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0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考研政治马原:重点分析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5 20:51: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逐步发展以后,国家垄断取代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居于统治地位。”

  请联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分析上述观点。

  2 .阅读下列与平均利润率相关的一组材料:

  材料 1 

  假定某国有且只有三个生产部门, 2003年各部门平均的资本构成、剩余价值生产和盈利状况见下表:

  生产部门 资本构成 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

  甲 70c +30v 300% 90

  乙 80c +20v 100% 20

  丙 90c +10v 100% 10

  全社会 240c +60v 200% 120

  材料 2

  该国甲部门中 M企业的资本构成状况为 7c + 2v,利润率为50%;而同一部门中的N企业,资本构成状况为 7c + 4v,利润率仅为30%。

  请回答:

  ( 1 )计算该国全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每一部门榨取的剩余价值和最终获取利润的差额。

  ( 2 )如何解释各部门之间剩余价值和利润之间的差别。

  ( 3 )如何解释甲部门中 M 、 N 两个企业的利润率与平均利润率的差别。

  ( 4 )联系价值规律的作用说明平均利润率理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3 .阅读下列有关商品使用价值、价值和价格相互关系的一组材料:

  材料 1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第 50 页

  材料 2

  在买卖商品房的过程中,那些距离中心城区较近、交通方便、周边环境较好的商品房往往价格比较高,这是因为这些商品房能让购房者节省交通时间和交通费用,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看到更美的风景。因此,这些商品房价格贵是因为它能带来更大的使用价值。

  材料 3

  甲乙二人逛商场,看到两件颜色各异(分别为蓝色和绿色)、款式和质地相同的衣服。甲认为:蓝色的好,因为蓝色的贵!乙认为:绿色的好,因为绿色买的人多! 

  请回答:

  ( 1 )依据材料 1 ,说明材料 2 的错误所在。

  ( 2 )材料 2 中,如果商品房价格差异不能用使用价值的高低来解释,那么你认为这种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呢?

  ( 3 )说明材料 3 中甲乙二人观点错误的实质。

  4 . 阅读下列有关资本流通总公式的一组材料:

  材料 1

  马克思说:“ G-W-G'事实上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77页)。

  材料 2

  马克思指出,“剩余价值的形成,从而货币转化为资本,既不能用卖者高于商品价值出卖商品来说明,也不能用买者低于商品价值购买商品来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第183页)、“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86页)。即使在现实生活中,有某些狡黠和善于钻营的人,他们既能贱买又能贵卖,但这种现象也不能说明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因为他所赚到的,正是别人所亏的,就整个商品的价值量来说,并没有增加分文,只不过是原来既定价值量在资本家之间作了一次重新分配。

  材料 3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流通过程中,“货币的所有者变成了资本家。他这个人,或不如说他的钱袋,是货币的出发点和复归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第174页),而且,“货币羽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第117页)。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 1)联系材料2理解材料1所说的“G-W-G'事实上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

  ( 2)说明马克思所说的资本流通和“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之间矛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3)说明材料1和材料3之间的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3-7-5 20:52:24 | 只看该作者
5 .阅读下列有关地租的一组材料:

  材料 1

  假定优等地和劣等地上的投资和收益情况如下表所示: 

  土地种类 投资总额 平均利润率 产量

  优等地 500 20% 100

  劣等地 500 50

  材料 2

  假定一国工业和农业的投资和收益情况如下:

  生产部门 资本及其构成 剩余价值率 产量

  工业 600c + 400v 100% 100

  农业 400c + 600v 50

  材料 3

  一种是土地经营(资本主义的)的垄断,这种垄断是由于土地的有限而产生的,因此是任何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现象。这种垄断的结果使粮食价格取决于劣等地的生产条件,对优等地的投资,或者说,生产较高的投资所带来的额外剩余利润,则构成级差地租。级差地租的形成和土地私有权毫无关系,土地私有权只是使土地占有者有可能从农场主中取得这种收入。

   ——摘自《列宁全集》第 5 卷第 103 页

  材料 4

  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而只是超额利润的一种自然基础。……如果对地租有正确的理解,自然首先会认识到,地租不是来自土地,而是来自农产品,也就是来自劳动。……来自投入土地的劳动,而不是来自土地本身。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第 26 卷

  材料 5

  十分简单:一定的人们对土地、矿山、水域等的私有权,使他们能够攫取、拦截和扣留在这个特殊生产领域即这个特殊投资领域的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超过利润(平均利润,由一般利润率决定的利润)的余额,并且阻碍这个余额进行形成一般利润率的总过程。……如果由于土地私有权对在未耕地上进行不付地租的投资造成限制,以致谷物不仅高于它的生产价格出售,而且还要高于它的价值出售,那么,地租就会产生垄断价格。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 1 )计算材料 1 中优等地所能产生的级差地租。 ( 2 )计算材料 2 中农业部门所能提供的绝对地租量。

  ( 3 )如何理解材料 3 中列宁所说的“这种垄断”使农产品价格“取决于劣等地的生产条件”?

