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政治史纲复习绝对真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6 11:5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考研政治史纲复习绝对真理:横向归纳、纵向梳理,纵横交错定位考点

  中国的近现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是中国的现代史。整个中国近现代史长达170年的历史,其中,发生事件,事件的时间、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影响、评价。整个算起来史纲是时间长、内容多、知识驳杂,同学们学起来比较吃力。

  对此,专家综合教学经验,指出,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横向归纳、纵向梳理,纵横交叉定位考点”的独特的史纲复习方法来快速掌握史纲的基本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

  首先,明确《史纲》地位以及复习标的。本科的命题实际是:总分14分;题型包括单选2道,多选1道,分析题1道。所以整体上看,100分的卷面成绩,本科目所占分值较少,而史纲170多年历史抽出10个以内的考点,实在是太简单而无从下手。但是,历史知识虽多,但能从真题的考点每年却是可以科学预测的。所以需要我们大处掌握原则,小处仔细分析,细致掌握考点,才能轻松应对考题。

  其次,横向归纳知识。即指在实际复习中,要把每一个历史事件,按照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影响、意义等进行整理,形成一个知识点。这样每一个点保证全面清晰,掌握扎实、也便于后期自己快速定位,按照时间或者逻辑顺序重演知识历史。170年的历史基本上 归纳为这样的知识点。

  再次,纵向梳理。即指按照历史发展脉络把横向归纳好的知识点按照时间、逻辑的双重标准排列,形成历史发展脉络阶段图,因为170年的历史太长,宏观分成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中观,中国近代史又分为:鸦片战争(第一次、第二次)、早期农民地址阶级的国家探索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以及解放战争),建国以及建设和改革开放。每一个阶段由根据实际可以分为对立的双方,比如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侵略与反侵略等。微观就按照每一个事件放到一段更短的历史中,比如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划分好历史阶段并把这段历史中的事件一一定位。

  我相信这样就能比较清晰的在同学们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个十分清晰的历史脉络图。

  第四,纵横交叉为了定位考点。定位的原则:

  一是主题要积极向上,尤其注意中长期阶段历史的党和人民作用的总结。

  比如对于事件我们要重点关注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主体作用和党的领导核心、模范带头作用等。比如早期反侵略、中间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大处理解地位和历史趋势、小处记忆掌握具体意义和地位作用。

  【2011.9】从1840年到1921年的80多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的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但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的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从中国内部分析,其根本原因是(B)

  A.军事战略的错误 B.社会制度的腐败

  C.经济技术的落后 D.思想观念的保守

  那么同样的就可以有反问的问题,比如: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最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B 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

  C.帝国主义列强改变了侵略中国的策略

  D.西方列强主观上没有灭亡和瓜分中国中国的意图

  

  本题答案很明显是选B。考试时,可能会设置出一到两个迷惑选项,不过只要我们立足基本原则和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通常答案定位不会错。

  【2011.26】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 )

  A.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重要原则

  B.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BCD

  【思路剖析】“辛亥革命”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辛亥革命”就是1911年发生的武昌起义;广义上的“辛亥革命”还包括这场起义的准备和结果,基本上可以等同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间段为1901年——1923年。从本题的整体看,可推论其使用的是广义。本题属于串联型考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和意义。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从历史功绩来看,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所以BCD为正确。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但没有将土地分给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所以选项A不正确。

  二是注意与热点结合的历史时点上的特殊事件的详细掌握。

  【2011.28】延安整风运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为()

  A.教条主义 B.形式主义 C.经验主义 D.宗派主义

  答案:AC

  所以今年的党建也是极其可能换个历史阶段再次出题。关于党建问题,七一讲话中提到:

  ★党建四大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党建之重要性: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建设好、管理好一个有几千万党员的大党,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推进党的制度建设,要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党的两大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对党的历史阶段性评价的重要著作:《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比如:1949年3月,**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句话的意识主要是()

  A 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

  B.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

  C.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

  D.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现象

  答案:AD

  答案解析:在胜利面前,毛**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就是为了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想、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现象。

  比如今年可能会考察到党的两大能力建设等。

  

  三是掌握史纲基本理解性知识点。

  比如以下从七一讲话中提炼出的基本理解性和必须记忆掌握的知识点。

  ★一个社会:即从鸦片战争开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大历史任务: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三件大事:第一件:以毛**为领导集体的中国***领导下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四是注意分析真题命制趋势。

  对于大题考点以客观题形式关注,对于客观题记忆性试题可以不去理会,重点关注长时段偏理解性客观题。看其命题特点,排除本知识点,掌握同类型其他知识点。对此本命题研究中心会在大纲上市后,针对大纲,出版一本分析新大纲整体知识解读、整体科目特点分析、具体知识点的命题规律分析、以及以章为单位进行的逻辑和历史脉络图的小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导读》一书,本书还针对当年热点和书中命题预测给出高仿真的模拟试卷两套。

  五是重点关注。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作了建党90周年(暨2011年的七一讲话),对历史和现实进行高度概括,建议同学们认真研读。虽简单却重要。本命题研究中心和徐之明老师的博客和考研图书网都有对于这一讲话的提炼,后续还将进行分析。

  其他后续需要整理和归纳的关于史纲的热点,比如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关于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民主革命的事件的细节以及宏观上的事件结果、意义教训以及从反面证明中国革命道路的正确性的命题热点。对此要说的是比如2010年就考到关于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果实,以及+++国建立的重要意义的考查,今年还是极可能以客观题的形式出题。

  比如: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是()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护国战争的爆发

  C.第一次护法战争的发动 D.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

  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A.各种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B.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D.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表现在()

  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纲领

  B.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

  C.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

  D.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等等具体问题,这些习题的设计整体上的难度都没有【2011.26】关于考查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意义作用这道题目难度高。本题设置了一个陷阱,就是此处所说辛亥革命是长时段内的广义上的辛亥革命,而不仅指1911年时间点上的辛亥革命。所以说复习中和审题中还是要有相当的纵观全局的能力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才可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05:30 , Processed in 1.67187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