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绿新星决战台北县
<br>
<br> 2005年06月23日 16:31 【文章字体:大 中 小】
<br>
<br>文/特约撰稿员 郭宏章
<br>
<br>亲民党的重量级立法委员、宋楚瑜“五虎将”之一的周锡玮, 4月13日突然宣布退出亲民党,重回国民党争取台北县长提名。而民进党客家事务委员主委、陈水扁“左肩右臂”两爱将之一的罗文嘉,在陈水扁授意下强力排除了党内竞争对手李应元,代表民进党出马角逐台北县长。\r<br>
<br>台北县是除了台北市与高雄市两个直辖市(直属“中央政府”管辖)之外,台湾最重要的一个地方行政区,2052平方公里,368万的人口,台北县29个乡镇市像是卫星围绕着台湾的首善之都台北市,不少居民都是上班消费缴税在台北市。台北县的政治动态基本上是蓝绿各据半边天。2001年底的那场激烈的选战,因为秃发绰号“电火球”(台语“电灯泡”)民进党的苏贞昌以87万4495票当选,得票率 51.3%,而代表泛蓝的“小钢炮”王建煊得票也高达 82万808 票,得票率是48.16%。台北县每次县长改选,都成为牵动台湾地方政治板块的重要指针之一。蓝绿阵营别的县市输得起,但台北县选输了,在气势上等于输掉半个北台湾。再加上如果台北市跟台北县的执政党不是同一个的话,也会让台北市执政党在施政上无法连贯。现在马英九常常在许多跨区域的公共政策上必须与县长苏贞昌协调,政策推动受阻,也会选票流失,影响政治前途。\r<br>
<br>李应元“让贤”罗文嘉,绿营以逸待劳
<br>
<br>现在看蓝绿布局,罗文嘉的出线让绿营比蓝营早早整合成功。这一战绿营似乎可以好整以暇,以逸待劳。但绿营整合过程并不是太光彩。因为民进党内原本早就在布局的李应元,在陈水扁授意下忍痛“让贤”给罗文嘉。而且罗文嘉原本早就昭告台北市各方人士,竞选台北市长的计划,却因为去年立委选战民进党失利后,罗文嘉不看好未来在台北市选举的情势,以及两年多以后,陈水扁任内影响力会减弱,因此罗文嘉“急转弯”,改弦更张,直接向陈水扁表达要改选台北县长。至于陈水扁为何不顾党内其他派系人士的不满,亲自约谈行政院秘书长李应元要他打消参选的念头呢?这就要从罗文嘉与陈水扁的渊源说起。\r<br>
<br>1966年生的罗文嘉,从台湾大学政治系开始,就积极参与学运,也因此结识民进党人士,1991年起罗文嘉在立法院开始担任陈水扁的助理,随后与马永成一同跟随陈水扁经历1993年底的台北市长选战,胜选后出任台北市的新闻处长,创下最年轻的出任此职务的纪录,但在1997年的一场台北市政府举办的拔河活动发生缆绳断裂,击中市民手臂断裂的事件后,罗文嘉为当时担任市长的陈水扁扛下政治责任,下台负责,但也等于陈水扁欠罗文嘉一份情。随后1998年的台北市长选举,虽然罗文嘉仍出任民进党文宣部主任与陈水扁竞选总部执行总干事,全力辅选,但陈水扁连任失利,马英九胜出。罗文嘉前往美国哈佛大学访问进修,沉潜一段时日,而陈水扁也出国进行“学习之旅”,回台湾后在当时的民进党主席林义雄的谦让与保举之下获得代表民进党竞选“总统”的机会,罗文嘉也返回“扁团队”,再度与马永成联手,竟然击败了连战与宋楚瑜,造成了首度的政党轮替。也因为罗文嘉这段追随陈水扁的过程,又经历过辞官护主,“牺牲自己,照亮阿扁”,让陈水扁对于罗文嘉这个最忠心的子弟兵特别照顾。\r<br>
<br>所以罗文嘉一开口,栖身在谢长廷内阁担任秘书长的李应元,又因为谢长廷仍希望获得陈水扁在2008年交棒的机会,李应元的台北县长之梦就在陈水扁与谢长廷两人的妥协中,化为乌有。其实李应元在民进党这一批三四十岁的政治人物中,也算是早有名声,因为出身台独联盟的李应元,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公共卫生硕士时,1983年就曾因组织学生社团主张台独的言论遭到通缉,被国民党政府列入“黑名单”有家归不得。后来在2000年出任过第一位民进党籍的台湾驻美副代表,在2002年代表民进党挑战当时人气特旺的台北市长马英九,虽然票数差距上可以说是“惨败”,但是在当时党内人士纷纷走避,不愿出头挑战“马英九障碍”的情势下,还是守住了民进党台北市的基本盘,虽败犹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也让当时的党主席陈水扁对他的吃苦耐劳的“水牛精神”印象深刻,因此选后特地安排李应元出任行政院秘书长,辅佐游锡 。2004年总统大选陈水扁陷入苦战之际,李应元成功的整合泛绿阵营,完成“2·28牵手护台湾”的百万人环绕台湾的活动,让人对李应元刮目相看,也有助陈水扁的选情,这更奠定了李应元的政治行情。不过碰上了比较会吵的罗文嘉,陈水扁手上的糖,还是先给了罗文嘉。\r<br>
