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4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台湾代表团和香港代表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9 14:2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没有“台湾代表团”或者“香港代表团”,只有“中华台北”和“中国香港”(Chinese Tapei & Hongkong,China)。


一、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参赛并不有损国家主权(针对“难道我们不都是中国吗?”的疑问)

1.奥委会不是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参与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因此,台湾地区、外蒙古地区与港澳地区参与并不损害我国主权。

2.香港地区参与AOYUNHUI也不会和中国代表队争夺奖牌——以2004年乒乓球赛为例:

一个奥委会的队员必须分在同一半区——表面上说“避免同一国家队员会师,增加收视率”——实际上不就是针对中国吗?

但是对策往往与政策相生相克——我们把部分一流队员、教练派到香港,让他们以中国香港队的名义参与AOYUNHUI。这样,就分在了不同半区,还是使中国选手在男双决赛“会师”了。

而且,据“中央台”赴雅典记者私下透露:男双决赛前,金牌的归属体育总局和奥委会已经“协调”好,已经是中国队(马林他们)的囊中之物。虽然打得挺激烈,但实际上只是演戏哄香港人而已。

★这种模式,还可以应用于跳水、羽毛球等中国强项——共同特点:国内高手太多,不用是浪费。把他们派到香港既是他们自身发挥的空间(避免“既生瑜何生亮”),又能为中国队(内地)充当打手。


二、港、澳、外蒙地区参赛并不意味着我国其他地区可以单独组团参加

1.我国香港参赛是因为它在港英时期就参赛,而且还得过金牌。香港地区有自己的奥委会,是国际奥委会正式成员,香港并不是回归中国之后才参赛的。

2.我国澳门地区不能参加世界级运动会,只能参加区域级的。但是,**也在努力使之参加AOYUNHUI(一方面为了向澳门居民展现他们对港澳“一视同仁”,另一方面就是上面提到过的)

3.我国外蒙地区参赛是因为它目前处于“独立”状态。

而我国其他地区的奥委会都是**“中国奥委会”的下属、分支


三、关于台湾地区的参与

1.一点澄清:

★★★Chinese Taipei的中文翻译应该是“中华台北”,而不是“中国台北”。
这是因为:(1)我国台湾地区的奥委会正式名称是“中华奥委会”——虽然其英文是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
(2)台湾地区体育代表队自称“中华队”(全称“中华台北队”);
(3)最为关键的是:如果台湾地区体育代表队参加在大陆地区举行的体育赛事,其代表队入场式的队名(写在引路牌上的)也是“中华台北 Chinese Taipei”

至于称为“中国台北”当然原则上没有错误,但是这实际上只是××当局的愚民政策和自欺欺人,因此应当予以DIZHI。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4:29:14 | 只看该作者
2.解释“中华台北”怎么来的:


1984年洛杉矶AOYUNHUI,**当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名义、台湾当局以“中华台北”名义首次共同参加。之前的两岸奥运“外交”较量主要有:

1952年第15届赫尔辛基AOYUNHUI,已撤守台湾的“+++国”政府原欲派篮球队及中距离赛跑好手陈英郎赴会,但**当局也要进军奥运,两岸政治开始介入竞技场,最后,赫尔辛基奥运筹委会正式接纳北京,拒绝台北参赛。台湾当局虽然派“体育大使”郝更生前往力争,但形势比人强,大陆在东道主芬兰和其它亲共国家的协助下,获大会邀请,而台湾被排除在外。大陆仓促组队,派谴40人代表团赴会,由团长荣高棠,副团长吴学谦(后出任“外交部长”)、黄中,总教练董守义等率领。但由于路途担搁,北京代表团抵达赫尔辛基时,大会已近尾声,只有游泳选手吴传玉参加百米仰泳预赛。

1956年第16届AOYUNHUI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开赛,国际奥委会有意落实美国“两个中国”政策,分别致函两岸派队参加。台北派出43人代表团,北京亦派团与会。台北队作风灵活,抢先升旗,北京愤而退出,以罢赛表达抗议。1958年8月,北京宣布与国际奥委会“断交”,声称除非排除台北,否则北京绝不会参加AOYUNHUI。

1960年第17届罗马AOYUNHUI,台北代表团76人,北京未与会。但国际奥委会坚持台北代表团不得使用“+++国”或“中国”的名称,必须以“台湾”名义出赛,台湾当局虽不满意,但为了使有望夺取首金的“亚洲铁人”杨传广能顺利参赛,只得含泪接受。入场时台北体育官员林鸿坦手持“在抗议下”(Under Protest)布条,向全世界表达台北不能使用“中国”名义的不满。杨传广也不负众望,终于夺得十项全能的银牌,中国人首次站在AOYUNHUI的领奖台上。

1964年第18届东京AOYUNHUI,大陆未派人参与,台北以“+++国”(英文则为Taiwan)的名义参赛,杨传广仅获十项全能仅获第5名。赛间还发生射击选手马晴山离队“投共”的重大政治事件,引起台北代表团一片慌乱。

