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ECFA影響評估報告」之後續建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2-4 16:3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經濟部在7月29日公布委託中經院所做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影響評估報告」(以下稱ECFA影響評估報告)。中經院採用2008年最新的第七版全球貿易分析模型(GTAP模型),在農業部門管制且不降稅、工業部門解除進口管制並自由化的假設下,台灣GDP將成長1.72%、出口量與進口量將成長4.99%、7.07%,社會福利將增加77.71億美元,產值將因而增加288.84億美元,並增加25.7至26.3萬個就業機會。此報告不諱言地提出,雖然ECFA對台灣經濟有正面影響,而且化學塑膠橡膠業、機械業、紡織業、鋼鐵業及石油及煤製品業將因而受益,但台灣的電機電子產品業、其他運輸工具業、木材製品業將因簽署ECFA而產生負面衝擊,依序為-7.24%、-3.6%、-4.0%。

  ECFA影響評估報告出爐原本是件好事,然而此份報告卻因經濟部專業調整而備受抨擊,是其遺憾之處。持平而論,經濟部所做的專要調整使得這份報告備受質疑,十分可惜,因此,中經院基於研究單位職責,此專業調整是否真有其必要,仍應廣納輿論想法之後,於期末報告翔實解釋,以補其摘要說明之不足,以正視聽。

  我們瞭解,GTAP模型原本便與其他經濟模型一樣,有其侷限之處,目前中經院運用GTAP模型所模擬出來的結果僅限於商品貿易自由化,服務貿易及外人直接投資(FDI)部分尚未考量進來,因此意涵中經院此份報告所推估出來的ECFA對台灣總體經濟效益可能低於實際效益。就FDI流入為例,參酌林祖嘉、譚瑾瑜(2009)可發現,[1]雖然簽署RTA/FTA對於各簽署國的FDI流入是正面還是負面影響尚無定論,然而參酌歐盟(EU)、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東協—中國大陸全面經濟合作架構協定、中港(澳門)安排成立前後三年簽署國平均FDI流入變化可以發現,簽署RTA/FTA對於增進各簽署國FDI流入,以及整個RTA/FTA流入有相當大的正面效益。其中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之後,三年FDI平均流入便成長133.76%;而NAFTA成立後三年,美、加、墨三國FDI平均流入迅速成長189.23%;東協—中國大陸全面經濟合作架構協定成立後三年,東協與中國大陸平均FDI流入則成長67.46%;中港(澳門)安排簽署之後,中國大陸、香港、大陸三年平均FDI流入亦成長85.02%。

  因此,雖然在經濟部專業調整部分有所質疑,但是我們從中經院的ECFA影響評估報告,已經可以瞭解ECFA對台灣經濟有其正面效益,再加上參酌全球各國簽署RTA/FTA之後有助於FDI流入之經驗,我們可以預期再考量服務業自由化及對外投資之後,簽署ECFA對台灣經濟的效益將會更大。

  在確定ECFA經濟效益大於衝擊之後,接下來的首要工作應該是迅速擬定配套措施,減緩若干產業可能遭遇的衝擊。而此時朝野所提出的寶貴意見都十分重要,將更能幫助產業減緩衝擊,而這也應該是日後推動ECFA的重點。

  目前報載經濟部提出針對可能受衝擊的產業編列300億元的「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結構調整基金」,以及1億元的「因應貿易自由化敏感性產業輔導計畫」,此舉顯示經濟部已注意到後續因應措施,而經濟部在經過謹慎評估之後,當會提出較符合產業需求的額度。事實上,各國均有許多相關因應措施值得台灣借鏡,如美國的貿易調整支援制度、歐盟全球化調整基金、韓國的《與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有關之貿易調整法》等,均可做為台灣改進進口救濟措施、協助簽署RTA/FTA及ECFA受衝擊產業的參考依據。

  除了救濟及輔導之外,如何藉由此次簽署ECFA的機會,充分運用大陸市場,並配合政府目前的產業政策,重新審視台灣產業結構及產業升級的步驟,可能是更為積極且必要的做法。政府目前提出六大新興產業願景,包括農業、生技產業、醫療產業、文化產業、觀光產業、能源產業等,其中服務業可以創造較多的就業機會,若能發展良好,將可以調整目前台灣產業結構及就業結構上不均衡的狀態。由於服務業所涉及的部會很多,因此除了經濟部之外,如何將各部會對於如何利用簽署ECFA、後續的兩岸經濟合作貨品貿易協議及兩岸經濟合作服務貿易、投資暨合作協議等擴大新興產業市場的建議融入其中,將有助於六大新興產業順利推動。
  
  最後,面對民進黨及若干學者的質疑,政府最好的做法,仍是繼續以更清楚的說帖說明ECFA對於台灣經濟的效益,並繼續利用各種機會進行溝通與下鄉說明。此外,若能進一步在簽署ECFA之後,立即成功地與台灣其他重要貿易伙伴簽署FTA,當可具體體現ECFA對於擴大台灣國際空間的重要性,對於消除質疑將有很大的幫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6 09:3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