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ong>"陈水扁"的继承人"马英九"<br /><br /></strong>转自: <font color="#000000">http://spaces.msn.com/members/AstroAres/</font> <p></p><p>好厉害的东方评论员</p><p>"陈水扁"的继承人"马英九" <br /><br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12月05日<br /><br />绿营惨败 陈水扁站在十字路口 面临两种选择</p><p><br />【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备受瞩目的台湾县市长选举12月3日落幕,蓝营大获全胜,绿营惨败,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宣布辞职。</p><p>绿营之败,败在内外交困。对内,施政无方,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对外,受困于两岸关系底线,政治上难有作为。从这一个角度看,马英九认为是民进党打败了民进党,是对的。</p><p>自己打败了自己,当然也可以自己战胜自己。对于陈水扁来说,面对过一天少一天、不足两年半的任期,他的从政之路,确确实实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p><p>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因为经过此次县市长选举,苏贞昌的辞职让绿营的接班人之争重新陷入扑朔迷离的境地。这个时候的陈水扁在绿营中的中枢地位,反而得到加强。其二,虽然蓝营获胜,但是如果综合一下蓝、绿双方的具体票数就会发现,绿营的支持者人数,并没有大幅度萎缩。也就是说,绿营在台湾,仍然有相当雄厚的群众基础。</p><p>如果此次选举的结果,是绿营获胜,苏贞昌携胜选之威,发起再造民进党运动,那么,陈水扁就彻底跛脚了。但是,事与愿违。</p><p>历史就这样又一次给了陈水扁机会。这支台湾政坛上最具杀伤力、让大陆方面头疼不已的绿色力量,和它背后接近一半的台湾居民,今后何去何从,摆在了陈水扁面前。</p><p>陈水扁有两个选择</p><p>第一,继续紧缩大陆政策,甚至在2008年之前抛出“宪改”议题挑战大陆底线。这样的做法,既可以团结支持者,又可以打击泛蓝阵营,制造两岸紧.张气氛。更重要的,这样的做法,暗合了美、日牵制中国的大战略,会得到美、日的支持。</p><p>第二,利用执政之便,放宽两岸经贸交流。这样的做法,既可以使台湾经济发展展现新的曙光,又可以取信于民,巩固执政地位。</p><p>如果陈水扁选择了第一,后果可想而知;如果陈水扁选择开放两岸交流,不但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十分深远,对台湾内部的族群弥合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台湾社会近年之所以深度撕裂,根本原因在于两岸关系。如果绿营改弦更张,淡化、或者不再继续操弄两岸议题,将今后选举的焦点转移到内政问题上来,台湾岛内的和谐气氛会好很多。</p><p>站在泛蓝的角度,恨不得将绿色势力赶尽杀绝;但是,站在大陆的角度,有哪一个大陆人希望未来的台湾岛,是一个蓝绿尖锐对立、不共戴天的社会呢?</p><p>这是陈水扁最后的一次机会。青史留名还是默默无闻,就在他的一念之间。</p><p></p><p><br />【时事点评】就在上个星期六,“闹哄哄”的台湾“三合一”大选终于结束了。结果似乎是一点儿悬念都没有:国民党籍当选十四席,民进党籍六席、亲民党一席、新党一席、无党籍一席,总计属于泛蓝的有十七席之多,而反观“泛绿”只有六席,可以说在陈水扁急得“公开呼吁”去“买票”的情况下、“泛蓝”算是夺得了绝对性的胜利。</p><p><br />●马英九的“表演才能”、就是相对于“选举动物”--陈水扁而言,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p><p>然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这种胜利的下面,因马英九的“政治品格”,而过早就埋下了隐忧的“泛蓝内部整合问题”、却有可能提前引爆。</p><p>如果您是我们的一位“长期读者”,那么,您对我们之前就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应该是有印象的,那就是:在我们的眼里,马英九的“表演才能”、就是相对于“选举动物”--陈水扁而言,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p><p><br />●马英九骨子里,根本就不在意“对手”的感受</p><p>显然,东方评论员认为,在马英九的眼里、“对方”的“真实感受”似乎根本就不值一提。在我们看来,就目前而言、直到08年台湾大选、他眼中唯一重要的,恐怕就是抓住一切表演机会。</p><p>从国民党大胜后的两天不到的时间里、东方评论员观察到的马英九、仍然在那里通过言行强调着这一点,即:一切可以让台湾选民知道他“为人”的机会、是一点儿都“不容错过”的。