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0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国老太清除纳粹标语28年 举办百场反纳粹展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4 16:1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门萨—施拉姆在清除纳粹标语。  郑 红摄
  一位68岁的妇女,怀着一颗质朴之心,走遍德国许多城镇,清除纳粹标语,举办反纳粹展览,宣传反对纳粹的正义性,顽强坚持了28年。“我发誓一定要以自己的方式做些什么。记住历史的教训,这是我的义务。”
  伊梅拉·门萨—施拉姆常常独自行走在路上。当笔者联系她要采访时,她特别高兴。但是就出行的目的地,她思考了很长时间。“我常常临时决定去哪里,我会根据得到的信息来考虑。”
  门萨—施拉姆所说的信息来自一个叫做“反对极右主义,支持民主”的网站。这里有柏林勃兰登堡州和梅前州部分地区的极右分子的新动态。“一个新纳粹分子在餐馆袭击了一位女性,还做出了向希特勒行礼的手势”,“坦普林又有两个地方出现了纳粹标志”等等,几乎每个星期都有一些新的动态。
  在德国,行希特勒礼和纳粹党的标志是法律明令禁止的。根据德国法律,赞同、美化或为纳粹暴力与专制辩护,伤害受害者尊严,扰乱社会秩序,将被处3年以下监禁或罚金。事实上,我在德国常驻期间,除了极右政党国家民主党的游*,很少能看到或听到纳粹分子以及排外的言论。
  然而与纳粹宣传标语做斗争的工作,门萨—施拉姆已经做了28年。她住在柏林万湖,那里是柏林的富人社区。28年前的一天,她从自己的家门走出来想乘坐公交车去上班,突然看到公交车站牌上贴着“还鲁道夫·赫斯自由”的标语。鲁道夫·赫斯曾任希特勒的副手,在纽伦堡法庭被判终身监禁,当时他正在监狱中服刑。“我怔住了。后来因为要赶时间就上了公交车。一路上我都在问自己,为什么不把那个标语撕下来?我为自己没有那样做而感到自责。”10小时后,门萨—施拉姆下班又回到那个车站,“那个标语居然还在那里”,她用钥匙扣把标语一点点刮下来。“直到现在,我每次说起这件事都会激动。因为我采取了行动,所以这个标语消失了。如果我什么都不做,而别人也不去做,那么它就会一直贴在那里。”
  门萨—施拉姆用自己的行为告诉那些贴标语的人:有人反对他们的主张;同时告诉大多数麻木的看客:如果无动于衷,就什么也做不成。“也有人说这是言论自由,可是我认为,言论自由是有限度的。宽容也是一样,我绝不会宽容纳粹思想!”她认为,国家民主党和一些地下纳粹团体正是利用了所谓民主社会的言论自由来宣传那些不民主的思想。
  门萨—施拉姆最终选择了奥德河畔的施韦特作为与我同行的目的地,因为她获悉,最近这边的新纳粹分子又开始活动了。在施韦特火车站下车以后,门萨—施拉姆直奔火车站附近的公交车站,并在站台上仔细搜寻起来。“这里有个纳粹符号”,她招呼我过去。她先给这个符号拍了照片,然后从随身的大布袋中掏出一小瓶液体,倒在一张纸巾上,擦拭几秒钟之后,纳粹符号消失了。那小瓶液体就是女士用的去指甲油水。除了这些,她的布袋里面还有厨房用的小刮铲、一瓶矿泉水以及用于涂抹墙上涂鸦的喷漆等工具。
  “这是我出门时常带的工具。”门萨—施拉姆说到这里,给我讲了一次去拜访姐姐的经历。“我姐姐住在卡尔斯鲁厄附近。有一次我在她家,想拎着袋子出去看看有没有新纳粹的宣传标语,姐姐立即生气地说‘我们这里没有这些东西’,我说,那就让我去看看吧。”结果,门萨—施拉姆在她姐姐家附近进入主路的路牌上,就找到了一个新纳粹组织的标语。从那以后,姐姐受她的影响,在看见纳粹标语时,也随手把它取下来。说到这里,一种自豪感洋溢在门萨—施拉姆脸上。
  门萨—施拉姆很细心。每当看到从没见过的纳粹标语,总是先拿相机把它拍下来,这是她个人展览的材料。展览的名字叫“消除仇恨”,通过这些展览,门萨—施拉姆希望引起人们对纳粹思想的警惕,现在这个展览已经有近20年历史,在德国内外展出了数百场。此外,她还到学校为学生们上讨论课,与学生们一起走上街头,清除纳粹标语。
  新纳粹思想在德国不可小觑。德国新纳粹团体“国家社会地下党”成员贝亚特·切佩和两名同伙涉嫌2000年至2007年谋杀8名土耳其移民、一名希腊移民和一名德国警察,而由于当局追踪新纳粹分子不力,他们的罪行直到2011年才曝光,在德国社会引起轩然大波。
  在施韦特的一个街区,路边所有的杆子都被贴上了新纳粹团体的宣传标语,门萨—施拉姆逐一把它们清除得干干净净。但我看到路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凡是身边有人走过,门萨—施拉姆总是试着与他们交谈。“您好,我在把纳粹的宣传广告弄下来”,“这里有一张纳粹标语,它真不应该在这儿”。有的人报以微笑,有的人表示支持,也有人一声不响地走过去。这些年,门萨—施拉姆也有过与新纳粹的直接冲突。“有一次,一群人围着我,不让我清除纳粹标语,还发生了肢体冲突。”门萨—施拉姆已经年近七旬,有的时候标语贴在路灯杆很高的地方,她得踮着脚尖吃力地用铲子刮,累得气喘吁吁。有时刮铲划伤了手,血流不止。但这些都没有让门萨—施拉姆停止自己的工作。在施韦特的这一天,门萨—施拉姆共清除了52条纳粹标语。
  门萨—施拉姆是1945年出生的战后第一代人。她说,上学的时候,历史课根本不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的罪行,甚至还美化它。直到20岁时,她第一次去集中营参观,才了解了纳粹的暴行,“我发誓一定要以自己的方式做些什么。记住历史的教训,这是我的义务。”
  当我问她纳粹思想是不是她人生的第一大敌人?她想了想说:“是的,第二大敌人就是人们对此的冷漠和无动于衷。”也许,这也是门萨—施拉姆与纳粹思想顽强抗争28年而不退缩的原因之一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2 23:37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