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0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问题是中美建交的首要问题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3-9 19:0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台湾问题是中美建交的首要问题     
<br>
<br>
<br>
<br>    “干干脆脆就是三条:废约、撤军、断交”
<br>    自尼克松访华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后,美国就展开了对苏联的“缓和战略”。这一战略实际上是借助中国,压苏联在军控和地区问题上让步,以便达成有利于美国的协议,使美国在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也就是毛**后来指出,美国是“踏着我们的肩膀到莫斯科”。
<br>
<br>    尼克松曾承诺,在其担任第二任总统期间解决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中国方面也希望这个问题能较快解决,双边关系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然而,尼克松政府尚未来得及兑现其承诺,尼克松本人却因“水门事件”于1974年8月在其第二任期中途被迫辞去总统职务。
<br>
<br>    继任总统福特表示,要继续执行尼克松的对华政策,并在自己任内实现美中关系正常化。但是,由于福特一开始就处于软弱无力的地位,在国内受到多方面的制约,因而不敢在对华关系上有大的动作,只是口头上讲努力实现关系正常化,而实际上采取拖延的方针。
<br>
<br>    11月,基辛格第7次访华。此时,由于周恩来因癌症住院治疗,由邓小平出面与基辛格会谈。
<br>
<br>    基辛格此时在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方面已失去了往日的热情。他在与邓小平会谈时,摆出了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所谓“困难”处境。他说:“美国在台湾问题的处理与其他国家不同:一是美国同台湾订有《共同防御条约》,二是美国国内存在着一股亲台势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两点意见:第一,美国愿意按‘日本方式’解决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但要在台湾设‘联络处’;第二,美国将在1977年撤完驻台全部美军,但还没有找到妥善解决美台《共同防御条约》问题的方案,希望中国声明和平解放台湾,以便美国考虑放弃美台‘防御关系’。”
<br>
<br>    邓小平见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明显后退,心里十分不快。他当即严肃指出:“从本质上看,这不是‘日本方式’,而是‘一中一台’方式,在建交问题上无非是一个‘倒联络处’的方案,中国不能接受。‘断交’、‘废约’、‘撤军’三原则是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前提。至于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根据《联合公报》的原则必须加以废除。在美国同台湾断交、废约、撤军后,台湾问题应由中国人自己去解决,那是中国的内政,用什么方式解决也是中国人自己的事。”
<br>    1975年12月1日,美国总统福特来华访问。在会谈中,邓小平以他特有的直率说:“当前,摆在中美两国人民面前的一个更为重大的问题是国际形势。我们的一个基本看法是:天下大乱,形势大好。今天最危险的战争策源地正是和平念得最起劲的那个国家。”
<br>
<br>    福特当然知道这是在点苏联的名,因害怕影响美苏缓和,神情顿时紧张起来。邓小平接着说:“缓和的辞藻掩盖不住战争危险的日益增长的严酷事实。山雨欲来风满楼,风刮得越来越急了,要阻止也阻止不了。在这种国际形势下,关键在于执行什么样的路线和政策。我们认为,指出战争的根源和危险,消除和平幻想,充分动员人民,做好一切准备,是符合全世界人民利益的。霸权主义并不可怕,它本质虚弱,欺软怕硬,它到处扩张就孕育着失败。”
<br>
<br>    福特辩解说:“世界使我们大家面临危险,但是也提供了机会。美国将既努力减少危险,也努力探索新的和平机会,而不抱有幻想。当前的形势要求力量、警惕和坚定性。但是,在我们继续决心反抗任何威胁别人的独立和幸福的行动的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努力争取实现一个更为和平的世界。”
<br>
<br>    中美双方在缓和问题上分歧很大,接着转入实质性讨论。福特说,由于美国国内形势的需要,解决中美关系正常化问题需推迟到1976年美国大选后再仿照“日本方式”采取行动。在此之前,美国将把驻台美军从2800人减至1400人。福特一再重申“期待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老调,说美国“不能在预期和平演变以外的前途的情况下抛弃‘老朋友’”。
<br>
<br>    为此,邓小平明确指出:按照“日本方式”,也就是要接受断交、废约、撤军三个原则,美台间的民间贸易关系可继续保持。至于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应该由中国自己来决定,中国方面还表示,在美国接受三原则之前,中国并不急于解决正常化问题。
<br>
<br>    毛**会见了福特和基辛格。毛**本来就对福特的对华政策不满,对于福特的夸夸其谈,毛**幽默地说:“我们没有本钱,就是放空炮。”
