强,实力才是安全独立的根本        意图(谋求相对利益或绝对利益),影响国家意图和偏好的实力才是实力
国际机制和制度的作用        有,但无法有效发挥,原因是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        保证国家合作,是消除无政府状态的有效手段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异同点。 新自由主义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一些基本假说,但是,却又从这些基本假说出发,否定了现实主义的重要结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根本不同。共同之处体现在新自由主义承认了新现实主义的三个基本命题:第一,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第二,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是民族国家,民族国家享有主权,具有单一性和理性两个基本特征;第三,国家是自私的行为体,以国家利益为国家行为的最高准则。此外,两者都是体系理论。 1993年戴维。鲍德温主编的《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当前的论战》一书出版,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关于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论战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鲍德温从六个方面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进行了比较:1、关于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和结果。新现实主义过分强调无政府状态而忽视了相互依存,无政府状态必然导致冲突;新自由主义认为无政府状态并不一定导致无秩序社会,无政府状态不是国际冲突的冲要条件。此外,新现实主义比新自由主义更强调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对国家行为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2、关于国际合作。双方都承认国际合作的可能性,但在其可行性和可靠性上存在分歧。新现实主义对国际合作持消极态度,合作依赖于国家权力,当两个国家只关心相对收益时,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零和搏弈,就没有合作的余地。新自由主义持积极态度,支持国际合作,认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中合作是正常的,也是经常发生和存在的现象。国际制度能保证国家合作,因为国家是理性行为体。3、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更关心相对收益,新自由主义则认为,在安全事务中相对收益的考虑比在经济事务中更重要,国家的目的是获取绝对收益。4、关于国家的优先目标。新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安全的第一性,这是由无政府状态所致,没有军事实力的保证很难取得经济利益。新自由主义则强调即使在充满军事力量的世界中,国家也试图将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经济领域更容易形成国际合作。5、关于实力和意图。新现实主义更为关注国家的实力而不是意图,认为实力是国家安全和独立的基础,同时更为关注国际体系中力量的分配。新自由主义则强调国家的意图,认为实力仅仅是作为影响国家意图和偏好而言的。6、关于制度和机制。新现实主义者坚持国际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主要特征,在缺少超国家权威机构的协调或者强制的手段维持国际秩序情况下,国际制度及机制无法有效地起作用。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国家是理性的,国际机制是解决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有效手段,国际制度可以实现国家间合作。 基欧汉和奈还提出了两者的其他区别:1、新现实主义主张“以国家为中心”的观点,国家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角色;新自由主义主张“以全球相互依存为中心 ”的观点,认为国家不再是占据中心地位的国际社会角色,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增强。2、在军事安全上,新现实主义认为,对国家来说,权力、安全和生存是第一位的,因此军事实力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新自由主义认为,由于国际关系趋于缓和,军事威胁可能降至次要地位,军事实力的作用相对减弱,国际合作领域明显扩大。3、双方都重视经济因素。新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必须依靠自身实力,以维持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为此可以付出较高的经济代价;新自由主义则视经济利益与国家安全同等重要,不能忽视,也不能随便放弃或牺牲。4、在研究方法或层次上,两者也不一致。新现实主义是一种体系结构层次上的分析方法,重点在体系角色之间的权力分配上;而新自由主义是一种体系过程层次上的分析方法,强调研究体系角色相互作用的权力模式。
新自由主义 几乎与新现实主义崛起的同时,一批自由制度主义论者如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等,从国际关系的制度、规则角度研究了特定条件下的国家行为,即从自由制度主义角度提出国家间合作进而形成较为可控制的秩序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新现实主义风头正劲,在80年代,他们并未引起很大的关注。90年代冷战结束后,新自由制度主义再次挑战新现实主义,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反响。其主要观点是 (1)国际制度是国际体系的最主要特征。虽然体系结构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但仅仅强调结构是不够的,进程与结构一样都是国际体系的重要特征。所谓进程,就是国际体系中单位之间的互动方式和互动类型。影响国际进程的体系因素有两个:体系结构和国际制度。国际体系结构的变化是相当缓慢的,因此可以假定国际体系结构为常数。在国际体系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国际制度就成为国际体系的最主要特征。(2)国际制度和国家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即,在国际体系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国家仍然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行为取向,导致这些不同行为和不同行为取向的是国际体系的制度化程度。(3)国际制度促进合作。在承认无政府逻辑和体系结构重要性的同时,强调国家可以以绝对收益为基本考虑,国际制度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减少不确定性减弱无政府状态的负面影响,导致国家的实质性合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9-11-23 10:30:07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辛苦啦谢谢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1-4-14 16:13:32 | 只看该作者
