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评社台北10月30日电/中央网路报今天发表“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助理研究员曾志超的文章说,年底选举届至,执政党固然要用短期方案拉抬选情,但更要关注台湾的长治久安之道,要落实两岸关系正常化。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一、前言
年底县市长选举仅剩下约一个月的时间,甫改组的“内阁”纵然一上任就积极作为,惟民调却未见大幅提升,反观在野的民进党则大有斩获。国民党若维持当前局势,年底选举结果恐十分悲观。针对当前选情,本文试着提出几项建议,主要分为短期速成的作为,与长治久安之道,供政府参考。
二、短期特效药
(一)拉抬股Shi:股Shi涨跌通常对选举有相当的影响,所幸近期台湾股Shi表现不俗,从年初的四千点,一路爬升已经到达七千七百点,涨幅将近一倍,投资人眉开眼笑,对年底选情确实有加分的效果。因此,政府应该在选前以政策作多的方式,拉抬股Shi。即使没有任何利多的作为,也应避免主动释放不利的政策或消息,例如:日前发布将复征证券交易所得税(证所税),导致股Shi重跌,即为事例。本文其实十分赞同恢复课征已停征近20年的证券交易所得税,但宣布时间点过于敏感,导致阻力过大,结果当然与政府规划相去甚远。
(二)签订ECFA与金融MOU:不可讳言与大陆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简称ECFA),对台湾产业与就业均会产生极大的冲击,惟整体而言对台湾经济发展有相当大的裨益。政府应积极推动签订ECFA,非但可推动两岸关系正常化,更能拓展国际经贸,避免台湾被边缘化。可惜政府对此态度过于保守,对民间的说明也明显不足,而成为反对党藉机炒作的题材。因之,执政党对内应加强与人民沟通与协调,降低负面的冲击;对外应尽速与大陆商谈相关细节,以加速签署ECFA。
两岸金融监理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简称MOU)亦是如此,政府也应加速推动签订金融MOU,让台湾银行、产险、寿险与证券业可以在大陆拓展实质业务,并直接认购大陆银行的股权。ECFA与金融MOU若能顺利完成签署,将大幅推进台湾的经济发展,股Shi上万点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三)海内外招商,促成台湾重大投资案:当前民间投资意愿低落,根据“主计处”资料,98上半年台湾固定投资大幅负成长28.27%,即使景气好转,预测下半年民间固定投资成长率也难以转正,减幅仍高达16.82%。建议政府应积极赴海外招商,引进几项外国的重大投资,势必对台湾选情有所助益。尤其是大陆近年来经济起飞,资金不虞匮乏,更是政府优先招商的对象。另外,大陆台商在对岸功成名就,拥有丰沛的资金,政府也应提供各项优惠条件,主动组团赴大陆各地,向这些台商招商。
(四)推动陆客旅游团:自从扩大开放陆客来台旅游后,旅游人数快速增加,为台湾观光业注入活水。可惜陆客人数不稳定,消费金额也不如预期。建议政府应在选举前,透过管道增加来台陆客观光数量,尤其是具有高消费能力的高档旅行团,相信对台湾观光业应有相当的效果。
三、长远之道
政党二次轮替后,表现不如预期,有开高走低之势。上述建议固然有助于国民党拉抬年底选情,惟多属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正本清源之道,还需回到基本面,彻底改革。
(一)整顿吏治:民进党八年执政期间,上下交相贼,贪污行贿随处可见,吏治败坏,公务员推诿塞责,政府成为台湾进步的最大阻碍。人民期待形象清新的马英九新政府,能一改政风。然而一场八八风灾,吹垮人民对政府的信心。凸显出政府效率低落、中央地方权责不清、对违法情事取缔不力等等弊病,让执政党的民调急遽下滑。
今后政府首应致力于整顿吏治与提升政府效能,引进民间企业文化,减少行政延宕,提升政府效率及政府服务品质。厘清刑法公务员图利罪的构成要件,破除多做多错推诿塞责的官场文化,鼓励公务员勇于任事、创新突破。并健全中央与地方政府功能角色,强化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业务联系及沟通。唯有励行吏治改革,提升行政效率,台湾未来才有希望。
(二)落实两岸关系正常化:大陆快速崛起,同文同种的台湾本来最有机会跟着起飞,可惜过去因民进党政府将对岸视为敌人,严格限制产业赴大陆投资,台湾无法因而受益。政党轮替后,许多规范与主管机关的思维仍维持原样,保守的心态让台湾一再错失机会。