<br>
<br>    福特没听出毛**是在批评他尽放空炮,摇摇头说:“我不相信这点。”
<br>
<br>    毛**继续开玩笑说:“就是骂娘,我们有点本钱。”
<br>
<br>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br>
<br>    福特访华后,便着手处理美国国内事务和准备下届总统竞选事宜。福特原想在大选获胜后与中国建交,没想到却败于卡特之手,所以中美建交便与他无缘了。
<br>
<br>    卡特1976年底当选美国总统后,鉴于国际战略形势的发展变化,决定在其任内推进同中国的关系,并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br>
<br>    1977年8月22日,卡特派国务卿万斯来华做探索性访问。
<br>
<br>    次日晨,黄华在钓鱼台国宾馆同万斯进行第一次会谈。万斯说:“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基础,既不会损害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又可使美台非正式接触继续下去,则卡特总统准备使美中关系正常化。”他代表美国政府声明,美国同台湾的《共同防御条约》即将终止,准备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国将完成军事部队和设施自台湾的撤退,并说:“美中建交后必须通过一项非正式协定,让美国政府人员有必要根据非正式安排留在台湾。当然这种人员不具有外交人员性质,也没有挂国旗和用政府印鉴等大使馆的特征或权利。”
<br>
<br>    万斯看着黄华,又说:“在适当的时候,美国将公开声明希望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重要的是,希望中国不反对这种声明也不重申武力解放台湾。”
<br>
<br>    “倒退是没有出路的!”黄华严词拒绝了万斯的方案,重申中国关于中美建交的三个原则性条件,会谈陷入僵局。
<br>
<br>    为打开僵局,邓小平接见万斯一行。万斯简短地重申了美国的立场和方案,那就是要中国保证不用武力解放台湾,把台湾与美国之间的“大使馆”降格为联络处,而让中美之间的联络处升格为正式外交使团,即“倒联络处方案”。
<br>
<br>    邓小平批驳的:“你讲的美国立场,从上海公报后退。”
<br>
<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19:03:50 | 只看该作者
邓小平伸手拿出一份文件,念了一段中美会谈关于台湾问题的备忘录,强调说:“基辛格博士曾承认贵国欠了中国的债,并说中美关系正常化将按照中国的条件实现。福特总统1975年12月访华时曾说在1976年美国大选之后,他将处在较好地位,可以按照日本方式来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
<br>
<br>    邓小平继续说:“多数中国人能够接受的是‘日本模式’。阁下提出的所谓的美国政府人员在非正式安排下留在台湾,是一个没有标志或大门上没有国旗的大使馆。”
<br>
<br>    稍作停歇,邓小平陈述了中国的立场:“如果要解决中美关系正常化的问题,干干脆脆就是三条:废约、撤军、断交。为了照顾现实,我们还可允许保持美台间非官方的民间往来;至于台湾同中国统一的问题,还是让中国人自己来解决,我们中国人是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奉劝美国朋友不必为此替我们担忧。”
<br>
<br>    万斯访华虽没有就中美关系正常化达成协议,但有助于卡特政府更好地理解中国对这一问题的坚定立场。
<br>
<br>    随着苏联在各地的积极扩张,卡特政府对苏联的看法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又考虑到中国决定加速发展经济、扩大对外经济交往等因素,越来越感到早日关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于是开始积极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
<br>
<br>    1978年4月,卡特总统公开宣布: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概念,同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万斯国务卿也表示。希望能在卡特总统第一届任期结束前,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个目标。
<br>    5月20日,布热津斯基飞往中国。在与黄华会谈事,黄华认为布热津斯基在反霸问题上态度转趋强硬,在推动中美关系上也较主动和积极,便向邓小平作了汇报。5月2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邓小平会见布热津斯基时说:“我们已经直截了当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和见解。中国人怎么想就怎么说,喜欢痛快。毛**主席是个军人,周恩来也是军人,我也一样。”
<br>
<br>    “军人说话直率,但美国人也有说话直率的名声。我希望你没有发现美国人或美国有什么不好理解。”布热津斯基说:“总统要我转告你,我们准备认真地谈,不仅谈国际形势,不仅谈如何采取并行不悖的行动,来促进共同的目标和排除共同的危险,而且准备开始就两国更直接的关系问题进行更加积极的会谈。”
<br>
<br>    邓小平对此表示怀疑,摇摇头说:“现在的问题仍旧是下决心。如果卡特总统在这个问题上下了决心,我想解决这个问题就比较容易了。”接着他又说:“为了实现正常化,你认为应该做些什么呢?”
