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振鹤:评审人与评审意见可以随便泄露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4 19:0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来,关于申请科研基金方面有种种黑幕猫腻的传闻,但我总以为国家级的科研基金总是比较公正的吧,经过那么多关卡,有那么多评委,而且保密制度很严格,应该体现了一定公正性的,但今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某项评审却打破了我这个良好的估计。


几个月前,我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学部几个项目的评审,其中有一个项目让我有点踌躇,因为按照项目申请书来看,不够接受基金资助的水平,然而,项目主持人与主要参加者或是我过去的学生,或是熟人,或是前辈学者,如果我照实写下不合格的评定意见,会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呢?我承认这的确是我的私心在作怪,如果大公无私的人,是不应该有什么踌躇的念头的。不过踌躇的结果,我还是如实地写下了否定该项目的意见,因为我觉得从网上看,保密系统做得很好,不通过两道密码是看不到申请书的内容的,那么,对于评审意见应该有更好的保密关卡了,这一点让我放下心来。

不料,前两天晚上的一个电话,却让我差一点儿透不过气来,这个电话是被我否决的那个项目的主持人打来的,他说他已经看了全部五份评审意见,对我的否定意见表示感谢,承认申请书写得有问题。短短几句话,对我不啻当头一棒,我怎么也想不到国家级的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神圣性,竟然这样不堪一击。

第二天,当我将此事与其他同事交流看法时,他们对我的无知深表惊讶:机器当然是保密的,可人是活的呀。真的,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我一点也不怀疑该项目主持人的态度是真诚的,但当他在跟我通话时,我却仿佛感到自己像是被剥了衣服,放在手术台上让申请人做解剖一样。因为现在尴尬的不是申请者,而是评审者了。今年申请不上,明年还可以再来,但评审者却倒霉了,因为他从此被打上烙印:瞧,这个人是多么不仗义,连熟人、前辈、学生都下得了手。

在今天这个以追名逐利为一大目标的社会里,妨碍别人获得名利会遭到怎么样的对待,这是大家都很清楚的。这些年来我否定的项目申请远不止一个,如果都照这样公开出去,会是什么结果?但这到底是小事。大事是如何维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权威性与公正性。如果评审人与评审意见可以这样随便地泄漏,科研项目的评审还有什么公正性可言?近来提倡学术规范,连普通一篇学术文章的刊登都要求经过匿名评审,而作为国家级的基金评审却是如此不讲规范,叫人如何参与其事?

因而,我愿借此机会,要求将我的名字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专家库中除去,希望今后不必再寄送评审材料给我。


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转发 2005年10月8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13:3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