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共享] 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导介绍——庞中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3 22:4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庞中英,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联系方式:pangzhongying@gmail.com

主要研究方向: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尤其是全球经济治理)、外交理论和实践。

讲授课程:《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研究》、《国际政治案例》、《全球治理概论》等。

国内外学历: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国际政治学专业)博士学位。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世界经济专业)。
•英国华威大学政治学和国际研究硕士。
•南开大学经济系本科毕业。
国内学术和工作经历: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助教、讲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副主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政务秘书。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
•南开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
•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中心国际问题研究所访问研究员。
•在台湾“夏潮基金会”资助下在“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和“彰化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短期研究。
国际学术经历: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高级研究员”。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访问研究员。
•瑞士日内瓦安全政策中心(GCSP)、斯里兰卡科伦坡(南亚)地区战略研究中心(RCSS)等国际研讨班的讲座教授。
•韩国天主教大学国际学部访问教授。
•英国华威大学全球化与地区化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战略研究中心访问研究员。
•埃及开罗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学者。
应邀发表过论文或者演讲的世界学术机构:

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韩国汉城大学、延世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美国尼兹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SAIS)、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EAI)和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院(RSIS);南非国际问题研究所(SAIIA);意大利当代中国高级研究中心(CASCC);德国艾伯特基金会(FES)、德国国际问题研究所(SWP);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比利时自由大学当代中国问题研究所(BICCS)等。

国内外出版的代表性著作:

•《全球治理与世界秩序》(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未名菁华丛书,2011年。
•《加强中国与西方的合作》(德文和英文,德国《国际政治》双月刊,2008年)。
•《加强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英文论文,德国艾伯特基金会,2007年;收入墨西哥出版的《中国—拉丁美洲关系》一书,2008年)。
•《中国在非洲》(编者和作者之一,英文论文集,意大利当代中国研究高级中心,2007年)。
•《中国的外交力量》(收入论文集《中国的实力与可持续》,英国Routledge出版社,2008年)。
•《权力与财富:经济民族主义研究》(专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全球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全球治理》(主编,香港和平图书公司和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和2007年,繁体和简体)。
•《中国与亚洲》(论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中国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态度演化》(收入英文论文集《联合国和平行动和亚洲安全》,英国Routledge出版社,2005年)。
•《外交理论与实践》(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其它:

世界问题、外交问题评论作者。最近10年在国内外有领先影响力的报刊发表的言论文章数百篇。分别为中国联合国协会等社会团体的理事。香港国际问题研究的《香港国际关系研究》编委、英国Routledge出版社《全球化》季刊国际编委、荷兰Brill出版社《全球保护的责任》国际编委。曾任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特邀编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7:07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