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2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水扁"的继承人"马英九"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26 12: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trong>"陈水扁"的继承人"马英九"<br /><br /></strong>转自: <font color="#000000">http://spaces.msn.com/members/AstroAres/</font> <p></p><p>好厉害的东方评论员</p><p>"陈水扁"的继承人"马英九" <br /><br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12月05日<br /><br />绿营惨败 陈水扁站在十字路口 面临两种选择</p><p><br />【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备受瞩目的台湾县市长选举12月3日落幕,蓝营大获全胜,绿营惨败,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宣布辞职。</p><p>绿营之败,败在内外交困。对内,施政无方,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对外,受困于两岸关系底线,政治上难有作为。从这一个角度看,马英九认为是民进党打败了民进党,是对的。</p><p>自己打败了自己,当然也可以自己战胜自己。对于陈水扁来说,面对过一天少一天、不足两年半的任期,他的从政之路,确确实实已经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p><p>之所以这样判断,是因为经过此次县市长选举,苏贞昌的辞职让绿营的接班人之争重新陷入扑朔迷离的境地。这个时候的陈水扁在绿营中的中枢地位,反而得到加强。其二,虽然蓝营获胜,但是如果综合一下蓝、绿双方的具体票数就会发现,绿营的支持者人数,并没有大幅度萎缩。也就是说,绿营在台湾,仍然有相当雄厚的群众基础。</p><p>如果此次选举的结果,是绿营获胜,苏贞昌携胜选之威,发起再造民进党运动,那么,陈水扁就彻底跛脚了。但是,事与愿违。</p><p>历史就这样又一次给了陈水扁机会。这支台湾政坛上最具杀伤力、让大陆方面头疼不已的绿色力量,和它背后接近一半的台湾居民,今后何去何从,摆在了陈水扁面前。</p><p>陈水扁有两个选择</p><p>第一,继续紧缩大陆政策,甚至在2008年之前抛出&ldquo;宪改&rdquo;议题挑战大陆底线。这样的做法,既可以团结支持者,又可以打击泛蓝阵营,制造两岸紧.张气氛。更重要的,这样的做法,暗合了美、日牵制中国的大战略,会得到美、日的支持。</p><p>第二,利用执政之便,放宽两岸经贸交流。这样的做法,既可以使台湾经济发展展现新的曙光,又可以取信于民,巩固执政地位。</p><p>如果陈水扁选择了第一,后果可想而知;如果陈水扁选择开放两岸交流,不但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十分深远,对台湾内部的族群弥合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台湾社会近年之所以深度撕裂,根本原因在于两岸关系。如果绿营改弦更张,淡化、或者不再继续操弄两岸议题,将今后选举的焦点转移到内政问题上来,台湾岛内的和谐气氛会好很多。</p><p>站在泛蓝的角度,恨不得将绿色势力赶尽杀绝;但是,站在大陆的角度,有哪一个大陆人希望未来的台湾岛,是一个蓝绿尖锐对立、不共戴天的社会呢?</p><p>这是陈水扁最后的一次机会。青史留名还是默默无闻,就在他的一念之间。</p><p></p><p><br />【时事点评】就在上个星期六,&ldquo;闹哄哄&rdquo;的台湾&ldquo;三合一&rdquo;大选终于结束了。