1968年第19届墨西哥AOYUNHUI,台北有两大成就,一是有“东方羚羊”之称的田径女杰纪政获80米跨栏铜牌,成为继杨传广之后的另一亮点;二是国际奥委会正式决定自1968年11月1日起,台北正名为“+++国”。1972年第20届慕尼黑AOYUNHUI,台湾当局以“+++国”为名参与。

1976年第21届蒙特利尔AOYUNHUI,加拿大政府拒发入境证给台北代表团,后要求台北代表团以“台湾”名义参加,遭到台湾当局的拒绝,台北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

1979年10月**当局第三次向国际奥委会提出入会申请,国际奥委会在日本名古屋召开奥委会全会。台湾在沈君山的指导下扬弃“汉贼不两立”的思维定势,务实面对大陆的崛起。**方面亦遵照邓小平的指示,灵活处理在奥委会中的代表权问题。经过一番讨论,国际奥委会决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正式代表“中国”,史称“名古屋协定”。

1981年3月23日,国际奥委会又在瑞士洛桑召开会议讨论台湾的名称,时任中华奥委会主席的沈家铭不断以长途电话向台北请示,最后由“总统”蒋经国拍板,使用“中华台北”名义重返国际奥委会,英文名称为Chinese Taipei Olympic Committee,会歌由“国旗歌”代替,会旗则临时决定以带有国徽的梅花五环旗代替,史称“洛桑协议”。这两个协议奠定了日后两岸共同参加AOYUNHUI的方式,也为国际社会及国际组织处理两岸关系开创了一个新的模式——“AOYUNHUI模式”。

1984年第23届AOYUNHUI又回到洛杉矶举行。苏联及东欧集团为报复美国DIZHI1980年莫斯科AOYUNHUI的作法,亦不参加洛杉矶AOYUNHUI。但同属社会主义阵营、自1952年赫尔辛基AOYUNHUI以来一直DIZHI奥运的**当局首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名义参加AOYUNHUI,派出阵容庞大的代表团,让世人耳目一新。**首次全面参加AOYUNHUI,就取得15金、8银、9铜的好成绩,尤其是射击选手许海峰获得首枚金牌,成为第一位站在奥运最高领奖台上的中国人,使海内外炎黄子孙欢呼雀跃。台湾以中华台北(Chinese Taipei)名称与会,按洛桑协议使用会旗、会歌。从此之后,两岸共同参加AOYUNHUI成为常态。
3#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4:29:28 | 只看该作者
3.台湾同胞的重要赛事成绩