xinku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1-4-14 16:13:48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1-4-14 16:14: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1-4-14 16:14:21 | 只看该作者
每一部分都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1-4-14 16:14:42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9-10 19:52:5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论战:理想主义VS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史上的第一次论战开始于一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与二战密切相关,是一战与二战之间的20年危机和二战构成的又一次"三十年战争"的产物.论战的一方是理想主义,另一方是现实主义.但这次论战的实质是现实主义的独自表演,既对理想主义的批评.第一次论战探讨了国际政治研究的取向问题,政治观点即均势与法律,国际组织的管理之争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哲学和本体论则次之. 现实主义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理想主义进行批评:1,批判理想主义不是研究国际关系的现状怎样,而是看国际关系应当怎样,对国际问题的研究全凭主观意志,缺乏耐心细致的分析;2,批判理想主义对国际问题的看法过于理想化;3,批判理想主义在研究国际问题时忽视权力.从立论基点和研究结论来看,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分歧具体表现在:1,对人性的看法不同.人性恶/人性善2,对国家关系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主张在道义和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国际关系;而现实主义则强调世界的竞争性,各国利益的不可调和,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力和利益为轴心,理想主义的道义和民主说教在现实世界行不通.3,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强调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重要性,视之为维护国际关系秩序的唯一有效工具,认为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秩序代表了全人类的真正利益;现实主义认为,法律与政治相比并不是道德些,离开权力均势,国际组织体系也常常名存实亡.4,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强调研究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对客观世界抱盲目乐观态度;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强调人类应该面对争斗事实,不可陷入和谐的空想,.5,对未来的看法不同。理想主义崇尚利他主义,认为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普遍裁军和建立民主的世界政府,但在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上束手无策,总之持一种乐观态度;现实主义认为利他主义是一种空想,历史的悲剧正是来自人的权欲与野心,未来的目标无论多么美好,由于受到这种利己主义的局限,只能部分的实现,总之持悲观态度.6,国家的目标不同.理想主义认为国家的目标很多,诸如安全,经济发展,人权,正义;现实主义认为国家的目标就是生存和安全.7,军事力量的作用不同.理想主义认为军事力量的作用有限,而现实主义认为非常重要.8,道德作用的不同。理想主义认为非常重要,而现实主义认为无关紧要.9,国家战略不同.理想主义是集体安全,现实主义是自助和结盟.10,关于系统变迁。理想主义认为会逐渐摆脱现实主义,而现实主义则认为系统变迁不会发生.第一次论战后,现实主义开始确立起主导地位.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判在国际关系学科内澄清了实然与应然的关系问题,划清了学术研究与道德伦理研究的范畴,为国际关系学科趋向"科学化"和成为独立学科奠定了基础.
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的主要分歧科学行为主义与传统主义之争这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之间的论战的继续,这次论战是方法和途径上的分歧,是方法之争。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  科学行为主义提倡实证研究方法,力求使国际关系研究更加“清晰化”、“精确化”和“科学化”;传统主义坚持历史与现实的规范研究,认为哲学、历史学、法学仍然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基础,批评科学行为主义过分强调实证而忽视了哲学、历史。伦理因素。(2)  科学行为主义主张将自然科学中的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原理引入国际关系的研究领域;传统主义坚持“利益”和“权力”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地位。(3)  科学行为主义认为国家不再是国际关系的唯一参与者,应重视对非国家行为体的研究;传统认为国家即使不是唯一,但依然是国际关系的基本行为主体和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4)  科学行为主义注重国际关系的量变,把国际关系的一切活动看成是一个个参数和变数的总和,认为国际关系的研究正趋于计量化;传统主义则注重国际关系的质变,把国际关系看成是一个历史过程,坚持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反对计量化。(5)  科学行为主义提出在研究中应超越价值评估,进行纯粹的学术研究,研究的目标是发展抽象的、普遍的理论;传统主义认为重要的政治问题必然要涉及道德和伦理,从哲学和历史的观点来看,应注重应用研究和对公共政策的研究。
(6)  科学行为主义主张对国际关系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中吸取研究技术和理论概念;传统主义强调必须保持国际关系学科的特点和完整性。
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区别
        理想主义        现实主义
人性        本善;通过教育、修养可以改善        本恶;难以改变
国家关系本质        根本利益和谐,寻求合作,在道义和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关系        竞争性关系,争夺权力;利益不可协调;以权力和利益为轴心
国家目标        许多,安全、经济发展、人权、正义        生存,安全
军事力量的作用        有限        非常重要
国际组织的作用        代表全人类利益,维护和平的唯一有效工具        离开权力均势,名存实亡
道德作用        非常重要        无关
国家战略        集体安全        自助、结盟
系统变迁        逐步摆脱现实主义        不会发生
对未来的认识        乐观:实现普遍裁军,建立民主政府,;        悲观:历史的悲剧源于人的权欲,美好的目标只能部分实现;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
        新现实主义        新自由主义
无政府状态对国家的影响        有很大制约作用        新现实夸大了制约作用
国际合作        可能,消极合作,依赖权力;只关心相对利益时,零和不可能有合作        可能,经常发生,积极合作,制度能保证国家合作,因为国家时理性行为体
