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考驗,終於來了。而且,來得比想像得更快!
<br> 接下這個百年老店,馬英九大概早已體認,肩上的責任與包袱無比沈重,但是,這樣的體認對於已經失去政權,準備重新爭取執政機會的國民黨而言,難道真準備要將責任全繫於馬英九一人身上?
<br> 基隆市長許財利涉入購地圖利案,遭檢調約談十二小時。雖說有無涉案還待司法程序逐步釐清,但無可諱言,即使國民黨提名許財利競選,早在馬英九就任黨主席之前,所涉及案件也早在他第一任縣長任內,但當縣市長競選期間馬英九舉起候選人的手,宣誓清廉執政,甚至強調「選前背書,選後監督」之後,許財利的問題,就肯定會成為馬英九的問題。
<br> 馬英九在第一時間重申國民黨清廉執政的立場,同時強調判決定讞,會有最嚴厲的懲處:開除黨籍。這樣的態度,當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我們也必須提醒馬英九和國民黨,公務員涉嫌貪瀆是非同小可之事,在地方制度法規定非常嚴明:涉及貪污一審判刑即予停職,涉及圖利者二審判刑即予停職。政黨紀律要不要比國家法律更嚴厲,當然是政黨的抉擇,而這樣的抉擇也將決定政黨的道德高度。
<br> 許財利是三合一選後,國民黨第一位捲入弊案糾紛者,會不會還有第二位?除了所有縣市長當選人,誰都不敢打包票,包括馬英九。馬英九以他個人道德形象,承擔全體國民黨縣市長的道德風險,而這個龐然大物般的國民黨,會不會拖垮馬英九?可能是未來兩年台灣政局的最大變數之一。外界可以責求馬英九承擔國民黨的成敗,而國民黨的成敗,卻不該是馬英九一個人的事,因為犯了太多錯而失去政權的國民黨,沒有第二條路,必須用最大可能阻絕犯錯。
<br> 什麼是國民黨可能犯的錯?一是黑金弊案,二是權謀交換。三合一選舉後,有關「扁邀王金平組閣」或「扁邀王金平談組閣」的話題,已經連續延燒一個月。可怪的是,執政的府院黨從沈默到紛紛澄清,強調沒有邀王金平組閣的事。這件選後最大的政治議題,從可討論到無從討論,其實完全繫乎陳水扁總統一心。馬英九的態度從開始就非常明確,黨對黨協商雙首長制,不接受所謂的大聯合政府,遑論拉伕式的黨人入閣或組閣。穿梭在扁馬連宋間的王金平,身為「可能的當事人」,不論起心動念做何想,但原則接受至少必須黨對黨協商,甚至反覆聲言,兩岸政策是泛藍進入協商的「基本門檻」。
<br> 很遺憾的,在王金平不斷為陳水扁潤飾、宣揚之後,元旦總統的一番話,已經確定所謂藍綠協商談組閣之事毫無意義,但所謂「親王友人」還在對外粉飾:「扁元旦講話不重要,要看除夕講話。」這實在是個笑話!如果陳水扁除夕講話和元旦講話又做一百八十度轉變,豈不坐實外界對扁的批評:陳水扁講話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如果扁除夕講話和元旦講話基調相同,那這位親王人士是不是還是說「不看除夕要看元宵」?元宵過後不必急,還有端午和中秋,大家一起等著三節看陳水扁講話?朝野僵局五年半無解,非台灣之福,沒有人希望看到台灣藍綠繼續對立空轉下去。但是,解鈴還需繫鈴人,民進黨執政五年半多,掌握偌大行政資源與權力,仍無法改變朝小野大的政治現實,從技術面看叫未掌握「選民結構問題」,簡單講就是民進黨政府不肯施行多數民意想望的政策,這其實是比找誰談組閣還重要的關鍵。
<br> 化解政治僵局,換個人組閣、卻不換政策腦袋又有何用?陳水扁若能和馬英九會談當然很好,但是,民眾要問:還能談出什麼?扁連會和扁宋會,陳水扁都還是會後再捅刀;然而,五年多來,當馬英九首度以國民黨主席身份參與元旦盛會,陳水扁還不是依舊當面給了一巴掌,扁、馬再會又能如何?
<br> 權力當然是政治運作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但是,在政黨輪替這段時間中,權力充塞在國家機器的每一個環節,權力語言成為民眾最厭惡的語言。面對一個只知權力、不知制度與道德的權力者,抗拒權力的誘惑,將永遠會是國民黨或泛藍人士處於在野境地時的挑戰,馬英九抗拒得了,無可避免的,如何讓其他泛藍人士同體一心,抗拒這樣的誘惑,同樣是馬英九的考驗。\r<br>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