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8-2005年试题
以下内容跟帖回复才能看到
==============================
按照题型进行分类
一 名词解释
1998年 单极世界 国家平等权 联合国2758号决议 桑戈委员会 俄法德“政治俱乐部” 欧洲货币联盟 信息高速公路 人权外交
1999年 知识经济 怀伊协议 “水晶之夜” 《世界人权宣言》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塔利班 耶路撒冷问题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2000年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诺贝尔和平奖 东帝汶问题 《加强台湾安全法案》 金本位制 克林顿台湾问题“三不”政策
2001年 网络经济 “埃塔”组织 科什图尼察 韩朝峰会
2002年 “基地”组织 核不扩散机制 京都议定书 梅加瓦蒂
2003年 阳光政策 新霸权主义 萨达姆 非国家行为体
二 简答
1998年 1 本世纪6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联合国、联大、安理会有何区别? 3 举例说明欧美在“达马托法”上的分歧? 4 迈向21世纪的中美关系应是怎样的? 5 克林顿政府对外战略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1999年 1 欧元问题五问:a 何时问世 b 首批使用国家 c 有几类?各几种? d 什么会议作出发行欧元的决定 e 欧元启动说明什么? 2 两年来,中国签署了那两项有关人权问题的国际公约?中国在人权理论上有何新贡献? 3 中国***同国外政党建立和发展关系的原则是什么?依据该原则同那个外国政党于1998年6月上旬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发展党际关系的意义?
2000年 1 巴以冲突三问:a 如何产生 b 二战后爆发了哪几次中东战争 c “以土地换和平”的含义是什么 2 当代世界民族分离主义问题:a 举四项由民族分离主义形成的热点问题(不含中国) b 逐项说明所举热点问题基本情况
2001年 1 外交的定义和内涵 2 大众传播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3 什么是周恩来外交风格
2002年 1 网络:垄断性与民主性 2 文明冲突论 3 地缘政治与智缘政治
2003年 1 中国在南海争端上的立场和对策 2 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 3 国家利益的内涵
三 辨析(1998-2000)/ 论述(2001-03)
1998年 1 中国的最高利益是和平建设 2 一个国家是否对世界构成威胁主要取决于实力 3 “自由亚洲电台”是传播冷战噪音的工具
1999年 1 “国际的稳定有赖于美国的领导” 2 总结中日关系:“只有正确对待历史,才能更好地开辟未来” 3 世界多极化有利于国际关系的和平与稳定
2000年 1 科索沃战争表明和平与发展不再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2 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3 莱温斯基案暴露了美国政党制度的弊病
2001年 1 试析大众传播与外交的关系 2 分析中东和平一波三折的原因
2002年 1 网络舆论(bbs)对一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2 中国多年来多层次的“伙伴外交”之得失
2003年 1 主流媒体与文化霸权 2 非政府组织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四 写作题
1998年 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兼驳“中国威胁论”
1999年 世界经济全球化辨析
2000年 中国核政策评析
2001年 评2000年美国大选
2002年 阿富汗战争对中国西部安全的影响
2003年 小布什执政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
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1998-2003年试题
按照题型进行分类
一 多选 1998-2002 之后不再有此题型,仅归纳考点
1998年
万隆会议发起国 欧洲共同体的组成 西德“新东方政策”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外扩张 克林顿外交政策
1999年
弹劾美国总统 中国主张的国际新秩序 强权政治 独立国家联合体 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基本因素
2000年
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欧共体的组成 欧元的文件 80年代中国对发展中国家援助的原则 不结盟运动发起人
2001年
国际政治主角的条件 经济一体化发展阶段 戴高乐时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80年代中期苏美缓和的标志事件
2002年
雅尔塔体系形成 杜鲁门时期的外交行动 欧共体成立时成员国 亚非会议发起国 独联体初始国
二 名词解释
1998年
可持续发展战略 勃列日涅夫主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东南亚国家联盟
1999年
国际政治行为体 北约 世贸组织 中美八.一七公报 里根主义
2000年
国际关系行为体 “以实力求和平” “五大国一致” 冷战思维 “法德轴心”
2001年
双赢原则 强权政治 最惠国待遇 集体安全 新干涉主义
2002年
国际关系行为体 遏制理论 地缘政治 葬礼外交 博鳌亚洲论坛
2003年
杜鲁门主义 古巴导弹危机 独联体 世界贸易组织 权力精英 政治认同 主权 安全两难
三 简答题
1998年
1 中国关于亚太经济合作的主张
2 联合国宗旨?如何评价其作用
3 5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原因
4 苏联解体原因及影响
5 第三世界基本特征
1999年
1 马歇尔计划目的及作用
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作用
3 “四小龙模式”基本特征
4 当今时代主题含义及特征
5 中国外交政策主要内容
2000年
1 欧洲联合的原因、条件
2 冷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特点及影响
3 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地位、作用
4 尼克松主义的内容、影响
2001年
1 西欧联合的成就、问题
2 时代主题含义、构成、特征
3 当今突出的全球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002年
1 全球化含义、形成条件、表现形式
2 日本走向政治大国的目标及困境
3 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背景及主要内容
2003年
1 冷战结束后第三世界的地位及作用
2 世界政治的分析层次
3 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原因
4 知识经济的特征及影响
四 论述题
1998年
1 对***十五大报告“时代特征”的理解
2 结合材料分析中美经贸关系主要特征
1999年
1 新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2 试论当前大国关系的调整及主要特征
2000年
1 国际关系中主权原则确立的历程及面临的挑战
2 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影响
2001年
1 简要评析美国9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 中国谈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
2002年
1 怎样理解“WTO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WTO”
2 上海六国合作会议的主要成果是什么
2003年
1 试述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
2 试述中国崛起的影响与面临的挑战
国关史:
名词
三十年战争 热那亚会议 舒曼计划 万隆会议
国家主权 地缘政治 国家力量中的精神要素 亨迁顿
简答题:
1、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2、跨国公司与民族国家
3、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时代意义
4、70年代美国的对外政策
论述题
1、冷战的形成
2、经济实力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