</p><p><br />●对于马英九的“政治品德”,从一个“历史画面”的回顾中、最能说明问题</p><p>事实上,就马英九的“政治品德”而言,有一个“历史画面”恐怕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了,那就是在他于国民党党主席选举中击败王金平的“那一刻”、就在王金平宣布“承认落败”、并向马英九“表示祝贺”十几分钟之后,这位老兄,却偏偏要“快马”赶到王金平的竞选本部、要“当着已经坐上汽车准备离去的王金平的面”(准确地讲,是当着媒体镜头的面)、在第一时间里“垦请刚刚宣布失败的王金平、去出任国民党的第一副主席”。</p><p>要知道,不论是从“人之常情”的角度去看、还是从“政治游戏规则”的角度去看、这都是马英九有意抛出的一个令王金平两难、是即“不会低声下气当场答应、也不会在负气之下当场拒绝”的“好意”、其做秀的功夫堪称“一流”。</p><p><br />●操起对付王金平的那一套、马英九在“即刻处理”宋楚瑜</p><p>有了这种“为人”的记录,东方评论员对马英九于选后的“第一动作”、在上周未的《时事解读》中、也就已经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了:一旦国民党在大选中获得大胜,马英九将一如对付“党内对手”王金平的那一套、“立刻处理”宋楚瑜。</p><p>对此,我们就注意到,就在赢得这次“三合一”大胜之后,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立刻冲着“只有一席入账”的宋楚瑜做出了一番“将心比心,以及“他可以体会亲民党的‘不舒服’”的“公开表示”。</p><p><br />●“春风得意马蹄急”的马英九,已经在着手“内外双修”了</p><p>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马英九诉那番“公开表示”、是典型的“哪壶不开提哪壶”:说白了,是在借“将心比心”之机、一边往同是“泛蓝”亲民党的身上撤盐、一边还在往“仍然同在一口锅里吃饭”的王金平身上踩上最后一脚、不为别的、为的就是在“大树特树”自己那“胸怀若谷”的“光辉形象”、为的就是清除一切对自己有鞠绊能力的“异己”。不难看出,“春风得意马蹄急”的马英九,已经在着手“内外双修”了。</p><p><br />事实上,这位才上任不久的国民党主席、在“体会了宋楚瑜”的“不舒服”的同时,也已经同时开始“顾及王金平的感受”了。请大家注意这一段话,原文是:(马英九说)他会按照“立法院长”王金平的说法,赶快修补国亲关系,他愿意拜会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希望国亲的合作关系不会受到影响。</p><p>非常清楚,这位刚在国民党党主席选举中击败王金平、而自连战手中接过指挥权的党主席、在“没有忘记”党外有对手的同时、也仍然没有忘记其党内也有对手。</p><p><br />●“谁听谁明白”、唯独大多数选民听不明白、也看不清楚的“漂亮话”</p><p>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马英九的“这番遍及党内、外的顾及”、就表面而言,可以说是“滴水不漏”:不仅将“友善之手”伸给了党外的宋楚瑜、也将“友善之手”伸给了党内的王金平。</p><p>但是,本质上而言,我们认为、马英九“体会宋楚瑜”的手法、与他在党主席竞选后、于第一时间里“恳请”落败的王金平出任“第一副主席”、可以说是“同一个道道”,那就是:明知对方心里不舒服、还偏要讲出一番“谁听谁明白”、唯独大多数选民听不明白、也看不清楚的“漂亮话”。</p><p>那么,“大多数台湾选民”看不明白的又是什么呢?</p><p>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看一则稍早的消息。</p><p>《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font color="#000000">http://www.dongfangtime.com</font></p><p></p><p><br />亲民党面临立委出走 泡沫化危机</p><p><br />【台湾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3日投票最后一刻,家住北县的宋楚瑜出面投票,他笑容满面的说,他笑是因2日太多人哭。</p><p>国民党主席马英九选前二天宣示为选举负责,促使泛蓝选民“弃橘保蓝”,弃保作用发酵下,亲民党这次仅守住连江县,原本寄望拿下的基隆市、花莲县全告失败。面对小马哥魅力横扫 ,加上选制变革为单一选区两票制,亲民党未来除了要面对党籍立委争相出走的窘境,更要防堵破沫化的危机。</p><p>选前亲民党看好刘文雄当选基隆市长,但随着马英九喊出“抢救马英九”,并多次以具体行动替党籍候选人许财利辅选,基隆浮现弃保效应,选情一夕崩盘;同样的情况,也在花莲发生。</p><p>即使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向幕僚表示,这次失利完全是“非战之罪”,然而选举结果不如预期,却让亲民党不能不先面对党内立委出走的危机。</p><p>立委选举过后,亲民党立委周锡玮、李庆华先后投靠国民党,退出亲民党的邱毅也在稍后加入国民党团运作,其他蠢蠢欲动,想弃橘投蓝的立委更不在少数,只是碍于主席宋楚瑜过去的恩情,许多人都暂时按捺出走的意图,预备等“适当时机”再投奔国民党。这点宋楚瑜自然心知肚明。</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