结果似乎是一点儿悬念都没有:国民党籍当选十四席,民进党籍六席、亲民党一席、新党一席、无党籍一席,总计属于泛蓝的有十七席之多,而反观&ldquo;泛绿&rdquo;只有六席,可以说在陈水扁急得&ldquo;公开呼吁&rdquo;去&ldquo;买票&rdquo;的情况下、&ldquo;泛蓝&rdquo;算是夺得了绝对性的胜利。</p><p><br />●马英九的&ldquo;表演才能&rdquo;、就是相对于&ldquo;选举动物&rdquo;--陈水扁而言,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p><p>然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在这种胜利的下面,因马英九的&ldquo;政治品格&rdquo;,而过早就埋下了隐忧的&ldquo;泛蓝内部整合问题&rdquo;、却有可能提前引爆。</p><p>如果您是我们的一位&ldquo;长期读者&rdquo;,那么,您对我们之前就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应该是有印象的,那就是:在我们的眼里,马英九的&ldquo;表演才能&rdquo;、就是相对于&ldquo;选举动物&rdquo;--陈水扁而言,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p><p><br />●马英九骨子里,根本就不在意&ldquo;对手&rdquo;的感受</p><p>显然,东方评论员认为,在马英九的眼里、&ldquo;对方&rdquo;的&ldquo;真实感受&rdquo;似乎根本就不值一提。在我们看来,就目前而言、直到08年台湾大选、他眼中唯一重要的,恐怕就是抓住一切表演机会。</p><p>从国民党大胜后的两天不到的时间里、东方评论员观察到的马英九、仍然在那里通过言行强调着这一点,即:一切可以让台湾选民知道他&ldquo;为人&rdquo;的机会、是一点儿都&ldquo;不容错过&rdquo;的。</p><p><br />●对于马英九的&ldquo;政治品德&rdquo;,从一个&ldquo;历史画面&rdquo;的回顾中、最能说明问题</p><p>事实上,就马英九的&ldquo;政治品德&rdquo;而言,有一个&ldquo;历史画面&rdquo;恐怕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了,那就是在他于国民党党主席选举中击败王金平的&ldquo;那一刻&rdquo;、就在王金平宣布&ldquo;承认落败&rdquo;、并向马英九&ldquo;表示祝贺&rdquo;十几分钟之后,这位老兄,却偏偏要&ldquo;快马&rdquo;赶到王金平的竞选本部、要&ldquo;当着已经坐上汽车准备离去的王金平的面&rdquo;(准确地讲,是当着媒体镜头的面)、在第一时间里&ldquo;垦请刚刚宣布失败的王金平、去出任国民党的第一副主席&rdquo;。</p><p>要知道,不论是从&ldquo;人之常情&rdquo;的角度去看、还是从&ldquo;政治游戏规则&rdquo;的角度去看、这都是马英九有意抛出的一个令王金平两难、是即&ldquo;不会低声下气当场答应、也不会在负气之下当场拒绝&rdquo;的&ldquo;好意&rdquo;、其做秀的功夫堪称&ldquo;一流&rdquo;。</p><p><br />●操起对付王金平的那一套、马英九在&ldquo;即刻处理&rdquo;宋楚瑜</p><p>有了这种&ldquo;为人&rdquo;的记录,东方评论员对马英九于选后的&ldquo;第一动作&rdquo;、在上周未的《时事解读》中、也就已经猜了个八九不离十了:一旦国民党在大选中获得大胜,马英九将一如对付&ldquo;党内对手&rdquo;王金平的那一套、&ldquo;立刻处理&rdquo;宋楚瑜。</p><p>对此,我们就注意到,就在赢得这次&ldquo;三合一&rdquo;大胜之后,国民党主席马英九立刻冲着&ldquo;只有一席入账&rdquo;的宋楚瑜做出了一番&ldquo;将心比心,以及&ldquo;他可以体会亲民党的&lsquo;不舒服&rsquo;&rdquo;的&ldquo;公开表示&rdquo;。