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论文的伪注问题——从《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发表的一篇重头文章说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4 18:5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现在被许多高校列为文科类最高的学术期刊。凡是能在其上发表一篇文章者,各高校的奖励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人民币不等(我所在的学校是二千元)。我校凡是在这个头等刊物上发表过文章的教师,没有一个不牛的。评职称时,只要在自己的学术成果上写上有《中国社会科学》的文章,评委们没有不高看的,往往一路绿灯,全票通过。有了这种礼遇,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文章,对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来说简直就是高山仰止,日思夜想着自己猴年马月也能在这个期刊上弄上一篇文章。所以,《中国社会科学》新的一期一到,我总是急不可待地仔细拜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文章,虽然也想看其他专业的文章,只是太深,专业又不对口,只好作罢。我拜读的主要目的是要看看人家《中国社会科学》的作者们是怎样做研究的,从中汲取“营养”,以便日后自己来能在上面发上一篇。所以,我对所读文章上列的参考文章和著作都不敢漏过,目的是为了按图索骥,让那些曾经滋润过《中国社会科学》撰稿者们的论著再来滋润滋润我,使我丰富起来。老实说,绝大多数本专业的文章,我读后都收益匪浅。   

然而,最近看了《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所刊的第一篇文章——《产业结构变迁和世界秩序重建——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世界秩序》,我颇有点失望。让我失望的不是文章的内容,而是作者的注释。因为作者鲁品越先生是南京大学的哲学教授,对于文章内容的好坏,我这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人物不便评价,但作者在该文中的第一条注释(第4页)的确让人感到是“伪注”。   

鲁品越教授的这一条注释是这样写的: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Diplomacy,New York, Summer,1993(见《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4页注1)。正是这一条看似规范的注释让人看到作者犯了不应该犯的错误。   

不错,亨廷顿确实是在美国大名鼎鼎的《外交》双月刊(以前是季刊)1993年夏季号(第72卷第3期,第56-73页)上发表过轰动一时的“文明的冲突”一文。然而,中文所说《外交》是约定俗成的译法,它的英文名称是Foreign Affairs(外交事务或对外事务等)。这样,中文的此“外交”就不是英文的此“外交”(Diplomacy),而是英文的彼“对外事务”(Foreign Affairs)。这个刊物非同小可,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晴雨表,美国新的外交政策的出台一般首先在它所刊登的文章中体现出来。如当年美国遏制政策出台前,乔治·凯南就以X化名写过“苏联行为的根源”;尼克松主义正式出台前,尼克松在这刊物上写过“越南后的亚洲”,等等。严格地说,这一刊物不完全是纯学术性,它是表达美国政界、商界和学界各种人物重要外交思想(现在也涉及经济)的喉舌。这样一本极其重要的刊物,如果是真的读过的话,应该是不会把名称写错的。   

本人这里暂且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加以猜测,鲁品越教授很可能是把中文的名称翻译回去的,并没有看过原期刊。但是,将中文“翻回”英文往往是要“失真”的。记得两年前也是南京大学的一位历史教授的《西方史学史》被人说成剽窃,揭露者也举类似的例子:那位历史教授从中文“回”英文,但真正的英文书名与作者所翻译的英文名完全不同。当然,这位哲学教授没有犯题名错误,因为中文版《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上就有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只是期刊英文的名称写错了。这种不可能也不应该写错的地方却偏偏写错了,让人不可思议。笔误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其中的原委,恐怕只有文章的作者自己知道。   

现在学术论文中的伪注现象相当严重,不少学者在论著中“作注”喜欢外文,否则似乎不够档次,不能表现出其学贯中西的气象。但是,引用外文书刊的条件是自己必须亲自读过或者至少是认真核对过。我觉得,在学术论文中作“伪注”也是一种学风问题。因为文科文章中的注释,如同科学论文中的数据一样,是不能作假的。   

最后,顺便说一句,像《中国社会科学》这样的综合性刊物,如果要进行专家匿名评审,建议一定要请这一专业真正的专家进行严格匿名审读。否则,很难发现其中的真假。出现类似“产业结构变迁和世界秩序重建”存在学术注释的伪注问题,对《中国社会科学》这样高标准、高声誉的刊物将不能不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笔者之在此开诚布公地提出批评,也是为了爱护和维护《中国社会科学》崇高的学术形象与学术地位。   


2002年10月26日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首发  2002年10月30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5:0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