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确定了考研的专业以后,就开始进入前期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往年考题、收集考试参考书并开始大概的看,有时间的话建议去旁听一下相关的专业课。听课不一定非要听北大的课,其他学校的也可以,特别是像国关史之类的课程,老师的观点之类的不会有太大差别。就我自己而言,从大三开始有时间就会去北大、清华听课。当然刚开始出去旁听时也没有很强的目的性说就是为了考研才去的,所以我听的课程也比较杂,北大的有袁明老师的《近代国关史》、潘维老师的《比较政治学》、张锡镇老师的《东南亚地区研究》等,清华的有阎学通老师的《国际关系研究方法》、《国际政治分析》、《国际关系经典著作选读》、孙雪峰老师的《新中国外交》等。其实到最后才发现,对我考研有点用的只有一门《新中国外交》,还不是北大老师讲的。但是到其他学校旁听一些优秀课程,以及多听
国关时政类的讲座,却可以起到开阔视野,拓宽思路的作用,长久积累之后,我觉得对自己整个专业素质的提高还是很有用的。
当然从对考研实用的角度来说,北大的有些课是非常值得一听的,比如许振洲老师的《政治学原理》,还有《国际政治学概论》。以08年考题为例,《政治学概论》里时代论那道题就是老师在课堂上明确讲过的题(我也是后来和一位听过那个课并且考上研的同学聊天才知道的)。而且对于《政治学概论》里的一些题来说,许老师的课比那几本书更有用。今年由于北大国关课程改革,许老师的课放到了下半年,我没有时间过去听课,只能请同学帮忙弄到了一份讲义,事实证明这份讲义的作用也是巨大了。
由于大三下学期学校里还有课以及外出听课之类的原因,我整个学期的考研复习进展是极其缓慢的。当然那时候也是有点盲目乐观了,以为自己本科就是学本专业的而且成绩也还不错,所以不用太急。到后来复习到11、12月的时候以及初试结束以后,我都对自己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极其后悔,所以还是提醒大家,一旦确定了要考研,就一定要全力以赴,别盲目乐观,更别存有侥幸心理,考北大国关国政的人一般而言都是实力派,所以千万别“轻敌”,当然自信也很重要,否则很容易放弃。
我真正开始复习考研是大三暑假,当时报了一个新东方的英语强化班,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考研征途,新东方老师的煽动能力确实能让自己增添很多自信,他们的那些煽动性话语也是我能坚持的动力之一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