</p><p><br />●&ldquo;春风得意马蹄急&rdquo;的马英九,已经在着手&ldquo;内外双修&rdquo;了</p><p>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马英九诉那番&ldquo;公开表示&rdquo;、是典型的&ldquo;哪壶不开提哪壶&rdquo;:说白了,是在借&ldquo;将心比心&rdquo;之机、一边往同是&ldquo;泛蓝&rdquo;亲民党的身上撤盐、一边还在往&ldquo;仍然同在一口锅里吃饭&rdquo;的王金平身上踩上最后一脚、不为别的、为的就是在&ldquo;大树特树&rdquo;自己那&ldquo;胸怀若谷&rdquo;的&ldquo;光辉形象&rdquo;、为的就是清除一切对自己有鞠绊能力的&ldquo;异己&rdquo;。不难看出,&ldquo;春风得意马蹄急&rdquo;的马英九,已经在着手&ldquo;内外双修&rdquo;了。</p><p><br />事实上,这位才上任不久的国民党主席、在&ldquo;体会了宋楚瑜&rdquo;的&ldquo;不舒服&rdquo;的同时,也已经同时开始&ldquo;顾及王金平的感受&rdquo;了。请大家注意这一段话,原文是:(马英九说)他会按照&ldquo;立法院长&rdquo;王金平的说法,赶快修补国亲关系,他愿意拜会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希望国亲的合作关系不会受到影响。</p><p>非常清楚,这位刚在国民党党主席选举中击败王金平、而自连战手中接过指挥权的党主席、在&ldquo;没有忘记&rdquo;党外有对手的同时、也仍然没有忘记其党内也有对手。</p><p><br />●&ldquo;谁听谁明白&rdquo;、唯独大多数选民听不明白、也看不清楚的&ldquo;漂亮话&rdquo;</p><p>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马英九的&ldquo;这番遍及党内、外的顾及&rdquo;、就表面而言,可以说是&ldquo;滴水不漏&rdquo;:不仅将&ldquo;友善之手&rdquo;伸给了党外的宋楚瑜、也将&ldquo;友善之手&rdquo;伸给了党内的王金平。</p><p>但是,本质上而言,我们认为、马英九&ldquo;体会宋楚瑜&rdquo;的手法、与他在党主席竞选后、于第一时间里&ldquo;恳请&rdquo;落败的王金平出任&ldquo;第一副主席&rdquo;、可以说是&ldquo;同一个道道&rdquo;,那就是:明知对方心里不舒服、还偏要讲出一番&ldquo;谁听谁明白&rdquo;、唯独大多数选民听不明白、也看不清楚的&ldquo;漂亮话&rdquo;。</p><p>那么,&ldquo;大多数台湾选民&rdquo;看不明白的又是什么呢?</p><p>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再来看一则稍早的消息。</p><p>《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font color="#000000">http://www.dongfangtime.com</font></p><p></p><p><br />亲民党面临立委出走 泡沫化危机</p><p><br />【台湾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3日投票最后一刻,家住北县的宋楚瑜出面投票,他笑容满面的说,他笑是因2日太多人哭。</p><p>国民党主席马英九选前二天宣示为选举负责,促使泛蓝选民&ldquo;弃橘保蓝&rdquo;,弃保作用发酵下,亲民党这次仅守住连江县,原本寄望拿下的基隆市、花莲县全告失败。面对小马哥魅力横扫 ,加上选制变革为单一选区两票制,亲民党未来除了要面对党籍立委争相出走的窘境,更要防堵破沫化的危机。</p><p>选前亲民党看好刘文雄当选基隆市长,但随着马英九喊出&ldquo;抢救马英九&rdquo;,并多次以具体行动替党籍候选人许财利辅选,基隆浮现弃保效应,选情一夕崩盘;同样的情况,也在花莲发生。</p><p>即使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向幕僚表示,这次失利完全是&ldquo;非战之罪&rdquo;,然而选举结果不如预期,却让亲民党不能不先面对党内立委出走的危机。</p><p>立委选举过后,亲民党立委周锡玮、李庆华先后投靠国民党,退出亲民党的邱毅也在稍后加入国民党团运作,其他蠢蠢欲动,想弃橘投蓝的立委更不在少数,只是碍于主席宋楚瑜过去的恩情,许多人都暂时按捺出走的意图,预备等&ldquo;适当时机&rdquo;再投奔国民党。这点宋楚瑜自然心知肚明。</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6 12:16:07 | 只看该作者