  ( 4 )结合材料 3 、 4 、 5 说明地租的形成条件、形成原因和来源。

  6 .阅读下列有关宏观调控的一组材料:

  材料 1 

  去年 1月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结束连续14个月之久的下滑局面首次由负转正。直到2003年第三季度以前,价格总水平都是在1%以下的低位运行;但九、十月份以后,粮食及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由此带动食品类商品价格较大幅上涨,价格总水平一路上扬。今年头3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分别达到3.2%、 2.1%和3%。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剔除鲜菜、鲜果和能源等价格变动因素影响后,一季度价格总水平同比实际上涨3%,这个数值反映价格上涨的压力正在增加。

  ——摘自《连续上扬 15 月 全年物价还要涨 呈现冰火两重天?》新华网 2004 年 4 月

  材料 2

  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在去年投资增长接近翻番的基础上,今年前两个月钢铁行业的投资增速仍达到惊人的 172.6%。企业对市场预期普遍较高,一季度钢铁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70.4,比上季度又提高了14.7点。业内人士预计,在利益驱动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这种势头短期内难以扭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指出,目前在建的钢铁项目全部建成后,到2005年底全国至少将形成 3.3亿吨钢的生产能力,而钢需求量预计2010年才能达到3.3亿吨,钢铁工业投资已超前5年。相当一部分小企业的生产,靠的还是 100立方米 的小高炉,落后的叠轧薄板生产线仍在满负荷生产。

  电解铝、水泥行业也存在类似的情况。目前,电解铝在建能力有 310万吨,2005年产能预计达到1000万吨以上,超过市场预计需求近一倍。原料氧化铝的价格从2002年底开始,已经上涨了近八成;水泥行业在建项目计划总投资786亿元,同比增长了133%。

  ——摘自《关注首季经济形势:三大行业投资过热愈演愈烈》,新浪网 2004 年 4 月 11 日

  材料 3

  为了抑制过热,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措施。 2003年12月23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 2003]]103号文件,即《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知)。 2月4日 ,国务院召开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对钢铁、电解铝、水泥投资建设项目进行认真清理。通知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了钢铁产业的准入门槛;停止批准新建钢铁厂;严格信贷、土地、税制管理等措施,以促进钢铁工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摘自《中国整肃钢铁业: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展开较量》,《中国新闻周刊》 2004 年 2 月 5 日

  材料 4

  昨天银监会表示,银监会已组成五大检查组,分赴广东、浙江、河南等七省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钢铁、房地产、汽车、水泥、电解铝等过热行业贷款情况进行重点检查,这是银监会今年第二次表态对过热行业加大检查力度。如果再联系到央行短期内频频使用“存款准备金率”这味猛药来调控经济,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的形势已经凸显。

  同时,央行近日公布的两个存款准备金政策同日执行,意义也相当深远。央行 3月24日 宣布,自 2004年4月25日起 ,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 0.5个百分点,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其他金融机构仍执行现行存款准备金率;继而 4月11日 央行宣布,从 2004年4月25日起 ,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将执行 8%的存款准备金率,国有独资、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等金融机构将执行7.5%的存款准备金率,而这次上调与去年9月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间隔不到一年。

  ——摘自《银监会央行猛药防通胀 五大组重点检查过热行业》,《北京青年报》 2004 年 4 月 14 日

  材料 5

  地方政府主导经济的格局当然需要改变,但民间的、市场的力量还需尽快放活。毋庸讳言,时下不少投资项目的背后都有深刻的政府背景。那些脱离实际、贪大求洋、盲目攀比上项目、铺摊子的“政府工程”,那些随意提供优惠政策、廉价土地、隐形担保以转嫁负担、转移成本的“政府行政干预工程”,自应从严治理。同时,我们还得分类指导,科学运筹,放心、放手让市场配置资源的能量充分释放,保护、引导方方面面加快发展的积极创造,鼓励、支持那些市场需求拉动中的、符 合产业政策的、符合竞争规律的社会投资奋发作为。

  ——摘自《坚定不移地实施宏观调控 发展还是硬道理!》新华网 2004 年 6 月 23 日

  请回答:

  ( 1 )结合材料 1 、 2 说明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 2 )联系材料 5 ,说明材料 3 中采取的措施的必要性。

  ( 3 )说明材料 4 中提高存款准备金这一措施对经济的调控作用。

  ( 4 )比较材料 3 、 4 、 5 ,说明应当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宏观调控体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6 02:1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