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政治选择题总结(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0 12:2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由竹子525贡献

  否定之否定规律 揭示了 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质量互变规律 揭示了 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对立统一规律 揭示了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 毛**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问题的精髓在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度和关节点的关系是:关节点是度的两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论新阶段》 实质(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同民族特点相结合: 《新民主主义论》 关于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 根本体现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实事求是 前提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根本目的 在实践基础上达到认识与实践相符合、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实事求是 前提和基础 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根本途径 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 解放思想 目的和归宿 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与时俱进 途径 与时俱进 不竭动力 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实践
毛**著作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提出了重要的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土地改革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论》 1940 年毛**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著作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进一步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著作 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 《<共产党人>发刊词》 毛**阐述中国***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三大法宝) 1939 年,毛**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
义政党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中国革命和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在这样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 中国革命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武装斗争与统一战线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反对本本主义》 体现毛**思想“活的灵魂”三个方面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 第一次提出党的“思想路线 《论人民民主专政》 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论联合政府》 毛**概括了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形成过程,毛**一系列的代表性著作: 《少年中国学会改组委员会调查表》 基本思想 《中国革命和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 《新民主主义论》 完整的理论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概括了革命总路线 《实践论》 《矛盾论》 系统的论述了党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的著作 《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论十大关系》 提出了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经济建设方面: 中国工业化道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 基本精神是要在着重发展找哦个工业和 国防工业的同时, 大力发展同国际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 农业, 并且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 沿海与内地两方面的建设积极性。 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党的基本纲领:政治纲领 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党的基本路线:政治路线
党的相关会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再一次确立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全会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 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恢复了马克 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人大六届第二次会议 “一国两制”成为国策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 党的十二大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 党的十三大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 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 党的十四大 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为我国经济体制 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党的十五大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 世纪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党的十六大(江**,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注意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胡锦涛。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明确指出,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 ,中国***领导全体人民共 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 基本条件是社会公正公平 主要动力是改革开放 党的十七大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 深化政治体制的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根本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目标是增强党 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 牢牢把握两岸和平发展的主题, 核心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十七大归纳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设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七届二中全会 西柏坡 1949 年,主要对迅速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设的重大问题作出了历史性的决策 **七届三中全会 1950 年,主要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完成各项 战略任务 **七届四中全会 1954 年,正式批准中央政治局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七届六中全会 毛**初步提出“两步走” **八大 经济建设: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来解决主要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党的建设:在全党进行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国内主要矛盾: 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人民对于经济 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十六大 寄希望于台湾同胞,是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 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军队的生命线:开展政治工作 人民军队的核心: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是:革命对象相同,革命动力相同
不同点:革命前途不同,革命领导阶级不同,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新中国成立后头三年,国内主要矛盾是: 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 1953 年-1956 年,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工人阶级通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近代中国的矛盾是: 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现代中国的国内矛盾: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基本途径: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最主要的内容 根本保证: 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基本方针: 根本立足点: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 可持续发展的 关键: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 条件:资源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方针: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 途径:发展循环经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1:21 , Processed in 0.0468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