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登辉的策略修正方向,值得朝野政治人物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11 18:54: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评社香港2月9日电/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刊登社论说,李登辉最近的言论颇受注目,有些人解读为“台独教父”大转向。其实,李登辉的两岸理念并没有改变,而是在政治市场的定位与行销上作调整。他固然有个人的谋略考量,可是策略的修正方向,却还是值得朝野政治人物思考。

  要正确判读李登辉的动作,必须能分辨哪些是真讯息、那些又是假讯息。“台湾已经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不必再追求独立”这种话,他说过很多很多次,这次受访只是重申而已。他的确从来没自称过“台独教父”,也不曾主张过激进的台独路线。至于访问大陆、走走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也只是随口说说,不是他真正要放出的讯息。

  社论质疑,李登辉真正要传达的讯息是什么?他选择的不是绿色媒体、访问时使用国语而非台语,显示他的诉求对象不是深绿基本盘。他采取比较务实温和的两岸主张,否认自己是台独教父,谴责蓝绿拿台独这个“假议题”操弄选民,主张抛弃统独对立,做好民生施政,让台湾经济能有活水进来,都显示他正在重新包装自己,试图开发一个新的市场路线。就策略而言,这是正确的。

  社论指出,首先,今年“立委”实施新选制,小选区将严重不利于激进的台联,恐怕一席区域“立委“都选不上。其次,因为“立委”减半,民进党和国民党都将有一票人抢不到提名,其中不乏被劣币驱逐的良币。而整个大环境是,这些年来,无休无止的蓝绿恶斗让台湾陷入停摆,百姓受苦受难,政治人物却视若无睹,许多民众早已深恶痛绝,只是始终等不到能超越蓝绿的政治管道替大家发声。虽然一直有社会团体试图突破非蓝即绿的二元分割,但因为没有够分量的政治人物挺身支持,声音始终遭到忽视。

  以上这些全部加起来,可以是一块相当大的政治市场。如果真的集结成选票,即使不能在区域选举中获胜,至少也可以抢占一些政党比例代表席次。李登辉应该是看出整个社会民心的趋向,于是大胆把江河日下的台联拆解作废,另起炉灶,迎合民众口味,重新开发出一个新的政治市场。他打算集结出一个新的第三势力,如果能拿到几席“立法院”席次,就有筹码参与政治角力,以及在二○○八“总统”大选中发挥影响力。


  社论提出,为什么八十五高龄的李登辉还要这么拚?他自己会认为是出于爱台湾的使命感,有人认为是为了尝过即无法放手的权力欲,但还有一个可能的背景,当年丧失政权及被赶出国民党,对他来说是极大的挫败与羞辱,斗性强的他咽不下这口气,想卷土重来证明自己终究是赢家。

  而失去政党的他,完全靠谋略与个人魅力开拓政治空间。政权轮替后,他认为本土意识会进一步抬头,于是选择深绿作为制高点。不料台联子弟兵素质参差不齐,社会又逐渐厌倦统独之争,加上“立委”改采新选制,再这样下去路会愈走愈窄,于是他决定转型,结合第三势力,以中间偏左的社会主义诉求回应民意,让自己成为民间疾苦的代言人。就台湾目前的局势,大部分人对蓝绿都失望,李登辉的切入点是很有开发潜力的。他与朝野政治人物最大的不同,是有眼光及谋略作全盘布局,也有勇气跳出基本盘向外创造市场,而不是只敢向内取暖,与同志争食愈来愈小的饼。

  社论认为,但是,作为一个领导人,李登辉对于追随者来说,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对象。过去的例子显示,他是一个极为自我中心的人,政党、路线、口号或行销包装,都是他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他对工具并不特别爱惜,像对国民党或台联,可以用过即弃,政策路线也可以随时视需要改变,以致这次路线转进一日千里,害得信徒在后追赶不及。任何他争取结盟的政治人物及民间团体,都必须考虑到自己将只会成为他自我证明的工具,而且不知何时、以何种方式被抛弃。

  社论指出,讽刺的是,李登辉本来想跳脱统独开拓第三路线空间,结果却被自己这几年来激化的偏执台独给捆绑住了,一片反弹后,不得不紧急出面安抚深绿民众。但他想做的,终究还是会做,现在只是重新布局的第一步,接下来应该按部就班会有后续动作。

  相对地,朝野政党目前似乎只看到事件的表面,一味肤浅地批评李登辉的善变,却没有警醒于民众对蓝绿对峙及统独绑架台湾的厌恶,更没有跳出旧框架开拓新市场的勇气。当李登辉主张多听人民心声时,他们却还是只议论着李登辉的讲话,怪不得李登辉永远相信自己有操作空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1 12:5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