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政治史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7 12:1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考研政治大纲中,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改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这一改动是把相同的内容放到了一起,既可以出选择题也可以出分析题,要引起广大考生的重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其基本策略

  “一二·九”运动

  (1935年)口号是“反对华北自治”、“****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二·九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八一宣言》

  1935年8月1日,**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央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瓦窑堡会议

  (1935年12月),毛**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通过《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批盼了党内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枢纽。从此,长达10年之久的内战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是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37年9月22日,******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讲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的合法地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特点(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

  1.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不仅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中小地主、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2.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

  3.没有正式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共同纲领。



来源:考研教育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13:2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