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历:
施雪华,男,1963年12月21日生于浙江嘉兴市,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1998年9月)、硕士生导师(1999年4月)、博士生导师(2000年7月)、博士后合作导师(2003年8月)。1979年-1986年浙江大学本科、硕士毕业,留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任教。1987年-1988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进修政治学、行政管理、国际关系的本科和硕士课程并作曹沛霖教授的助教,给85级本科生讲课。1986年-1991年在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任助教、讲师。1991年-1994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首届法学(政治学)博士毕业,师从著名学者曹沛霖、王沪宁、孙关宏教授。1994年-1998年在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任副教授。1998年-2006年在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曾为政治与行政学院、法学院)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1988年-1989年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政治学系和突尼斯大学政法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法国与突尼斯政府体制比较研究》,并选听政治学、行政管理、国际关系的相关课程多门),2000年-2001年英国肯特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系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欧盟国家政府效能的比较研究》,并选听政治学、行政管理、国际关系的相关课程多门),合作研究者为国际著名学者该系主任R•Groom教授。2002年—2003年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政治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研究报告题目为《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国家权力总量增长、配置变迁与政治发展》,并选听政治学、行政管理、国际关系的相关课程多门),师从国际著名学者该系主任F•Dreyfus教授。此外,还曾访问过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爱丁堡大学、巴斯大学、巴黎二大、三大、四大、八大、巴黎政治学院、巴黎美国大学、法国国家行政学院、突尼斯国家行政学院、德国波恩大学等国外著名学府。掌握英、法、德、俄4门外语。
任职和兼职:
曾任浙江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常务系副主任、浙江省社会科学九五规划组成员、浙江省中青年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法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系书记、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院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院工会副主席、政治学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政治科学与政府事务研究所所长、武汉大学现代政府与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院职称评审委员会政治学组委员、湖北省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学位点评审专家。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青年行政管理学会理事、法国“全法法律与经济协会” 理事、法国《REVUE EUROPEENNE DU DROIT ET DE L′ECONOMIE》杂志编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四川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工业大学、苏州大学、浙江海洋学院、三峡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或高级研究员、武汉大学WTO学院特聘讲座教授、空军武汉指挥所特聘教授、湖北省理论研究中心特聘教授等职。被国家监察部、国家知识产权总局等单位聘为咨询专家或顾问。
教学课程:
在武汉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为博士生开设《西方政治学名著研读》、《当代中国政治与政治发展专题研究》、《Selected Readings of English Documents in Political Philosophy》等3门课程,为硕士生开设《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西方政治学名著选读》、《现代政府与公共治理研究》、《Selected Readings of English Documents in Political Science》等4门课程,曾先后为本科生开设过《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比较西方政治制度》、《比较政治现代化》、《中国政府与政治》、《法国政府与政治》、《西方政治思想史》、《行政组织学》、《组织行为学》、《政治学前沿专题》《行政管理前沿专题》、《当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外国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等10多门课程。在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计划为博士生开设《西方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名著研读》、《当代中国政治与政治发展专题研究》、《Selected Readings of English Documents in Political Science》,为硕士生开设《西方政治学名著选读》、《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Selected Readings of English Documents in Political Science》等课程,为本科生开设《政治学原理》等课程。
科研情况:
