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洲时报》:吃“中国饭”的美国学者越来越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22 09:0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当你走在号称“智库一条街”的华盛顿马萨诸塞大道,也许不经意间就会碰见一位“中国问题专家”。这条大道两旁的著名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传统基金会、凯托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所,以及离这里不远的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美国企业研究所都有中国项目,甚至有中国研究中心。史文、盖保德、卜睿哲、谭慎格、蓝普顿、季北慈、葛来仪、何汉理、沈大伟……一大批有着中文名字的美国学者、教授正活跃在美国外交学术界。法国《欧洲时报》4月30日刊发一篇题为《“中国饭”养活美国学界多少人》的文章,介绍了靠中国吃饭的美国学者越来越多的盛况。

   1998年进入卡内基的华裔学者裴敏欣说,8年多来他看到的“中国热”呈几何级增长,这与中美关系的发展和中国崛起是息息相关的。裴敏欣指出,中国问题一直是美国重要的外交议题,但以前主要关注台湾、人权、贸易等比较单一的双边问题,而现在牵涉面则广泛得多。以前谁也不会设想,非洲、拉美、能源问题会成为中美关系中的议题;贸易也从双边逆差,发展到汇率问题、全球经常项目不平衡问题;防止核扩散问题以前中国与美国并无多少合作,而今在朝鲜、伊朗核问题上,中国与美国正密切合作。
   美国研究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学者主要集中在大学和智库。裴敏欣介绍说,美国大学里研究中国的人数最多、实力最强、专业面和兴趣面最广,但往往与政策圈脱节;华盛顿和波士顿研究中国的顶尖机构最多,就与美国政策制定者联系紧密、能为美中关系走向把脉而言,华盛顿智库是其他地方没法比的。这些智库中,卡内基、布鲁金斯、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中国项目被普遍认为是比较强的,前两者还在中国国内开设了研究分部。
   据估计,全美最好的100所大学内,大约有300到500位专门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学者。华裔学者黄靖称,现在不光是智库和大学,美国主要部委、大兵种都有中国研究专项,所有大公司也都有中国项目或者中国部门。《华盛顿人杂志》今年初报道说,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中国分析员有百余人。
   黄靖表示,20年前冷战高峰期,美国投入大量精力研究苏联;现在中国强大了,美国的研究热转向中国,而且势头更猛烈。“中国热”升温是好事,但对学者也提出更高要求,而现实是人多了,难免鱼龙混杂。如何客观、公正地研究中国成为一大课题。
   2004年,当黄靖从犹他州立大学调到布鲁金斯学会时,大华盛顿地区自称专门进行中国研究的学者、说客和咨询人员大约有700多人,现在已骤增到1200多人。“吃中国饭”的人越来越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研究热”在美国国际关系学界持续升温。

     链接:
“威胁论”连遭唾弃 “中国热”热遍全球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总有那么一些人常常怀着不可名状的心态,对快速发展的中国泼“威胁论”的脏水,试图以此诋毁中国的形象,制约中国的发展。这类有背时世的论调连连遭到世人的唾弃。美国《纽约时报》著名专栏作家纪思道曾专门就此撰文指出:挑起“中美摩擦的肇事者是美国”。 >>点击详细
美国出现反驳“中国威胁论”声浪
  “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有很多版本,主要包括“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和“中国软实力威胁论”等。这些论调在美国曾经一度相当有市场,很少出现与之针锋相对的反驳的声音。但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尤其是2006年度美国的《中国军力报告》出台后,美国社会各界针对“中国威胁论”出现了大规模的批评声浪,许多有影响力的美国专家学者都纷纷站出来说话。这表明,美国的舆论环境正出现巨大的变化。真理越辩越明。可以预料,随着辩论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中美各个层次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一个真实的中国将越来越真切地展现在美国人面前。 >>>点击详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2 14:5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