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对于政府处理台湾问题的几点看法</p><p>现在一谈起收复台湾,我们就开始顾虑重重。顾忌国际社会的舆论,顾忌台湾民众的想法,甚至还会顾忌美国的态度。<br />诚然,这些因素对我们能否顺利收复台湾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它们决不应该像现在这样成为了我们收复台湾的阻碍!<br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政府开始很注重自己在国际上的形象,不管碰到什么国际问题,我们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句话:“要注意国际影响”。我们似乎很害怕我们的想法与国际舆论的导向相违背。担心武力收复台湾或者对台湾采取强硬态度会有损我们在国际上的形象,会得不到国际舆论的支持。但试问,美国对阿富汗动武得到过国际舆论的支持吗?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得到过国际社会的理解吗?美国对古巴的制裁,对叙利亚的制裁,对利比亚的制裁,对一切被美国称之为“流氓”的国家实施的经济制裁,军事制裁,政治制裁又有哪一项不与国际舆论相违背?但这一切在我们看来天理难容的行为有损害到美国的利益吗?有损害到美国的国际形象吗?没有!一提起美国,我们想到的不是它卑鄙虐囚的丑闻,不是它霸道无理的侵略,而是想到它是个政治强国,经济强国,军事强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这说明世界的法则与丛林的法则一样。就是四个字——弱肉强食。实力才是一切,真正的大国又何必在乎别人说什么。这么看重别人对我们的议论说明我们还不够强大。换句话说,难道国际舆论不支持收复台湾,我们就要放弃统一吗?难道国际社会还承认+++国,我们就要解散政府吗?只有避开这些, 我们才有机会收复台湾。<br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政府变的很“民主”。认为台湾问题可以通过由台湾人民投票的方式来解决。但问题是,万一票选的结果与我们所期望的统一相违背的话,我们真的要承认台湾独立吗?台湾是“统”是“独”?确实与台湾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虽然我们答应了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自由,中国统一后的台湾,保留现在政治制度不变,保留现在经济体制不变,保留现有生活方式不变,并可以保留现有军队。但是台湾问题的主导权绝不能取决于他们!政治不是儿戏,我们不能冒这么大的风险去做我们没有把握的事。无论何时我们都应把对台的主动权牢牢地握在手中,是谈判还是开打一切要由我们说了算。<br />不知从何时起台湾问题似乎变成了美国的“内政”。当我们对台采取强硬态度时,要注意美国的脸色。当我们准备对台动武时,要小心美国的第七舰队。当“陈总统”又在发表支持台独的宣言时,光我们遣责还不够,硬要把美国拽出来重申一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似乎在向世人宣布美国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对打击和遏制台独势力起到有效的作用。就像是邻家的小孩犯了错,光靠我们训斥还不行,要把他爸爸叫出来让小孩看到他爸爸也认为他是不对的。然后再和他爸爸一起教训那小孩才管用。但实际上台湾是我们自己的不肖子孙,美国凭什么来指手画脚?况且到现在我们还在强调什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这三个公报中离现在最近的都是八二年才签署的《八一七公报》。剩下的《上海公报》,《中美建交公报》都是七十年代签署的。虽然两国共同签署的公报没有过期的说法。但我认为也应该讲究时效性,客观上说毕竟过去二十多年了,经过时代的变迁,它们还有约束力吗?尽管外交部发言人孔泉称:《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永不过时,但问题是现在作为签署国之一的美国把这三份公报视如粪土,就像三张毫无意义的废纸。如果美国遵守《上海公报》,遵守《中美建交公报》还会像现在这样公开支持“一个中国”,却在暗地里支持台湾吗?如果美国遵守《八一七公报》(此公报主要要求美国“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还会提出向台出售武器的预案吗?既然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没有履行其中的任何义务,没有遵守其中的任何约定。我们还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一厢情愿的强调《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有什么意义?