合作的出发点        强调相对利益,安全问题上更突出,感到不安全的国家关心相对收益        强调绝对利益,两者互不排斥,难于区分。
国家的优先目标(都来源于假设,两者都说明不了标准)        安全,无政府状态所致,没有军事实力保证,很难取得经济利益        经济福利,经济领域更容易合作
政策决定因素        实力、结构,原因在于意图不确定性强,实力才是安全独立的根本        意图(谋求相对利益或绝对利益),影响国家意图和偏好的实力才是实力
国际机制和制度的作用        有,但无法有效发挥,原因是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        保证国家合作,是消除无政府状态的有效手段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异同点。 新自由主义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一些基本假说,但是,却又从这些基本假说出发,否定了现实主义的重要结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根本不同。共同之处体现在新自由主义承认了新现实主义的三个基本命题:第一,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第二,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是民族国家,民族国家享有主权,具有单一性和理性两个基本特征;第三,国家是自私的行为体,以国家利益为国家行为的最高准则。此外,两者都是体系理论。 1993年戴维。鲍德温主编的《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当前的论战》一书出版,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关于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论战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鲍德温从六个方面对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进行了比较:1、关于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和结果。新现实主义过分强调无政府状态而忽视了相互依存,无政府状态必然导致冲突;新自由主义认为无政府状态并不一定导致无秩序社会,无政府状态不是国际冲突的冲要条件。此外,新现实主义比新自由主义更强调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对国家行为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2、关于国际合作。双方都承认国际合作的可能性,但在其可行性和可靠性上存在分歧。新现实主义对国际合作持消极态度,合作依赖于国家权力,当两个国家只关心相对收益时,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零和搏弈,就没有合作的余地。新自由主义持积极态度,支持国际合作,认为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中合作是正常的,也是经常发生和存在的现象。国际制度能保证国家合作,因为国家是理性行为体。3、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新现实主义认为国家更关心相对收益,新自由主义则认为,在安全事务中相对收益的考虑比在经济事务中更重要,国家的目的是获取绝对收益。4、关于国家的优先目标。新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安全的第一性,这是由无政府状态所致,没有军事实力的保证很难取得经济利益。新自由主义则强调即使在充满军事力量的世界中,国家也试图将经济利益最大化,在经济领域更容易形成国际合作。5、关于实力和意图。新现实主义更为关注国家的实力而不是意图,认为实力是国家安全和独立的基础,同时更为关注国际体系中力量的分配。新自由主义则强调国家的意图,认为实力仅仅是作为影响国家意图和偏好而言的。6、关于制度和机制。新现实主义者坚持国际无政府状态是国际社会的主要特征,在缺少超国家权威机构的协调或者强制的手段维持国际秩序情况下,国际制度及机制无法有效地起作用。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国家是理性的,国际机制是解决国际无政府状态的有效手段,国际制度可以实现国家间合作。 基欧汉和奈还提出了两者的其他区别:1、新现实主义主张“以国家为中心”的观点,国家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角色;新自由主义主张“以全球相互依存为中心 ”的观点,认为国家不再是占据中心地位的国际社会角色,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增强。2、在军事安全上,新现实主义认为,对国家来说,权力、安全和生存是第一位的,因此军事实力是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新自由主义认为,由于国际关系趋于缓和,军事威胁可能降至次要地位,军事实力的作用相对减弱,国际合作领域明显扩大。3、双方都重视经济因素。新现实主义强调国家必须依靠自身实力,以维持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为此可以付出较高的经济代价;新自由主义则视经济利益与国家安全同等重要,不能忽视,也不能随便放弃或牺牲。4、在研究方法或层次上,两者也不一致。新现实主义是一种体系结构层次上的分析方法,重点在体系角色之间的权力分配上;而新自由主义是一种体系过程层次上的分析方法,强调研究体系角色相互作用的权力模式。
新自由主义 几乎与新现实主义崛起的同时,一批自由制度主义论者如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等,从国际关系的制度、规则角度研究了特定条件下的国家行为,即从自由制度主义角度提出国家间合作进而形成较为可控制的秩序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新现实主义风头正劲,在80年代,他们并未引起很大的关注。90年代冷战结束后,新自由制度主义再次挑战新现实主义,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巨大反响。其主要观点是 (1)国际制度是国际体系的最主要特征。虽然体系结构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但仅仅强调结构是不够的,进程与结构一样都是国际体系的重要特征。所谓进程,就是国际体系中单位之间的互动方式和互动类型。影响国际进程的体系因素有两个:体系结构和国际制度。国际体系结构的变化是相当缓慢的,因此可以假定国际体系结构为常数。在国际体系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国际制度就成为国际体系的最主要特征。(2)国际制度和国家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即,在国际体系结构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国家仍然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和行为取向,导致这些不同行为和不同行为取向的是国际体系的制度化程度。(3)国际制度促进合作。在承认无政府逻辑和体系结构重要性的同时,强调国家可以以绝对收益为基本考虑,国际制度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减少不确定性减弱无政府状态的负面影响,导致国家的实质性合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11-11 22:37:01 | 只看该作者
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11-24 20:04:28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 14:07 , Processed in 1.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