根据宋楚瑜自己评估,扣除7名不分区立委,选后能坚持留在亲民党的立委只剩3席;即使宋楚瑜坚称,就算十席也是关键少数,也无法阻止党内分崩离,对亲民党及支持者造成的伤害。\r<br>
<br>这次县市长选举大胜,不只证明马英九顺利跨过浊水溪,成为泛蓝选民在2008年寄予厚望的对象,也显示宋处瑜“省长光环”不再,未来亲民党要如何走出自己的路,面对单一选区两票制带来的冲击,将是亲民党能否存续的关键所在。\r<br>
<br>
<br>
<br>
<br>【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宋楚瑜出面投票,他笑容满面的说:“他笑是因2日太多人哭”。\r<br>
<br>
<br>●宋楚瑜所说的“2日太多人哭”、是在“暗骂”马英九的“落井下石”\r<br>
<br>显然,宋楚瑜所说的“2日太多人哭”、是在指槡骂槐、是在“暗骂”马英九的“落井下石”。\r<br>
<br>我们知道、马英九于选前两天的时间里、是登高一呼,喊出了“抢救马英九”这种纯粹“煽情”式的“竞选广告”。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其“情急”之态、是与先前陈水扁“口不择言”地公开动员“泛绿”去“买票”、颇有相提并论之处。\r<br>
<br>事实上,就选举而言,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事先并没有太大把握大胜。根据我们的观察、就台湾当时的选情而言、并没有出现国民党大幅领先“泛绿”、且“领先到民进党再耍流氓手段也都不怕”的地步。\r<br>
<br>
<br>
<br>●马英九的“倾情表演”,的确为国民党的这次“大胜”立功不小在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口口声声要“为选举负责”多日之后,马英九才公开宣示为选举负责,“说我如果输了这场选举就辞职”。\r<br>
<br>非常清楚,“配合”马英九这一声为“选举负责”的“后续动作”、就是马英九随后抛出的、并亲自登台、“倾情表演”的“抢救马英九”这一幕。\r<br>
<br>
<br>●宋楚瑜的那番“指槡骂槐”、到底在“骂”些什么?
<br>
<br>不过,客观上讲,马英九的“倾情表演”,的确为国民党的这次“大胜”立功不小,我们也认为、单纯就这场选举而言、“抢救马英九”倒也不失为一手“力作”、从效果上看,就是如同新闻中所说的:促使“泛蓝”选民产生了“弃橘保蓝”的“弃保”效应。\r<br>
<br>其实,宋楚瑜的那番“指槡骂槐”、就是在痛骂这一点。就目前而言,因“抢救马英九”而促发的“弃保”效应,令亲民党这次仅拿到了台湾连江县这“可怜的一席”,而原本寄厚望拿下的基隆市、花莲县、也是全数归了事前声称“会帮助”亲民党的国民党。\r<br>
<br>
<br>●马英九在“贴出”“抢救马英九”之“广告”的背后、事实上就“同时写着”“抛弃宋楚瑜”\r<br>
<br>另外,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由于之前马英九的国民党与陈水扁的民进党已经进行了“通力合作”、将台湾的选制“变革为只利于国民党、民进党这些‘大党’、而不利于亲民党、台联党这些‘小党’的‘单一选区两票制’”,因此,选后的宋楚瑜、除了要面对党籍立委“争相出走的尴尬之外”,更要面对被“泡沫化”、“边缘化”的危机:道理很简单,马英九在“贴出”“抢救马英九”之“广告 ”的背后、事实上就“同时写着”“抛弃宋楚瑜”。\r<br>
<br>
<br>●“抢救马英九”这一“落井下石”招术的“功效”发挥过后、其“后遗症”也就成了必须警惕的焦点
<br>
<br>因此,在选举过后、也就是说在马英九发动“抢救马英九”、这一“落井下石”招术的“功效”发挥过后、其“后遗症”也就成了我们必须警惕的焦点。\r<br>
<br>在首席评论员看来,要说清楚这个“后遗症”,还是得从宋楚瑜和马英九的“个人抱负”说起。\r<br>
