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绿营的弃保与阿扁的去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7-25 06:0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亲绿学者“倒扁”声明的发表,台湾岛内的政局又陷入了新一波迷离之中。陈水扁在捱过“罢免案”之后,再度面临来自绿营内部的深度冲击。 <p>  其实,自从“第一家族弊案”发酵以来,陈水扁就日益沦为民进党的负资产,面对岛内一浪高过一浪的“倒扁”风潮,民进党内乱象丛生,虽然党内形成了“护扁”主流,但“弃扁”之声从未断绝。 </p><p>从“清君侧”到“挺扁” </p><p>  5月25日,“驸马”赵建铭被铐上手铐,弊案冲破了陈水扁的警戒线,台湾岛内“罢扁”、“倒阁”声浪随之高涨,民进党内也出现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声音,有的要求“清君侧”;有的建议陈水扁只当虚位“总统”;有的希望他扬弃“一人领导、即兴决策”模式;有的呼吁陈水扁提前交棒,民进党恢复合议制,等等。 </p><p>  5月31日,陈水扁宣布“权力下放”,民进党内出现了权力重心转移的迹象。受此刺激,民进党内各种势力的分歧加快暴露,这一点,从各派对“权力下放”的不同解读上可以明显看出。吕秀莲对“权力下放”是否意味着苏贞昌接班不置可否,但同时却扬言要辞去中常委,表达不满。与苏贞昌关系密切的一些民进党立委则对“权力下放”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而与谢长廷关系密切的立委则反应低调,强调不要对苏贞昌是否接班过分解读。 </p><p>  进入6月,弊案继续延烧,在蓝营同仇敌忾的“倒扁”运动与民进党内斗的鲜明对比下,民进党内的一些重量级人物坐不住了,并做出了“挺扁”的决策。于是,一系列“挺扁大合唱”上演,直到陈水扁和民进党熬过了“罢免案”。   </p><p>蓝营的意外收获 </p><p>  “罢免案”之后,“倒阁案”本应成为焦点。但奇怪的是,宋楚瑜在高调表示继续“倒阁”之后,却低调收兵。立法院假期固然是个问题,但倒阁的热度却毫无疑问地降低了不少。与此同时,不期然发生的却是绿营内部的互斗骤然加剧,这与“罢免案”期间民进党内部的相对团结判若云泥。 </p><p>  先是李登辉与陈水扁关系引起无限揣测,矛盾显化。然后就是民进党内部在赵建铭出狱、扁嫂被约谈后重新传出不少对陈水扁不满,希望陈水扁知所进退的声音,再后就是亲绿学者联署发表声明。此前曾在媒体刊登广告批评“陈水扁永远错不在我”的民进党年轻世代“绿六组”也表示,情感上不愿意看到陈水扁提前下台,但陈水扁应该慎重考虑自己及情势,希望他愿意响应、并接受学界前辈的建议,考虑请辞,勇于承担责任。 </p><p>  这种情势很容易让人想到三国时代的一段故事。袁绍兵败身亡后,几个儿子争权,在曹操击败了袁尚、袁熙兄弟投奔的乌桓后,袁氏兄弟又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曹营诸将劝曹操一鼓作气,平服辽东,捉拿二袁。曹操却表示只要自己退兵,公孙康自会将二袁的头送上门来。后来事态的发展表明了曹操精明的判断。曹操对此解释道:“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其势然也”。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乖气浮张,逼则受击,退则远之,则乱自起”。 </p><p>  也就是说,在当时蓝营急速发动“罢免案”的时候,绿营在强大外部压力下,各派势力合力渡险,一旦事过境迁,压力小了,则相图,则乱自起了。看来,马英九跑了一趟日本,宋楚瑜因为立法院休会而未及发动“倒阁案”,却无意间促成了绿营内部的纷争,确实是意外的收获。 </p><p>各派势力都有小算盘 </p><p>  其实,民进党内各派势力在如何对待陈水扁的问题上一直都是各有算盘的。民进党“挺扁”到底能持续多久,是个很大的疑问。这不仅取决于弊案延烧的烈度,取决于陈水扁的进退策略,还取决于民进党内各种势力自身的利益纠葛。 </p><p>  目前看,“第一家族”弊案牵扯人等,先是“驸马”,后是亲家,然后是“第一夫人”,在扁嫂被约谈后,陈水扁的防线越来越往后退。如弊案真的烧到陈水扁身上,民进党的“挺扁”策略恐怕很难再实施,不同的派系、世代和“天王”各有盘算,必然会在“保扁”、“保党”还是“保位”上做出不同的选择。 </p><p>  新潮流系的动向最具指标意义。虽然他们为陈水扁上台与连任立下汗马功劳,但却并未因功封侯,以吴乃仁坚辞证交所董事长为标志,新潮流系其实已经开始了与陈水扁“切割”。但新潮流系为了苏贞昌,也可能会在“弃扁”方面投鼠忌器。同时,现在面临党内强大的解散派系的压力,与陈水扁合作或许不失为新潮流系的一个选项。 </p><p>  根据年龄层次的划分,民进党有三个世代。第一代多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成为“党外”运动的核心人物,现在已经渐渐退出权力中心。第三代属于民进党成立后逐渐冒起的新生代,他们上位欲最强,不愿意因为背上陈水扁的包袱而限制自己,一旦陈水扁失势,他们选择“弃扁”的可能性很大。只有“弃扁”,他们才能“保党”,进而保全自己。</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6-7-25 06:07:43 | 只看该作者
而第二代最尴尬,也最忧心。他们和陈水扁年龄差不多,如果陈倒下,他们必然受牵连,重新起来的机会不大了。所以,虽然不愿意看到陈水扁倒下,但一旦发现苗头,他们选择“弃扁”的可能性最大。只有尽快“弃扁”,他们才能在有限的政治生命里“保位”。 <p>  有学者估计,“四大天王”似乎不怕在关键时刻“弃扁”。吕秀莲有上位之可能,苏贞昌则有颇多行政资源可以利用,谢长廷可能会搏击台北市长选举并伺机冲击2008年大选,而游锡堃则握有党务资源,一旦陈水扁失势,游锡堃若能“中兴”民进党,则是他再图高就的进身之阶。 </p><p>  正是看明白了自己的处境,陈水扁一直致力于拉拢民进党不同的派系和力量,巩固权力中心。先是使尽浑身解数挽留吴乃仁,后又任命刘世芳出任总统府副秘书长。此外,陈水扁还在民进党全代会前邀请党内要角,举行党内大会凝聚支持。但问题是,陈水扁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过去做过了什么,或者,他的未来已经被过去所决定了。 </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7:3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