主要从事政府管理与公共政策创新、比较政党政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比较政治现代化、政府公共治理与效能、中国的外交关系战略与政策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共出版著作28部,其中已经或即将出版个人专著6部。在《REVUE EUROPEENNE DU DROIT ET DE L′ECONOMIE》(法国)、《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杂志发表论文130多篇,其中30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中国政治》、《国际政治》、《公共行政》、《体制改革》等杂志全文转载。论文中6篇发表于国外(法国)杂志,1篇发表于境外(香港)杂志,10篇发表于国内权威杂志,50多篇核心杂志,国际会议论文17篇,在国内外作的英法文演讲稿6篇。其论著的收录率和被引用率达数百次,仅权威的CSSCI近年(1999年-2007年)就有41篇部、89次。
代表性著作:
①《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之一,2006年武汉大学出版社,独著。
②《政府权能理论》,1998年浙江人民出版社,独著。
③《政党政治》,1993年香港三联书店、1994年台湾理艺出版社,独著。
④《当代英国政治体制》,1998年兰州大学出版社,独著。
⑤《比较政党理论与制度》,即出,高等教育出版社,独著。
⑥《现代西方国家政府与政治》,即出,人民出版社,独著。
⑦主编《政治科学原理》(22所高校合作,教育部面向21世纪新教材,2001年中山大学出版社)、《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当代中国政党政治研究》(人民出版社)等3部。
⑧翻译[法]德伯希:《行政科学》(200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等法文著作、《国家》(吉林人民出版社)、《权力》(同前)、《政治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等英文著作,共4部。
⑨另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比较行政监督导论》等10多部。
代表性论文:
1、“论政府能力及其特性”
《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1期 独著
2、“中央政府内部行政协调的理论与方法”
《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2期 独著
3、“西方‘公民政治’论析”
《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独著
4、“复旦大学《政治学》教材述评”
《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1期 独著
5、“行政战略的分析框架及其中国意义”
《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 合著
6、“现代化与中国市民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第7期 独著
7、“政府大部制面面观”
《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3期 合著
8、“法国‘行政双头制’政府领导体制的特点及其成因”
《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7期 独著
9、“美国‘行政单头制’政府领导体制的特点及其成因”
《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6期 合著
10、“论西方行政领导与各部委的关系”
《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5期 合著
11、“论政府职能的结构与特性”
《中国行政管理》1994年第2期 独著
12、“政府大部制改革需防范负面影响”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的内刊《专家建言》2007年第23期 独著
13、“大部制改革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的内刊《专家建言》2008年第4期 合著
14、“所有制形式、权力结构与政府能力的发展”
《上海社科院学术季刊》1998年第3期 独著
《政治学》(人大复印) 1998年第12期
15、“现代西方行政领导体制及其启示”
《社会科学》(沪)2006年第2期 独著
16、“管理群的‘蛹’现象与原初政府的发生”
《上海社科院学术季刊》1991年第1期 独著
17、“论西方政党体制内外组织结构的相互关系”
《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独著
《国际政治》(人大复印)1998年第4期
18、“发展的政治稳定”
《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5期 独著
《政治学》(人大复印) 1994年第1期
19、“政党政治与西方社会”
《学术月刊》1994年第4期 独著
《政治学》(人大复印)1994年第4期
20、“论社会转型与政府职能的转变”
《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独著
《政治学》(人大复印) 1995年第5期
《中国政治》(人大复印)1995年第4期
21、“论西方政府权力运作模式的原型与演化”
《上海社科院学术季刊》1996年第2期 独著
《政治学》(人大复印) 1997年第1期
22、“论战后西方政党文化的新变化”
《复旦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独著
《外国政治》(人大复印) 1994年第6期
23、“图腾意蕴、权力变异与原初政府的发生”
《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独著
《政治学》(人大复印) 1997年第3期
24、“论执政党实现从统治型向管理型政党的转变”
《上海理论内刊》1994年第2期 独著
《体制改革》(人大复印)1994年第5期
25、“政府权力运作的推动力”
《行政人事管理》1998年第4期 独著
26、“论西方国家资本形式与政治形式的相互关系”
《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独著
《政治学》(人大复印) 2002年第2期
27、“论东西方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与政府职能”
《浙江学刊》1996年第6期 独著
《社会学》(人大复印)1996年第10期
28、“加入WTO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合著
29、“加入WTO对当代中国政治变迁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 期 合著
30、“同步建构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政府制度”
《法治研究》1996年第1期 独著
31、“性禁忌、父权的张力与原初政府的发生”
《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1期 独著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00年第1期
《光明日报》头条观点 2000年3月16日
32、“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应当注意‘三态’问题”