<br>
<br>●在去年立法委员选举时,我们曾经做过的一个判断\r<br>
<br>事实上,就在去年年底、早在台湾“立法委员”选举之前,我们就曾经说过,“选举过后”最激烈的斗争将不在“蓝绿”之间,而在“泛蓝”内部。结果,也是在“泛蓝”胜利之后、在那时就被“蓝军战友”--国民党抢走众多选票的亲民党、其党主席宋楚瑜就是在一气之下跑到华盛顿“小住”了近一个月的。\r<br>
<br>
<br>●宋楚瑜曾经一气之下、眼睛都不眨一下地“换戴”了一条“不蓝也不绿”的“橘色领带”\r<br>
<br>众所周知的是,在美国待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宋楚瑜、一回到台湾、就立刻搞出了个让“深蓝”选民惊讶得“口都合不拢”的“陈宋会”,并气哼哼地、却又理直气壮地、将一度“比国民党连战还要蓝”、也坚持“配戴”了多年的“深蓝色领带”、眼睛都不眨一下地给拽下来、换成了一条“不蓝也不绿”的“橘色领带”。\r<br>
<br>
<br>●宋楚瑜的“个人抱负”\r<br>
<br>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当时的宋楚瑜、其算盘“不可谓之为不深”,他搞“陈宋会”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为了实现“第一个访问大陆”的历史伟绩。不过,就如我们之前多次所于的那样,宋楚瑜之所以如此在意这个“历史伟绩”,其根本目的并不在于什么“两岸统一”、而是着眼于2008年的台湾大选、是为了08年成为所谓的“台湾**”这个最终目标。\r<br>
<br>显然,有如此“个人抱负”的宋楚瑜、如何及早布局,从而尽一切办法、去率领亲民党在当时还有一年、到今天才刚刚结束的这场地方选举中“显示实力”,尽可能地多捞几个台湾县市的“治权”、也就犹显重要。\r<br>
<br>只是结果显示,宋楚瑜近乎一年的布局与精心盘算,今天终于成了“落花流水”。\r<br>
<br>
<br>●如果能坐上“头班飞机”、那么,宋楚瑜的那一套还真是不错
<br>
<br>想当初,宋楚瑜那种、因欲取得“第一个登陆”的“飞机票”、而“圆滑”地在华盛顿的“指点”下去搞“陈宋会”;客观上讲,如果能坐上“头班飞机”、那么,宋楚瑜的那一套还真是不错:既先企图借“陈宋会”捞取陈水扁政权签下“两岸和平使者”的”授权书”;再转过头来借“登陆”之机、再捞取大陆方面的“再背书”,最后,宋楚瑜就可能从“立法委员选举”的败局中走出来,并摇身一变、变成了早前“心怀新加坡私利、顺畅穿行于两岸”之间的李光耀了,有了“台湾的李光耀”这种身份、定会让宋楚瑜的政治收益极其可观。\r<br>
<br>
<br>在“摆完”这些事实之后,宋楚瑜之所以甘当“变色龙”、让亲民党从比国民党的颜色还要“蓝”的“深蓝”、一夜之间就变色为“不蓝不绿”之“橘色”的“来龙去脉”也就一清二楚了。\r<br>
<br>●只可惜的是,北京看清了这一套的背后、都是华盛顿政治阴谋
<br>
<br>只可惜的是,北京看清了这一套的背后、都是华盛顿欲将“没有一中前提的两岸和谈”的把戏“做实”、且准备将“两岸实质性三通”无限期推迟、为将来续打“台独牌”准备时间的政治阴谋。此外,华盛顿还想借此达到“暂时稳住”台海局势、以策应其对美国中东政策进行“微调”之“企图心”。\r<br>
<br>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本想“第一个登陆”的宋楚瑜、却“意外于”被北京拦下、并被安排在国民党的连战之后、乘坐“第二班飞机”进京。就此而言,宋楚瑜和全盘接收了连战“两岸关系政治资产”的马英九相比,可以说在起跑线上就已经“先失一分”。\r<br>
<br>
<br>
<br>●马英九的“个人抱负”与宋楚瑜也是如出一辙\r<br>
<br>不过,马英九的“个人抱负”与宋楚瑜也是如出一辙。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去年台湾“320”大选的当天、就在台北、就在连战、宋楚瑜准备宣布“当选无效”的时候、就曾经遭遇马英九的“保留意见”。\r<br>
<br>东方评论员认为,从这一事就足以看出:当时身为台北市长的马英九、主要是担心自己的形象受到“暴力抗争活动”的牵连。事实上,就我们得到的资料显示,当时的马英九,可是力主“就此罢手”、并以“君子的风度”、在“法律的名义”下去接受即成事实的。\r<br>