(1)历届奥运得奖纪录
届次 年份 地点 奖牌 得主 纪录
17 1960 罗马 银 杨传广 10项运动与美选手琼森展开激烈对决,最后以8,334分获得银牌。
19 1968 墨西哥 铜 纪政 80公尺低栏以10.4秒获得铜牌。为我国夺得奥运奖牌第一位女性运动员。
23 1984 洛杉矶 铜 蔡温义 60公斤举重项目以抓举125公斤、挺举147.5公斤,总和272.5公斤的成绩荣获铜牌。
23 1984 洛杉矶 铜 中华棒球队 表演赛
24 1988 汉城 金 陈怡安 跆拳道表演赛
24 1988 汉城 金 秦玉芳 跆拳道表演赛
25 1992 巴塞隆纳 金 罗月英 跆拳道表演赛
25 1992 巴塞隆纳 金 陈怡安 跆拳道表演赛
25 1992 巴塞隆纳 金 童雅琳 跆拳道表演赛
25 1992 巴塞隆纳 银 中华成棒队 中华队于决赛中一胜(日本)一负(古巴),获得银牌。
26 1996 亚特兰大 银 陈静 桌球女子单打获得银牌
27 2000 雪梨 银 黎锋英 女子53公斤级举重,总和212.5公斤的成绩获得银牌。
27 2000 雪梨 铜 陈静 桌球女子单打获得铜牌
27 2000 雪梨 铜 郭羿含 女子75公斤级举重,以总和245公斤的成绩获得铜牌。
27 2000 雪梨 铜 黄志雄 跆拳道男子第一量级
27 2000 雪梨 铜 纪淑如 跆拳道女子第一量级
28 2004 雅典 金 陈诗欣 女子跆拳道49公斤级
28 2004 雅典 金 朱木炎 男子跆拳道58公斤级
28 2004 雅典 银 黄志雄 男子跆拳道68公斤级
28 2004 雅典 银 刘明煌
王正邦
陈诗园 男子射箭团体赛
28 2004 雅典 铜 袁叔琪
吴蕙如
陈丽如 女子射箭团体赛成绩242分,是我国射箭史上第一面奥运奖牌。
4#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4:29:44 | 只看该作者
(2).历届亚运金牌纪录
1954年∕第2届∕马尼拉
1 杨传广 男子10项全能 5454分
2 中华队 男子足球
1958年∕第3届∕东京
1 蔡成福 男子400公尺跨栏 52秒4
2 杨传广 男子10项全能 7101分
3 高武明 举重75公斤级 380公斤
4 李国定 男子桌球单打
5 张罗普 男子拳击轻重量级
6 中华队 男子足球
1966年∕第5届∕曼谷
1 吴阿民 男子10项全能 7003分
2 纪 政 女子跳远 5公尺95
3 吴道源 男子射击小口径自由步枪 1114分
4 吴道源 男子射击小口径标准步枪 556分
5 吴道源 男子射击空气步枪立姿 380分
1970年∕第6届∕曼谷
1 纪 政 女子100公尺 11秒6
1994年∕第12届∕广岛
1 男子保龄球个人赛林汉成 1310分
2 女子保龄球五人组 5831分
3 男子跆拳道鳍量级张荣三
4 高尔夫女子团体赛 583杆
5 高尔夫女子个人赛黄玉珍 286杆
6 软网男子团体赛
7 田径女子二百公尺王惠珍 23秒34
1998年∕第13届∕曼谷
1 蔡淑敏 女子游泳200公尺自由式 02:00.9
2 许芷菱 女子跆拳轻量级
3 汤惠雯 女子跆拳蝇量级
4 吴福龙 男子保龄球个人赛 1393分
5 赵丰邦 花式8号撞球个人赛
6 郑朝友
王有仁 男子双人组保龄球赛 2660分
7 陈怡安 女子跆拳轻量级
8 王思婷
翁子婷
李慧芝
徐雪莉 女子网球团体赛
9 赖嘉雄
张皓评 花式8号球撞球双人赛
10 吕晓娟
魏筠洁
林玉萍 女子高尔夫球团体赛 575杆
11 吕晓娟 女子高尔夫球个人赛 288杆
12 周妙玲
郭淑真
曾素芬 女子保龄球三人组 3776分
13 曾素芬
周妙玲
郭淑真
古惠琴
黄琼瑶 女子保龄球五人组 6098分
14 周妙玲 女子保龄球盟主赛 382分
15 吴福龙
王有仁
郑朝友
陈春福
林汉成 男子保龄球五人组 6073分
16 郦婉玉 女子空手道第二级
17 郭旭东
方同贤 软式网球男子双打
18 詹明树 男子武术太极拳
19 杨清顺 男子撞球花式9号球个人赛
2002年∕第14届∕釜山
1 夏挥凯 花式撞球八号球个人赛
2 林志勋 自由车男子1公里计时赛 01:05.5
3 陈世伟 男子射击双不定向飞靶赛 189分
4 杨清顺 花式撞球九号球个人赛
5 张宏玮
宋孟璋
高柏松
郑诚谅 男子高尔夫球团体赛 874杆
6 袁叔琪 女子射箭个人赛 110分
7 陈诗欣 女子跆拳道鳍量级
8 卢彦勋
李慧芝 网球混合双打
9 黄志雄 男子跆拳道雏量级
10 王怡娴 女子跆拳道重量级

………………………………………………
5#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4:30:50 | 只看该作者
(3).历届亚运所得奖牌统计表
届次 年别 金牌 银牌 铜牌 合计 亚运地点 备注
1 1950 印度新德里 未参加
2 1954 2 4 7 13 菲律宾马尼拉 参加8项
3 1958 6 11 17 34 日本东京 参加13项
4 1962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未参加
5 1966 5 4 10 19 泰国曼谷 参加14项
6 1970 1 5 12 18 泰国曼谷 参加10项
7 1974 伊朗德黑兰 自1974年亚运起,我即退出,直到1981年与国际奥委会达成协议,重返奥运及亚运,于1990年亚运正式返回,参与竞赛。
8 1978 泰国曼谷
9 1982 印度新德里
10 1986 韩国汉城
11 1990 0 10 21 31 中国北京 参加20项
12 1994 7 13 23 43 日本广岛 参加27项
13 1998 19 17 41 77 泰国曼谷 参加31项
14 2002 10 17 25 52 南韩釜山 参加33项
资料来源:中华奥委会

…………………………
6#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4:31:21 | 只看该作者
4.关于台湾同胞夺得金牌后的升旗奏歌

升中华奥会旗:
图案:白底梅花(“+++国国花”),在外蓝内红两道梅花状的轮廓内,上方为“+++国国徽(与中国国民党党徽并不完全相同)”、下方为奥运五环。

奏中华奥会歌:
即“+++国国旗歌”
歌词:
山川壮丽,物产丰隆,炎黄世胄,东亚称雄。毋自暴自弃,毋故步自封,
光我民族,促进大同。创业维艰,缅怀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务近功。
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
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


五、附:

1.《梅花》歌词:邓丽君 演唱
梅花 梅花 满天下
愈冷它愈开花
梅花坚忍象征我们
巍巍的大中华

看啊 遍地开了梅花
有土地就有它
冰雪风雨它都不怕
它是我的国花

2.1978年版“义勇军进行曲”: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
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
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
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地斗争。
前进,前进,前进,
我们千秋万代高举毛**旗帜,
前进!
高举毛**旗帜,
前进,前进,前进,进!

3.中华奥会旗图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5 22:57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