《社会科学》1988年第10期 独著
《中国政治》(人大复印) 1988年第11期
33、“论政府权力的丧失及其预测和预防”
《学习与探索》 1996年第2期 独著
《政治学》(人大复印)1996年第3期
34、“国外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做法及其启示”
《学习月刊》2005年第2期 合著
《中国***》(人大复印)2005年第6期
35、“政府职能转变模式与政府能力比较分析”
《学习月刊》2005年第3期 独著
《公共行政》(人大复印)2005年第7期
36、“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动力”
《探索》2006年第3期 合著
《中国政治》(人大复印)2006年第9期
37、“代议民主的制度规则与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理论月刊》2006年第9期 合著
《中国政治》(人大复印)2007年第1期
38、“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行政发展之价值冲突与价值协调”
《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合著
《公共行政》(人大复印)2008年第2期
39、“公共理性:不是什么和是什么”
《学习与探索》 2008年第2期 合著
40、“1949-1956年中国政治发展的表现、动因和隐患”
《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合著
《中国现代史》(人大复印)2008年第4期
41、La Société Civile Chinoise en Développement
《REVUE EUROPEENNE DU DROIT ET DE L′ECONOMIE》
(“成长中的中国公民社会”) 《欧洲法律与经济评论》(法国)03年春季卷 独著
42、L’Augmentation de la Quantité Globaleen Chine Contemporaine et Sa Cause
《REVUE EUROPEENNE DU DROIT ET DE L′ECONOMIE》
(“当代中国国家权力总量扩张及动因”)《欧洲法律与经济评论》(法国)04年春季卷 独著
43、Le Changement de la Disposition des Pouvoirs de l’en Chine Contemporaine
《REVUE EUROPEENNE DU DROIT ET DE L′ECONOMIE》
(“论当代中国国家权力配置的变迁”)《欧洲法律与经济评论》(法国)04年秋季卷 独著
44、Le Relation General Entre le Pouvoir Publique et le Pouvoir Privé
《REVUE EUROPEENNE DU DROIT ET DE L′ ECONOMIE》
(“论‘公权’与‘私权’的一般关系”)《欧洲法律与经济评论》(法国)06年春季卷 独著
45、Le Relation Entre le Pouvoir Publique et le Pouvoir Privé en Chine Contemporaine
《REVUE EUROPEENNE DU DROIT ET DE L′ECONOMIE》
(“论当代中国‘公权’与‘私权的关系及其动因”)《欧洲法律与经济评论》(法国)06年秋季卷 独著
46、Les Relations entre Les Réformes Economiques, Politiques, Administratives en Chine Depuis 1978
《REVUE EUROPEENNE DU DROIT ET DE L′ECONOMIE》
(“19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与政治行政改革之间的关系”) 《欧洲法律与经济评论》(法国)07年春季卷 独著
47、“Leadership Successio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
2001年3月在英国牛津大学的演讲 (英文)
48、“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It’s Progresses And Problems”
2001年4月在英国肯特大学的演讲 (英文)
49、“La Relation Entre Le Développement Economique et Le Développement
Politique En Chine Depuis1978”
2003年3月在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的演讲 (法文)
50、“Globalization, Great Challenges of Entry into WTOand Overall Innovation
of Management Idea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2001年8月在上海交大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演讲 (英文)
2001年11月在武汉大学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演讲(英文)
51、Rejuvenating Old Industrial Bases:Euro-American Experiences and Their Inspirations to China
2007年6月在吉林大学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英文)
52、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and the Pract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Since 1978
2007年9月在复旦大学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英文)
科研项目:
独立承担或主持的科研项目共18项,其中国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2项:
1、当代中国政府公共治理效能的理论设计、调查评估与发展规划研究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专项基金
2、现代化进程中政府效能的跨国比较研究
霍英东教育基金
3、当代中国政党政治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4、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对策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
教育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人文社科项目(应急)
6、《政治科学原理》体系、内容与方法改革研究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7、欧盟国家政府效能的比较研究
中欧高等教育合作研究基金(EU-China Higher Education Cooperation Program)
8、政府时间与空间理论研究
国家留学基金
9、当代中国国家权力总量、配置与运行 的法律与政治问题研究
国家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部级研究项目”重点研究项目