<br>
<br>●“连败两次的”连战、就不能再继续“恋栈”了
<br>
<br>要知道,这种既成事实的核心就是:“连败两次的”连战、将不能再继续“恋栈”了、国民党内部的“新生代”开始重新寻找领导人。如此一来,也就有了所谓的国民党竞选党主席的“运动”、显然,“这种运动”对无时不在注意自己光辉形象的马英九而言,可以说是早就期待着的。\r<br>
<br>实际上,就在那之后的几天里,东方评论员就一再强调这么一个观点,即,只要国民党表现出一丝“不敢上街”的苗头,那么,当时还在担心台湾发生内乱的华盛顿、就将立刻把全部的宝押在陈水扁一个人的身上。事实上,整个事态就是这样一路演化下来的。\r<br>
<br>
<br>●不难为马英九将来的“政治面孔”进行准确画像\r<br>
<br>期间,什么美国派人去台湾协助调查“319枪击案”,什么“敦促”陈水扁让“320选举结果”进入司法程序,都不过是华盛顿向来玩得顺手的“两手策略”的又一“个案”:即一手帮助陈水扁、去压住国民党、亲民党不要抗争,另一手借“扮演着这种帮助的角色”,名正言顺地“搜集”陈水扁、民进党的“不法证据”、作为今后的、符合美国利益的台湾政策提供“筹码”。\r<br>
<br>在我们看来,诸如安排“陈宋会”这样的“活动”之所以如此顺利、恐怕就有这方面“素材”在起着不为人知的“促进作用”。\r<br>
<br>显然,在将马英九的这一历史镜头回放之后,我们也就不难为马英九将来的“政治面孔”进行准确画像了:\r<br>
<br>
<br>首先,马英九会借这个“成绩骄人”、“人气大涨”的机会、极尽一切手段“整饬”泛蓝:将党外的宋楚瑜予以“泡沫化”、从而或是在根本上“消灭”、或是整体上“招安”亲民党;同时,在清除了党外的、来自“泛蓝”的杂音之后,马英九的下一步,就是将党内的王金平予以彻底“边缘化”;
<br>
<br>
<br>●用不了多久,马英九在美国人的面前、将会表现得比陈水扁“还要忠实”\r<br>
<br>其次,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马英九就会一步步展现其“庐山真面目”:既在两岸政策上与华盛顿全面协调,在这种情况下,用不了多久,马英九在美国人的面前、将会表现得比陈水扁“还要忠实”。\r<br>
<br>
<br>●有一个重要指标、可以供我们观察马英九对华盛顿的“忠诚度”\r<br>
<br>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里就有一个重要指标、可以供我们观察马英九对华盛顿的“忠诚度”,这也就是我们之前一再提及的:马英九将会借现在的“选举空档期”、全面推动“军购案”、既使宋楚瑜“再次威胁”“将在立法院配合民进党通过清理国民党党产的法案“也在所不惜。\r<br>
<br>
<br>●在中国尚须进一步强大之前,任何执掌台湾政权的个人、或者党派、都不会心甘情愿“主动统一”\r<br>
<br>最后,也就回到了马英九如何实现其个人抱负、以及几乎所有的在台湾掌权的政治势力的现实利益的问题。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目前而言,在中国仍然需要大力发展的情况下,在中国尚须进一步强大之前,任何一个执掌台湾政权的个人、或者党派、都不会心甘情愿地去与大陆“主动统一”的。\r<br>
<br>这一点,从陈水扁上台到现在仅仅五年多的时间,陈水扁个人、以及民进党的实力人物、以及支持他们的台湾财团、依靠“执政台湾、抗拒统一、偏居一隅”、并充当国际反华势力棋子的角色、所捞得的“巨大好处”,在美国、日本与台独“眉来眼去”中、在这场选举中“真正将民进党彻底打败的”高捷弊案中,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r<br>
<br>
<br>●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先声夺人、“仅仅是相对亲民党”而言的\r<br>
<br>然而,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先声夺人、仅仅是相对亲民党而言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两岸关系在国民党相对民进党的争夺中,并不占重要位置,这一点,从民进党尽管在“席位”上是大败,却仍然获得了42%的选票、只比一年前的立法委员选举少了3个百分点,就可以看出。\r<br>