倒不如把浪费在这上面的精力来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比如说——武力收复台湾。<br />说起武力收复台湾,话题又不得不绕回美国身上,因为如果没有美国的庇护,收复台湾不过是时间问题。<br />但美国真的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可怕吗?我看不尽然。<br />其一美国不见得真的会因为台湾问题跟我们翻脸,毕竟我们现在的国力和国际地位已今非昔比,国际生存环境好,外交活动空间也大。而且很多关系到美国国家利益的国际问题也需要得到我们的支持。比如反恐,朝鲜核问题。尤其是后两者。<br />其二美国就算会帮助台海协防也很难尽全力。因为阿富汗、伊拉克这两场战争都处在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的管辖范围之内。所以想要再在太平洋地区开辟一个新战场有一定难度。(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管辖范围:最东到夏威夷,最南到新西兰,最西端是马达加斯加,最北端是喀尔喀蒙古)而且就算与美在台海开战,我认为我们的胜率也是很大的。依据就是我们在离我们本土较近的局部势力范围内所能调动的兵力比美军多。这是无可厚非的。说简单点就是我们人多。如果有人认为现代这种高科技战争中“人海战术”已经过时,那就大错特错了。西方的兵圣克劳塞维茨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任何情况下,数量优势都是最普遍、最有效的制胜因素”。如果我们来认真分析一下近十年来美国参与的战争,会发现美国也是很注重数量的。<br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虽然占有总兵力的优势,但由于兵力配置的分散,使得与美军交战的主战场上人数逊于美军。而在空中力量上,美军出动了多艘航空母舰,在多个国家临时借用了许多空军基地。把部署在国内和其它地区的战机都调往了伊拉克。这样一来在交战的主战场上美国的陆军和空军都占有数量上的优势。而不是大家普遍认为的质量占优势数量不足。在其它的各场战争中,包括科索沃和阿富汗,美军都在质量占优势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兵力。在阿富汗尽管塔力班的武装力量不值一提,任何一艘航母的实力都比它强。但是美军仍然动用了不止一艘航母,还使用了阿富汗周边的多个空军基地。还有这次的伊拉克战争,尽管美国已准备了多艘航母,租用科索沃的几个空军基地,但仍然愿意付出大代价再租用土耳其的空军基地。(减免了土耳其对美的债务)。<br />显然,美国人对“兵圣”的话仍然奉若神明,每一场胜仗都是靠着无可比拟的数量优势。不过美军似乎总在有意回避这一点,打胜了总是宣扬他们的武器装备多么好,几乎从不说他们集结了比对手多得多的兵力;打败了又总是说自己败于对方的“人海战术”。从不提自己的兵力其实不比对方少多少。<br />根据兰彻斯特定律:性能的平方才能抵消数量的倍数。也就是说如果敌人的人数是你的三倍,那么你的武器装备在性能方面要优于敌人九倍才能弥补数量上的不足。然而我们在台湾海峡可供调遣的兵力又何止是美军的三倍!<br />其三我们拥有核武器,中国是现有的八个核大国之一。虽然我们不大可能在对台战争中使用核武器,而且我们的政府在公开场合多次声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只要我们有核武器美国就不得不有所顾忌。伊拉克和朝鲜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在美国怀疑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时,萨达姆予以了否认,也不允许联合国核查组织进入伊拉克境内。这时的美国虽然很懊恼但也不敢有任何动作。但当得知伊拉克境内无核武器时,便打着找核武器的旗号开进了伊拉克。而现在的朝鲜明目张胆地研制核武器,还放出风来说已拥有了两枚核弹头。美国虽然很怀疑朝鲜制造核武器的能力(造核武器很费电理论上说把现在朝鲜全国的电力用上都不够)但在还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也不敢冒这个风险。只好把朝鲜往谈判桌上拉。综上所述,对美国要来硬的。<br />况且连台湾都不怕美国,虽然美国一再警告陈水扁不要乱说话,称台湾为麻烦制造者。但陈“废统”、“独立”的宣言照说不误,因为陈知道就算他再乱说话、再胡闹美国也不会放弃“台湾”这艘永不沉没的航母。(以色列、夏威夷、台湾、南非被称为美国在海外的四艘永不沉没的航母)所以台湾才敢如此肆无忌惮。<br />其实毛主席的那句话说的很对“美帝国主义就是纸老虎”。<br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