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北京国安官员首次网聊谈间*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p><p>昨天下午3时至4时,北京市*****(以下简称北京国安局)法制办主任郭文、北京国安局法学会会长王建和中国法学会会员、研究员周文做客首都之窗“专家说法”栏目,与网友进行了交流,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并对网友有关“间*”、国家安全人员工作内容等问题进行了回答。据悉,这是*****专家首次做客网站访谈。</p><p><br /></p><p>现场网聊现音不现影</p><p>昨天下午3时,访谈准时进行,与以往可以在视频上看到访谈嘉宾不同的是,此次看不到视频。主持人称“出于工作需要,网友看不到视频,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同时,嘉宾回答问题比较谨慎,几乎回答每个问题时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条文出发。主持人也屡次开玩笑说“太严肃了,让人很紧张”。</p><p>网友说,7月29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的同志首次来网站聊天”。北京国安局法制办主任郭文表示,“此次以国家安全机关的名义和大家交谈确实是第一次。”</p><p>幕后</p><p>破获间*案多数未公开</p><p>郭文介绍,北京市*****的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从成立以来破获了一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重大案件,不仅是间*案件,还有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泄露国家秘密的案件,有些案件在新闻媒体上进行了报道,但是由于“多数案件涉及国家秘密,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该进行不公开的审理,社会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p><p>生活</p><p>国安人员并非活在真空</p><p>有网友问,听说*****的人都不能随便出去照相,不能和自己的朋友来往,不能出国旅游,不能去娱乐场所,是真的吗?北京国安局法制办主任郭文回答说,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是担负特殊使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但是他并不是生活在真空状态。他们也是社会的普通一员,也有朋友和家人,也要有与他人这样那样的交往,但是由于工作的性质决定,他们在交往的过程中要遵守保密规定,要遵守国家对工作人员相关规定。</p><p>称谓特5已成为历史概念</p><p>有网友问间*和特5的区别是什么,中国法学会会员、研究员周文回答说,实际上间*和特5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过去通常认为间*在国与国之间活动,特5既可以活动在国与国之间,也可以活动在一国内不同的政治集团之间,我国习惯上把外国间*和情报组织的成员或者接受它任务的人员称为间*,把台湾间*情报组织的成员或者接受它任务的人员称为特5。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有关规范都把间*规范起来了,从法律来看都用的是“间*”一个词,“特5”基本上弃用了。1993年国家安全法以及1997年修正以后的刑法,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都统一使用了“间*”的概念,“特5”已经成为历史概念了。</p><p>器材间*专用的四种器材</p><p>有网友问,现在非法出售的针孔摄像机、窃听器是不是也是间*器材的一种,这些工具是不是归国安部门查处。郭文回答说,国家安全法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专用间*器材的确认由*****负责,而刚才网友提到的针孔摄像机、窃听器由于我们没有看到所说器材的具体规格,所以现在不能给你有明确的结论,但是对这些非法器材的查处,按照国家安全法第29条的规定,对于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器材的,国家安全机关可以对其人身、物品、住处和有关地方进行搜查,对于非法持有使用的专用间*器材可以予以没收。</p><p>周文补充说,专用的间*器材主要有四种,第一是暗藏式窃听、窃照器材;第二是突发式的收发报机,一次性密码本和秘写工具;第三是用于收集情报的电子窃听和监听器材;第四是其他专用间*器材;具体是不是专用间*器材还要由*****具体确认,经过鉴定才能下结论。</p><p>证件和行驶本差不多大</p><p>据郭文介绍,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的时候应当出示*****的侦查证或者是其他相应证件,*****侦查证包括封皮、正证和副证三个部分。封皮是黑色的,封面镶嵌有警徽和“侦查证”的字样,正证印持证人的免冠照片、姓名、单位和证件编号,副证是两面的,一个是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印章和中文的警察,英文的POLICE,另外一面印有持证人依法行使的职权。侦查证是国家安全法规定的相应证件的一种而不是惟一的证件,其他还有工作证、介绍信、证明信和有关单位发的出入证、通行证和各种有效证件。“和行驶本差不多大。”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