<br>
<br>    布热津斯基认真地说:“在私下谈论以及在这个小范围内保密的情况下,我可以说,总统本人准备在实际可行的情况下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在两国关系中,我们将继续遵循上海公报,遵循只有一个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是你们自己的事这条原则。
<br>
<br>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还有某些国内问题和某些历史遗留下来必须加以克服的问题。这些问题复杂、因难,在某些方面相当带有感情色彩。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在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面找到能够让我们表达我们的希望和期待的某种程式的原因,尽管我们承认这是你们国内的事,我们是按照上海公报的精神这样做的。
<br>
<br>    “总之,我们认为重要的是,让人们知道美国是可以信任的,尽管我们正在继续并加紧自台湾作军事撤退,美国在远东的军事存在将以不致造成我们共同的敌手可能加以利用的不稳定状态这种方式继续下去。在解决正常化问题以及在规定我们与台湾人民在此历史转折时期的全面关系时,都必须将这一情况牢记在心。”
<br>
<br>    在双方进一步交换若干意见后,布热津斯基继续说:“我受命向你证实,美国接受中国的三个基本点,并再次重申上届美国政府向你们作出的五点承诺。我愿意再次重复自我来到北京已说过几次的话,即美国在这个问题上决心已下。”布热津斯基还提议下个月双方就正常化问题开始高度机密性磋商。邓小平立即代表中国接受这个建议。
<br>
<br>    自布热津斯基访华后,中美双方通过多种渠道就关系正常化展开了谈判,整个建交谈判是在绝对保密之下进行的。在北京,美国驻北京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在1978年夏被授予同中国人进行谈判的全权。在华盛顿,布热津斯基在绝密情况下,与中国使者(先是韩叙,后是柴泽民)进行了十多次会谈。还有一个层次的会谈,则是卡特总统与中国驻华盛顿联络处主任之间进行的。
<br>
3#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19:04:01 | 只看该作者
在与伍德科克主任进行的建交谈判中,中国外长黄华严肃指出:“一、台湾问题是阻碍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问题,这个问题是美国政府派兵侵占中国领土台湾、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解铃还需系铃人’;二、要实现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美国必须履行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三、美国同台湾之间可以以继续保持民间来往,美国还可以在台湾设立民间机构,但美国不应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四、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
<br>
<br>    卡特总统接到伍德科克的报告后,立即让白宫国家安全会议中国事务专家奥克森伯格对此前的中美会谈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有没有其他秘密承诺。奥克森伯格在全美国范围内搜集资料,得到尼克松、基辛格、布什等的大力支持,编成了编号为24的《政策审查备忘录》,兴冲冲地交到卡特手中说:“总统,这份备忘录有三大分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了美中关系正常化的几种方案;第二部分提出了有关向中国转让非军事科技的方案;第三部分是裁减驻台美军的步骤和方式的几种选择。”
<br>
<br>    卡特看过这份材料,很受启发。接着,他约请国务院东亚局负责人霍尔布鲁克等人来白宫共商对策。
<br>
<br>    霍尔布鲁克说:“总统,现在是你的政治力量和权力都趋于最高水平的阶段,邓小平也和日本签订了友好条约,愿意和我们进行关系正常化谈判,因而,现在是实现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的最佳时间,请总统注意,这个时机稍纵即逝,万万不可轻易丢失。”
<br>
<br>    霍尔布鲁克还向卡特汇报了邓小平会见一名外国记者在回答“中美建交需要多长时间”时说:“中美关系正常化取决于卡特总统的决断。缔结中日友好条约只要一秒钟就能完成,中美关系即使加一倍,两秒种就能完成。要像中日两国领导人那样,站在更高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形势,处理问题,作为政治问题来对待,就容易达成协议。前提确定了,细节问题就好商量了。”邓小平还说:“访日是我多年的愿望,不过,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到华盛顿去。中美关系正常化了,华国锋主席忙,不能访美的时候,我可以访美。完成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件事,我就可以去见马克思了。”
<br>
<br>    卡特觉得该是采取更加积极行动的时候了,在10月份如召集其顾问们开会,一致同意把1979年1月1日作为完全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的日期。
<br>
<br>    12月4日,因黄华外长生病休息,中国副外长韩念龙与伍德科克在外交部会议室继续举行中美建交谈判。经反复的紧张谈判,双方达成三项协议:
<br>
<br>    (一)美国承认中国关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br>
<br>    (二)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际,美国政府宣布立即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在1979年4月1日以前从台湾和台湾海峡完全撤出美国军事力量和军事设施,并通知台湾当局终止《共同防御条约》;
<br>
<br>    (三)从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3月1日互派大使,建立大使馆。
<br>
<br>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同时在北京和华盛顿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简称《中美建交公报》),宣布中美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br>
<br>    1978年12月31日,台湾驻华盛顿“大使馆”的旗帜终于降落,台湾“大使馆”正式关闭,台湾在美国14个城市的“领事馆”也同时关闭。
<br>
<br>    当然,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过程中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也表明:尽管中美建了交,美国却没有完全放弃它干涉中国内政的打算。首先,美国希望中国只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则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是中国的内政,不容他人干涉。双方就此各自发表一个声明。其次,美国坚持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中国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在宣布中美建交后立即公开表示:它将继续向台湾出售“防御性”武器。中国政府则在宣布中美建交时强调: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这不符合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原则,不利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对亚太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也将产生不利的影响。1979年3月底美国国会两院通过的《与台湾关系法》作为中美关系中的一颗不定时炸弹而遗留下来,成为日后中美双方发生冲突与纠纷的主要根源。
<br>
<br>    中国网摘自《新中国外交风云》 2002年2月19日
<br>
<br>
<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6 09:0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