以日前南山人寿标售案为例,几乎没人关心保户权益、员工利益与产业发展,仅关注是否有中资介入。正当各国极力吸引陆资之际,此举颇为讽斥。他国对中资确实会加以提防,但绝非漫无目的的限制。如同台湾将其视为洪水猛兽,一味排斥中资来台投资,可谓世界奇观。
陆资绝非台湾经济的万灵丹,也应该有所限制,尤其对于涉及国防与经济安全的产业,更应严格把关。除此之外建议政府应以更开放的态度,吸引陆资来台投资。在不牺牲台湾利益的前提下,逐步放宽陆资的投资项目。甚至应主动组团赴大陆招商,介绍台湾优良的产业与投资环境。只要对台湾发展有好处,又何必惧怕被扣上红帽子。(请参见曾志超,对陆资应以中性视之,中国时报,观念平台,2009年10月20日)
(三)积极与各国签订FTA:民进党执政八年,以意识型态治国,无法与主要贸易伙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让台湾陷入边缘化的危机之中。近年来,两国间签订FTA,或于区域间成立自由贸易区蔚为潮流。这些双边或多边的贸易协定最大的特色,在于特定国家相互给予贸易免税或极低关税之优惠。不幸的,台湾仅与巴拿马、瓜地马拉、宏都拉斯、尼加拉瓜与萨尔瓦多等小国签订FTA,这四个国家占台湾对外贸易比例只有0.18%之谱,效益相当有限。
反观我们的最大竞争国-韩国,积极与他国签订FTA,其已与欧盟、美国、智利、新加坡、印度、日本、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完成签订或正在洽签FTA中,台湾应积极赶上,以免未来各个自由贸易协定逐渐运行,台湾企业将受到严重的冲击。
(四)加强研发,推动绿能产业:地球暖化日益严重,气候变迁几乎成为常态,节能减碳成为未来不可回避的议题,各国纷纷推动绿能产业因应。台湾也推出“新能源兆元产业旗舰计划(或绿色能源产业旭升方案)”,惟台湾产业偏好以产值为其发展目标,政府推动的兆元产业不计其数,从早期面板与半导体的“两兆双星”、钢铁、机械设备、LED、太阳光电与无线宽频数位生活及“台湾生技起飞钻石计划”,连绿能产业也是以产值为主要目标。
制造原本就是台湾的强项,要快速进入陌生的产业,通常就是跳过研发阶段,直接引进外国先进厂商的技术,采购国外的机器设备,甚至采整厂设备输入(Turnkey Solution)的模式,尽速达到经济规模,不断的降低生产成本,争取国外代工商机。此一商业模式,优点是能快速跨入新兴产业。但缺点是技术掌握在美日大厂手中,毛利极低,风险却相对较高,当景气一反转,极可能产生巨额的亏损。
以太阳光电为例,2008年的产值已突破千亿元,全球总产出达6400MW(百万瓦),其中台湾产出800MW,全球市占率高达12.5%,为仅次于德、日与大陆的全球第四大生产国。然光鲜的营收却是用极高风险换来的,由于关键技术完全掌握在外商手中,我们仅能采用整厂输入模式,购入国外的机器设备扩充产能,每年尚需缴纳给外国厂商庞大的专利使用费与权利金,可谓是低毛利、高风险的无根产业。如今政府给予其保证收购、价格补贴及减免机器设备进口关税,形同鼓励其肆无忌惮的扩厂,宛如火上加油。待政府补贴终止或景气恶化,这些厂商恐将蒙受巨大的亏损。去年西班牙削减太阳能光电补助,太阳光电价格遽跌,多晶硅现货价从2008年高峰的每公斤500美金至今已跌破100美金,导致诸多厂商从暴利变成濒临泡沫化,此教训殷鉴不远。
近年来地球暖化加遽,替代能源系人类未来不能不走的方向。本文以为,与其补贴不成熟的绿能的产业,还不如将资源投入于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以提升绿色能源的使用效率,建立台湾的自有技术,达到技术扎根的效果。拥有尖端的技术后,再全面量产便能水到渠成,就算没有政府补贴,也能具有全球竞争力,进而达到节能减碳的效果。
(五)型塑台湾观光岛:纵然台湾缺乏国际级的自然景观,但台湾的人文特色相当独特,若能提升旅游品质,并加以包装及行销,将台湾型塑为观光岛,相信对外籍旅客具有高度的吸引力。
加上台湾观光对大陆人有莫名的吸引力,只要业者善加经营,仍大有可为。君不见陆客的商务团、医疗团及企业犒赏团也办的有声有色,来台人数虽少,每人在台消费的金额却相当惊人。是故,台方应摒弃陆客来台人数的迷思,朝向精致化旅游路线,吸引大陆有消费能力的族群来台观光,并辅以台湾特有的文化、历史、政治、艺人及民俗等元素,必能再创陆客观光风潮。
四、结论
年底选举届至,执政党固然要用短期方案拉抬选情,但更要关注台湾的长治久安之道。唯有深切改革、彻底检讨,台湾才有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