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3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禁止稀土出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29 14:4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2007年新版《目录》中,稀有矿产由“限制外商开采”到“禁止外商进入”的改变颇引人注目。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赵玉敏表示,由“限制”到“禁止”的改变,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从根源上保护中国稀有金属矿产资源,二是控制中国出产的稀有金属在国际上的定价话语权。

  据悉,目前中国的黑钨矿已差不多开采完毕,仅剩白钨矿资源。而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建立起战略资源储备制度。

  西方发达国家在前些年纷纷大量进口中国稀土进行囤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部分拥有稀土矿的国家,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的稀土矿,转而从中国进口进行战略储备。日本也宣布将铟、铂及稀土三种资源列入储备对象,扩大了稀有金属品种的储备范围。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傅英说:“这些现象值得我国深思。要抓紧对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进行管理、宏观调控和战略储备。”

  赵玉敏认为,“这一新政的出台,在生产上即源头上保护了稀有金属资源。”她介绍,针对国内稀有金属产业状况,为改善中国的战略物资储备体系,商务部曾在贸易上制定了一系列调控政策。

  例如,鼓励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对稀有金属资源进出口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尤其是有战略意义的优势稀有金属资源,提高出口关税,实行配额管理,严格控制出口总量。但是由于地方利益、外资企业定义模糊、混合金属未列入配额范围等原因,仍有很大的空隙可钻。“这次就在源头把漏洞堵住了。”

  对于国际定价权,赵玉敏表示,中国的稀有金属在国际市场拥有绝对份额的情况下,却没有调控国际市场供求和价格的能力,缺乏国际话语权。

  由于美、日均对稀有金属实行战略储备,每当国际市场供应紧张,中国的供应可能提价时,美日就抛出储备打压市场价格。赵玉敏介绍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调整,将影响产品的供给量,“控制了资源,也就控制了价格的话语全。”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资源分析室张莓研究员对本报说:“这一政策对抑制外资企业在稀有金属开采行业中形成垄断局面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新矿勘查的难度加大,前期的初步勘查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矿业开采是一个很容易形成垄断的行业,如果这时外资进入钨矿开采行业,很容易造成资金雄厚的外资垄断我国钨矿开采的局面,后果不堪设想。”

  赵玉敏表示,稀有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战略物资。以往,在为了GDP增长而引进外资时,我们为那些不断被更新和淘汰的所谓“知识产权“付出了高昂代价。现在,我国的新兴产业增多,产业链加长,对这些稀有金属的需求也逐渐加强。我们正在由出口原料到出口高附加值产品进行转变。在稀有金属资源面前,决不能再鼠目寸光,毫无忧患意识,放任自流,眼睛只盯在一点点薄利上。”

  业内人士表示:“让人可惜的是,钨矿资源已经大量流失了。很多国家从中国进口钨,作为战略储备储存了起来。但其余的稀有金属资源,中国现在开始控制还来得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8-7-4 14:38:09 | 只看该作者
是该这样啊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21:5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