10、国家“十五规划”重点教材《比较政党理论与制度》
国家“十五规划”教材配套基金
11、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
教育部211工程重大项目子项目
12、中欧政治学专业本科教学体系改革的比较研究
湖北省“十五”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13、西方政治发展中的经济政治研究
武汉大学学科带头人科研启动基金
14、现代政府组织理论研究
武汉大学文科学术骨干培养计划项目
15、《比较政治现代化》精品课程建设
武汉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基金
16、中欧政治学本科教学比较研究
武汉大学“十五”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17、中国政治发展战略与模式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引进人才(学科带头人)科研启动基金
18、《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生课程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基础课程建设项目
研究长项和主要贡献:
1、政治发展(或曰政治现代化)研究。个人专著《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于2006年1月在武汉大学学术丛书和当代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中出版,54万字。该书出版不久就赢得学术界和政界的一致好评,认为这是作者以20多年学术积累写成的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世界各国政治形态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政治发展(政治现代化)现象的学术著作。目前重点做《中国政治发展(或曰政治现代化)研究》(系列)。
2、当代中国权力总量与权力关系研究。他在法国《REVUE EUROPEENNE DU DROIT ET DEL′ECONOMIE》和国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近10篇论文,从现代化进程的视角详细研究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公权”与“私权”的一般关系、当代中国“公权”与“私权”关系变化及其原因、当代中国公共权力的扩张及其原因、当代中国公共权力配置的变迁及其原因、当代中国的权力关系与政治行政体制改革等。这一组文章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其中2篇被CSSCI 收录、引用,促使人们开始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权力总量及其分配情况即权力关系的变化,而不仅关注物质关系的变化,在国内外学术界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权力总量与权力关系研究。这一研究为设计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3、中外政党政治研究。他是国内政治学界较早从事政党政治研究的学者之一。在政党政治领域中已经或即将出版三部著作和一大批论文,特别是他的成名作1993年和1994年在香港三联书店和台湾理艺出版社出版的《政党政治》一书,为大陆和港澳台以及国外一些著名图书馆所收藏,成为研究政党政治的重要中文参考书,学界引证率很高。90年代前期和中期,他在《学术月刊》、《复旦大学学报》、《浙江社会科学》等杂志上发表多篇长篇论文,研究中外政党政治且大多被转载。2005年他与人合写的论文“国外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做法及其启示”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中心《中国***》杂志全文转载。90年代后期起将研究重点转向中国政党政治的研究,他支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当代中国政党政治研究》一书已完稿。之后,他又获得主持并主编的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教材《比较政党理论与制度》将于近期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此外,他还参与《政治主体论》一书中关于政党部分的撰写,在《中国***与当代中国政治》一书中发表了“当代中国政党与政党政治研究:20余年的回顾与展望”等文。
4、比较政府与政治研究。主要体现为其个人专著《政府权能理论》(1998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当代英国政治体制》(1998年兰州大学出版社)等,参著《比较行政监督导论》等,在《政治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数十篇论文。《政府权能理论》在国内外学术界第一次系统研究了政府权力、政府职能、政府能力三者的相互关系。他在书中使用的关键词“政府权能”,他对政府职能、政府能力概念的界定和结构分析,对政府职能、政府能力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转型中的重心位移理论和发展变迁规律的研究,即传统社会政府职能以政治统治职能为中心,现代社会政府职能以社会管理职能为中心,后现代社会政府职能以社会服务职能为中心,因而,与之相对应的政府形态有三种:统治型政府、管理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这一理论在90年代前期一经提出就被学界广为接受和引证,为后来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他的另一部个人专著《现代西方国家政府与政治:一项历史、理论、制度、行为的比较研究》(50万字)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历史、理论、制度、行为等四个视角对现代西方国家政府与政治进行全方位比较研究,这在国内学术界并不多见。
5、中国公民社会研究。早在90年代初他就在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上发表“现代化与中国市民社会”一文,被学界人士公认为中国较早研究中国公民(市民)社会问题的学者之一(见邓正来教授文章)。近年来他在法国《REVUE EUROPEENNE DU DROIT ET DE L′ECONOMIE》上发表了“成长中的中国公民社会”,在《政治学十年存文选》中发表了“现代化与中国公民社会的生长”,在《学习月刊》上发表“建构规则化的中国公民社会”等文章。他认为,目前中国改革若要成功,必须培育一个强大的规则化的公民社会,中国公民社会的弱小和不规则、介于中国政治体系和经济体系之间的社会体系(现代公民社会)建构的不完善,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改革难于大规模协调推进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腐败问题难于大规模遏制的主要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