<br>因此,在这里,我们还想强调一点的是,尽管两岸关系是国民党大胜的一大因素,但我们必须看到的是,真正让民进党败掉的是民进党政权、陈水扁个人自己的腐败。在这一点上,这才使得国民党成功地争取到了对民进党腐败不满的中间选民、以及“连战第一个打开大陆之门”、“抢救马英九”运动等、大量吸取了亲民党的泛蓝选民、最,面对“执政好处”的经济成分、或许有着“洁癖”之称的马英九、或许还能抗拒、但是,他所依靠的“国民党团队”中的“重臣”都能抗拒吗?不要忘记了,国民党就是因为腐败下台的,而且在下台的时候,“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观念”还占着台湾的主流民意呢?\r<br>
<br>
<br>●一个“暗中抗拒统一”、但也“绝口不提台独”的马英九、“大事全看华盛顿脸色”的马英九、将会“最后定型”\r<br>
<br>另外,对“这种好处”中的“政治成分”,从“个人抱负”与宋楚瑜一般远大的马英九、却处处表现出只顾自己的“个人政治形象”的多个历史镜头来判断、以及结合他那种“相对连战要保守得多”的两岸态度来看,马英九及其国民党在赢回2008年台湾大选的过程、充其量也只能表现得象个“政客”、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马英九与国民党团队,恐怕也根本就没有那种“政治免疫力”、以及“经济免疫力”。\r<br>
<br>
<br>
<br>●一个人的政治野心越大、就越容易留恋在政治上的权力
<br>
<br>不仅如此,由于一个人的政治野心越大、就越容易留恋在政治上的权力。对此,有分析人士已指出、一旦马英九与国民党如愿上台,以台湾的民主与法制水平、马英九与他的“国民党团队”、更会因长期远离朝政、整体呈现出一种类似陈水扁、民进党之流上台后所表现出的、或出于政治目的、或出于经济利益的“攫取狂热”。\r<br>
<br>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三合一”选举之后的台湾,一旦马英九能够顺利在“泛蓝”内部完成整合、 旦做到了“该消灭的消灭、该清理的清理”之后,一个“暗地里抗拒统一”、且也“绝口不提台独”的马英九、以及表面上在“两岸三通问题”上“表现积极”、以应付台湾经济界的要求,但在“两岸实质性三通问题”上、在军购问题上“全看美国脸色”的马英九、就会在迎合台湾所谓“维持现状”的主流民意下、在迎合美国、日本反华势力、以及“台独”势力的各种“心意”下、做“最后的定型”。\r<br>
3#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6 12:16:16 | 只看该作者
显然,只有这样,马英九以及支持他的国民党团队、才会得到相应的、来自台湾岛内、岛外的各种利益集团的支持、才会有望在2008年去夺取台湾政权。\r<br>
<br>
<br>●我们是不会看到一个致力于“和平统一”的马英九和国民党的
<br>
<br>非常清楚,在马英九和国民党整合了“泛蓝”、着眼于2008年台湾大选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是不会看到一个致力于“和平统一”的马英九和国民党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我们能看到的不过是个“不提台独”、却在各种势力交织下、致力于“暗中拒绝统一”、以全力赢得国际支持台独势力、特别是仍然严密控制着台湾政局的美国的充分信任、从而默许其夺回政权、并企图长期执政、统治台湾的马英九与国民党而已。\r<br>
<br>而在这个过程中,台湾问题的真正角力者--北京与华盛顿,却都暂时得到了自己急需的时间,中国要的是再继续稳定发展几年的时间、美国想得到的是将中东这锅“夹生饭”消化的时间,显然,在这种共同需求下,不论是陈水扁、民进党、还是马英九、国民党,事实上都有“政策向前、或向后调整”的空间。这就是说,在北京已经成功地中国的核心利益--台湾问题、与美国的核心利益--中亚、中东问题揉合在一起之后,不论是华盛顿、还是对北京而言,谁在台上掌控台湾,对台海的稳定而言,其实都差不多。唯一差太多的,就是日本人了。\r<br>
