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盛发
个人简历
男, 汉族,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电话:64039136
E-mail:
Sfzhang@cass.org.cn
通讯地址:北京张自忠路3号东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
1957年1月生于天津。
1988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史学硕士学位。曾任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并于1994年获上海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1998年毕业于北京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同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工作。
2000年9月晋升研究员。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苏联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2003年1月至8月,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国际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并在该中心作"American conception of China and Chinese conception of America: What are the misunderstandings between the two nations"演讲。
研究领域
国际关系史、苏联史、世界史
主要论著
著 作:
《锤子和镰刀--苏维埃文化与苏维埃人》(与叶书宗合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锤子和镰刀--苏维埃文化与苏维埃人》,台湾淑馨出版社,1991年,繁体版
《斯大林与冷战》(1945~1953年),(专著,40万,台北,淑馨出版社,2000年,繁体版
《斯大林与冷战》(1945~1953年),(专著,40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获2002年所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2年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优秀成果一等奖。)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1卷(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2卷(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3卷(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12月)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选编》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国家“九五”规划重点图书)(文献集,59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7卷(文献集,56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8卷(文献集,51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论 文:
武装干涉苏俄中的丘吉尔,《苏联历史问题》,1988,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的战略思想与苏联对外政策,《上海师大学报》,1990,1
试论二、三十年代苏联与社会落后现象的斗争,《上海师大学报》,1991,1
西方的反苏"防疫线"与苏联的"世界革命"战略,《苏联历史问题》,1992,2
重评1920年苏波战争,《历史教学问题》,1992,3
苏联与1948年柏林危机,《上海师大学报》,1992,4
赫鲁晓夫与1958-1961年柏林危机,《上海师大学报》,1993,4
论苏联在冷战形成中的举措,1.2万, 《上海师大学报》,1995,1
从大国合作到集团对抗:论战后初期斯大林对外政策的转变,1.5万,《东欧中亚研究》,1996,6(与沈志华合撰)
关于帝国主义三次联合武装进攻苏俄问题的再思考,1.2万, 《东欧中亚研究》,1997,1
20世纪上半叶"世界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2.6万, 《东欧中亚研究》,1998,3
50年代初期斯大林重建国际共运领导中心的努力及其失败,1.5万,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8,3
冷战开始后苏联加强集团内部统一的举措,1.4万, 《东欧》,1998,4,(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判断与对策,1.3万,《东欧中亚研究》,1999,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再论1948年柏林危机:缘起与结果,1.2万,《历史教学问题》,1999,5
建国初期中苏两国的龃龉和矛盾及其历史渊源,1.4万,《东欧中亚研究》,1999,5,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从消极冷漠到积极支持:论1945~1949年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态度和立场,1.9万,《世界历史》,1999,6,《新华文摘》2000年第4期转载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与苏联势力范围的确立,2万,《历史研究》,2000,1,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列入西北大学《中国通史》参考书目文献
战后初期斯大林对中国革命的立场,1万,《**党史研究》,2000,1
1948-1949年苏南冲突原因新探,1.5万,《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1
苏联与1948捷克斯洛伐克二月事变,1.7万,《东欧中亚研究》,2000,1
战后初期斯大林大国合作政策的结束,1.5万,《东欧中亚研究》,2000,5,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50年代初期中苏共同DIZHI对日媾和与苏联拒签旧金山和约,2万,载章百家主编《冷战与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50年代初期中苏共同DIZHI美国主导的对日媾和,1.5万,《世界历史》,2001,2,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50年代初期中苏共同DIZHI对日媾和评述,2万,香港,《21世纪》,2001,4
苏联解体原因再探,2万,《俄罗斯研究》2001年第6期,收入北京大学《世界政治中的民族问题》教学大纲和《世界政治中的民族问题》教学参考文献目录,获2003年所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苏联解体原因再探 (上、中、下),1.3万,中国《改革内参》年第2、3、4期
论戈尔巴乔夫改革在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2万,香港《世纪中国》网络版,2002年4月,《中国学术城》等网站转载
The Soviet-Sino Boycott of the American-Led Peace Settlement with Japan in Early 1950s, Russian History (USA), Nos.2-4(Summer-Fall-Winter 2002)
如何看待俄罗斯社会对斯大林评价的新变化,(与刘显忠合撰)中国《改革内参》,2004年第23期
报 告:
苏军入侵阿富汗起因与结果,0.4万,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第72期,2001年10月25日
译 著:
葛罗米柯回忆斯大林(译自俄文),《苏联历史问题》,1990,1-2
斯大林同日本共产党领导人的会谈(译自俄文),《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10
巨人握手的背后──科瓦廖夫回忆毛**和斯大林(译自俄文),(上),《桥》杂志,1992,6,
巨人握手的背后──科瓦廖夫回忆毛**和斯大林(译自俄文),(下),《桥》杂志,1993,1
斯大林、冷战与中国的分治(译自英文),1万,《**党史研究》,1997,2
斯大林致比雪华里的信(译自俄文), 0.14万, 《马恩列斯研究》1997,2
斯大林在政治局特别会议上的讲话速记记录(译自英文),0.45万, 《马恩列斯研究》,1997,3
《苏德友好和边界条约》(1939年9月28日),0.04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斯大林对莫洛特夫柏林之行的指示(1940年11月9日),0.21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莫洛特夫致斯大林电文(1940年11月12日),0.75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红军军事学院学员毕业典礼上讲话的简要记录(1941年5月5日),0.92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招待会上的第一次讲话(1941年5月5日),0.02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招待会上的第二次讲话(1941年5月5日),0.049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招待会上的第三次讲话(1941年5月5日),0.025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马雷舍夫关于斯大林讲话的记录(1941年5月5日),0.27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季米特洛夫关于斯大林讲话的记录(1941年5月5日),0.27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朱可夫关于斯大林讲话的记录(1941年5月5日),0.08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特夫访英活动(1942年5月),4.2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斯大林同丘吉尔和艾登关于分割德国和欧洲战后安排问题的会谈记录(1944年10月17日)0.35万,(第8至19译文均为俄译中文,收入于《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6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贝利亚关于在克里木采取特别措施的命令(1945年1月8日),0.39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8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贝利亚关于莫斯科和克里木之间通信组织和维护的命令(1945年1月13日),0.07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8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贝利亚就有关雅尔塔会议的接待和保卫等措施给斯大林的报告(1945年1月27日),0.48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8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贝利亚就奖励在雅尔塔会议警卫和服务工作中表现突出人员致斯大林的信(1945年2月23日),0.07万,《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8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书 评:
马斯特尼新著《斯大林时期的冷战与苏联的非安全观》介绍,0.5万,《东欧中亚研究》,1997,6
研究综述:
《关于大陆中苏(俄)关系和苏联、俄罗斯问题研究的介绍》(2002年1月14日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座谈会上的发言),综述,0.7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2002年第33期;日本《东北近现代史研究会通讯》2003年第15号转载。
《中外学者对苏联解体研究的观点综述》(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苏联研究室编,本人为主持和撰写者),综述,1万, 载中央国家机关党建研究会编《机关党建文集》,2002年2月。
主要科研成果简介:
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
《世界通史》(40卷本;武寅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项目,本人撰写《20世纪东西方关系史》卷
《苏联通史》(10卷本;郑异凡主编),中央编译局重大项目,本人撰写《走向世界大国之路--卫国战争时期苏联史》卷
承担所个人课题:《冷战起源新论》
《苏联历史专题史》(8卷本;张盛发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项目,本人撰写《苏联外交史》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