<br>周锡玮重回国民党,连战重树正统\r<br>
<br>为什么周锡玮放弃亲民党必定提名的稳固地位?非要投国民党怀抱,过关斩将通过初选提名,甚至还要拉下过去高票当选的身段,亲自上街头请超过5000名选民联署才有资格加入初选?周锡玮光是在去年年底的立委选举中,是台北县第一选区第三高票51767票当选,得票率11.99%,可以看出周锡玮的实力。而在2000年的立委选举,周锡玮是当时台北县第一高票当选(66337票、得票率13.31%)。去年底周锡玮的连任之路因为泛蓝合作提名竞选的“总量管制”机制,蓝军乱军之中自相残杀,周锡玮自己就因此少了1.4万多票,差点被后生小辈追过去,让人担心影响问鼎县长之路。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周锡玮更因为担心“橘子变绿”的负面效应,让深信他的深蓝选票会因为“扁宋会”产生疑虑而离亲民党远去。\r<br>
<br>周锡玮的父亲周书府,过去是国民党的中央委员,当年是属于拥护蒋介石最坚定的保守派,生前还曾经在2001年七月底于国民党中评委会议上,要求惩处前“党主席李登辉”。周锡玮在这种家庭背景下,早就是国民党内的青壮派,但在1999年宋楚瑜宣布自立门户、扬弃当时“党主席”李登辉路线参选“总统”后,周锡玮也就跟随着宋楚瑜一同成立“亲民党”,接着在2001年立法委员选举大胜,拿下台北县第一高票,亲民党也开出拿下立法院45席的亮眼成绩,成为第二大在野党,周锡玮自是功不可没。(台湾现行立委选制是“赢者拿更多”的原则,也就是政党得票率愈高、可以依比例分配到的不分区立法院席次也愈多。)兵强马壮之时,亲民党当时也才有气势,要求连宋合,甚至还喊出“宋连配”而非“连宋配”。\r<br>
<br>周锡玮自己在4月18日也公开表示,转战国民党为的就是取得“泛蓝正当性”,促成国亲团结,相信泛蓝选民乐见整合。当然国民党内的资源,包括地方党务组织以及上千亿庞大的党产,也是个重要因素。\r<br>
<br> 台湾媒体甚至用国民党有意“灭宋”与瓦解亲民党来看连战挖角周锡玮的动作。2000年当时连战在李登辉的辅选下竟然不到300万票,远远落后陈水扁的497万票,还被宋楚瑜的466万票比下去,系出名门自视甚高的留美博士连战,对于宋楚瑜自行参选“搞掉”“总统”大位一直耿耿于怀,只是2004年大选的外在形势“连宋合”的呼声太高,让连战无法解决私人恩怨。但这个时机离下一次“总统”大选还有三年,加上县市长选举是单一席次,本来就是候选人硬碰硬的选战,不太适合搞什么政党合作。而连战本身也在准备为党主席交棒预做准备,硕果仅存的“统派”大老们以黄复兴党部的资源与影响力,全力挺连战,渡过宋楚瑜回国民党的惊涛骇浪,也让王金平、萧万长甚至马英九不敢造次,纷纷自清宣称巩固连战领导地位。当然,经历过党主席争夺战之后 ,连战也认为能够掌握党内主流势力,再加上看到宋楚瑜企图以“橘绿合作”找回自己政治发言地位、也因此连战抓住机会,豁出去了,不仅赶紧答应北京的邀请,先派出江丙坤往访铺路,再大动作地向陈水扁显示获得胡**的“领袖级”礼遇,俨然以台湾“正统”为自居。而在对内的选战方面,连战企图重塑国民党主流与“正统”地位的思考,同样也反映在提名人选的挑选上。在周锡玮13日上午在立法院正式宣布重回国民党之前,周锡玮早已于12日到国民党中央完成了加入“黄复兴”党部的手续。极有可能是连战首肯,才会让周锡玮在如此高度争议的情况下“回家”。一方面能挖宋楚瑜墙脚壮大声势,还能重新树立国民党的“主流”政治价值。
<br>
<br>不过另一个小插曲,有可能是宋楚瑜的反击,国民党籍立委邱镜淳在周锡玮回国民党同一天宣布退出国民党党团运作,参选新竹县长,还说不排除与任何政党合作。这个事件也被解读为“橘绿割蓝喉”的第一步。出身台湾省议员的邱镜淳早在宋楚瑜担任台湾省省长任内,就跟宋楚瑜团队有良好互动,邱镜淳退出国民党党团运作虽然不意外,但是这可能也是宋楚瑜当时决定与陈水扁和解的考量之一,就是担心连战及其国民党对于宋楚瑜这些当年国民党的“叛将”,如果招安不成就要赶净杀绝,宋楚瑜自己要保存实力的话,恐怕就要靠橘绿合作的操作,让自己有喘息的空间与再次重新壮大的机会。\r<br>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