<br>在一段新闻之后,东方评论员将会继续谈谈日本保守势力是如何看待台湾今后政局发展、并感觉到“另一种失落”的。\r<br>
<br>
<br>马英九:选举结果不表明向大陆示好
<br>
<br>
<br>林琬緋
<br>
<br>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强调,县市长选举是台湾选民对陈水扁投下的不信任票,选举结果不会对台湾现有的两岸政策造成直接影响,但也不宜将国民党大胜扩大解读为台湾民众选择向中国大陆示好。
<br>短期内不会访大陆
<br>
<br>  他表明短期内没有到大陆访问的具体计划,国民党现阶段首要任务是先具体落实“连胡会”五点共识,才谈得上下一阶段如何推动两岸关系。至于首场国共两岸论坛因台湾政府拒绝批准**高官陈云林等来台而受挫,马英九透露,国民党目前正探讨将论坛移师到第三地举行,以香港的可能性最大。
<br>
<br>  马英九昨天召开外国媒体记者会。这是他在国民党赢得县市长选举后,首次接受外国媒体提问,对两岸局势、台湾选后政局动态以及泛蓝整合提出看法。
<br>
<br>  他说,“连胡会”共识已进入国民党党纲,国民党选前选后,两岸路线不会改变。他也不认为民进党政府会因为选举大败而紧缩两岸政策,因为推动两岸关系是大势所趋,例如两岸货客运直航、台湾农产品向大陆出口、开放大陆游客来台观光等,都符合了人民的期望,民进党政府不可能逆势而为,问题只在于开放的速度是否能达到预期。
<br>
<br>  不过,对外界扩大解读台湾选举结果,马英九不完全认同。“大陆对台湾这场选举有些观察,认为选举结果是胡Jintao政策的体现,这个观察‘有意思’。”针对西方媒体将国民党大胜解释为“更多台湾选民向大陆示好”,马英九则当场表示“我不认同”,并强调:“绝大多数台湾民众还是希望维持现状。重要的是台湾人不要战争要和平,选择国民党,因为国民党能为台湾带来和平。”
<br>
<br>  难得面对国际媒体谈两岸,马英九虽没有提出新的论述,但立场原则没有丝毫退缩。有记者问他,当初说过“六*不平反、统一不可谈”,至今是否仍成立?他重申:“我认为六*事件是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历史事迹,没有适当地检讨,两岸自然难有谈统一的空间。”不过他强调,“统一本来就不是当下之急”,这从来不是台湾的“urgent issue”(急需处理的事务)。此外,大陆领导人立场也已经由促统转为反独,“如今两岸都必须搁置政治纷争,将重点转移到更迫切更实际的问题上来”。
<br>
<br>  马英九也坦言不反对军购,因为台湾必须通过军购来维持防卫能力。“不过军购只是防卫的一环而不是全部,国家防卫尚须靠其他防卫策略,因此军购案尚须进行适当调整”,他表明正在进行协调争取朝野各方达成共识,并强调过程中台湾并没有受到美国的任何压力。
<br>
<br>
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6 12:16:24 | 只看该作者
马英九也在记者会上宣布,国民党和亲民党已就“国亲合”达成基本共识,并透露他在下周一傍晚6时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就国亲整合事宜制定具体方案。
<br>
<br>  他也再次向扁政府施压:“国亲如今不只在国会里掌握多数优势,地方政府同样掌握多数县市执政权。民进党少数政府的困境越来越明显,他们却始终不愿依据宪法精神实行双首长制,余下两年也只会让政府继续空转。”
<br>
<br>
<br>来源:联合早报 来源时间:2005-12-08 本网站发布时间:2005-12-08
<br>
<br>
<br>
<br>转自: <a href="http://spaces.msn.com/members/AstroAres/" target="_blank">http://spaces.msn.com/members/AstroAres/</a>
<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7:37 , Processed in 2.1562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