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1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学生应该关注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16 13:3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学生应该关注什么?
<br>
<br>大学生应该关注什么?这是一个问题。\r<br>首先我们要知道,现在大学生正在关注什么?
<br>漫步校园一角,都会有人给你侃侃道来:今天,文学作品中读不尽的爱恨情仇;影视戏剧中扯不尽的皇朝盛事;满目琳琅的“高尚生活”;优雅新潮的时尚风潮……你了解吗?
<br>我确实落伍了,我一点都不了解,而且我还反感。\r<br>难道这就是我们大学生应该享受的校园文化,就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br>这些无聊的虚构作品或是非虚构作品,都在向人展示白领们的情调、富足者的伤感、“新新人类”的放纵。“现代生活”被作了格式化的理解,它是那么的慵懒的、感伤的、情迷意浓的,骄纵和发泄则是精神和体力唯一的释放途径。我们看到的画面都在以美轮美奂的场景吸引眼球,我们看到的文字都在展示成功者的潇洒与风度。知识精英、企业英雄作为成功人生的典范占据了全部的舞台,各种社会明星的生活起居与怪癖雅好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内容。可是谁能在平时就正视弱势群体惨淡的人生,甚至是淋漓的鲜血?
<br>在所有的文化层面,底层的形象已经很少出现。社会底层真实的挣扎与痛苦,具体的生活者的不幸与抗争,失去了被关注的价值。乡村生活不是以被猎奇观赏的方式,就是以被考古的方式加以表现,乡村民众真实的精神世界与物质生活除了被作为嘲笑的对象,不会被揭示。城市生活中则只有咖啡屋、健身馆、汽车、大厦……
<br>诚然,我们正处在一个“与国际接轨”的时代,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转轨变型的时代。很多市场经济的弄潮儿脱颖而出,成为王者。但是在任何社会里王者都不能代表最广大人的思想,人格和尊严。我们正感受着这样的一种文化氛围:在这里处处可以嗅到“与国际接轨”乃至“与国际潮流同步”的生活情趣,却很少看到社会转轨变型过程中的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感受到的矛盾、冲突和艰难。哪怕对社会中的不幸者的同情,往往也缺乏那种感同身受的体认,而更多的是优越感支配下的怜悯。社会底层的声音消失了,除了制造“跳楼秀”之类的事端,他们已经很少能够进入“社会主流”的视线。为了考试和表现自己关心社会,在书本上在报刊是关注一下三农问题,下岗职工问题,可是谁能想到我们大学生和他们是同一血脉同样热血的爱国家爱民族的中国人,同为龙的传人,我们理应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br>情谊绵绵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文化氛围,不仅笼罩着文学、艺术和新闻舆论等领域,而且已经延伸到一些地方的政治空气之中。在不少地方,贪赃枉法、尸位素餐的官员自然不会与社会底层呼吸与共,就是清谨有为的官员也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城市风貌、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治理权的“合法性”问题被认为只是一个经济问题,只要经济数据令人振奋,那么官员的权力就是合法的,普通市民往往只不过总体上作为一种统计学意义的存在而非城市主人而受到关注,普通乡民更是往往只在计划生育和征收各项费用时才与政府及其官员建立起联系。
<br>社会文化制造出来的心理上的社会隔绝,使所谓“精英人物”除了偶然的同情,不会向社会底层投注专注和严肃的目光,不会对底层的生活与心灵给以认真的对待。社会分离损害了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底层所受的损害在埋着冲突的种子,普通人被视为“不成功者”乃至“失败者”制造了社会中大多数人的挫折感。为什么?明明是国家主人的农民工人,很大一部分在改革的阶段一下子成了“没有竞争力的”人。人,这个社会构成中最重要的方面、社会建构和发展的目的,更多地只是被看成“劳动力”或者“人口”,则在社会中培养着不尊重人乃至歧视人的意识。在这样一种社会文化熏陶下,“以人为本”的社会何以可能,是一个令人深为疑虑的事情。
<br>我们将看到现代生活的丰富多彩,看到都市生活的五光十色,但在这社会正行走于体制转型的当口,在这许多人正为“精英”的崛起承担着转型的阵痛之时,让我们更多地把目光投向社会底层。那里有着最深层的现实,有着我们没有的精神气质,有着最激越的情感,有着我们在写字楼里、咖啡屋里和网吧里听不到的呼喊,有着在悠闲生活之外的另一种生存,那里生存本身是一种奋斗!我们大学生也在奋斗,但是我们的奋斗不能长成为我们脱离最广大人民的手段和借口。\r<br>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22岁的华中农业大学2003届本科毕业生徐本禹,最近感动了全中国。\r<br>大二那年,徐本禹来到贵州山区一个名叫狗吊岩的地方。因为他在报上看到:那个至今水电不通的村子里有着许多渴求上学的孩子。在那个不通公路、不通电话、晚上只能点油灯照明、寄信要走18公里崎岖山路的地方,他孤身一人支教,一呆就是好几年……
<br>徐本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说是“小事”,他获得“感动中国”提名,首先告诉我们:感动别人感动中国甚至感动世界,并不一定需要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凡人小事,只要有“爱”的进驻,那就是最大的“感动”。
<br> 徐本禹穷大学生的身份与“感动中国”之间的巨大反差,讲述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一个人能力有区别,但是只要有社会责任感和纯洁的良心,就能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就能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r<br>徐本禹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其实,我们的周围并不缺少拥有优秀的大学生,缺少的恰恰是责任感。一个人只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出人头地而拼命,算不得好汉,为了他人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的人才是真正的才俊,才是真正的英雄。\r<br>把我们的眼球投向社会底层,不是为着展示苦难,而是为着正视真实;不是天之骄子的优越,而是社会全体的和谐;不是为着让“学者”“精英”们展示“亲民”的姿态,而是为着展现社会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坚持。\r<br>而且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应该明白: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奋斗,他可能学福五车,可能腰缠万贯,却不能长存人间,流芳千古。\r<br>我们今天的生活是昨天的青年用青春、热血和才干创造的,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享有这一切,而要履行自己的义务。\r<br>我们学习的意义就在于为最广大的人民,最可爱的祖国奉献自己。\r<br>
<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05-8-16 14:13:32 | 只看该作者
好!希望新一代不要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中迷失自己,找出一条自己发展和国家发展同步的轨迹
3#
发表于 2005-8-26 14:10:53 | 只看该作者
<p>大学生的三观哪去了?</p><p>都在忙些什么?醉生梦死!</p>
4#
发表于 2005-8-26 17:07:53 | 只看该作者
不能怪大学生,是社会的价值取向助长了歪风邪气。人活着首先是生存权,上学时大把大把的学费来得容易吗?这些钱你现在花的你父母的,你可以两眼一合,心里一马虎不还了,可农家出来的孩子他自个不去补这个窟窿谁帮家里补?如果社会不创造一个能上能下,能进能退,公平和谐的用人标准,今后出现的就业两极矛盾价值观更多!最近两天“湖南农大的大学生是否应当下乡大讨论”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矛盾尖锐,双方各执一词已经给我们敲想了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严重的警钟!媒体舆论一面大肆宣扬着财富实现人生与社会价值,一面又鼓动着无私奉献!记得大伙抨击美国大兵时,说:只有那些穷人的孩子才去上战场。而我们呢?或许支农的各种情况都有,但是下去以后上来的有几个?我把青春献给谁?谁把我的青春又当一回事?这两个问题回答不好,就会坏了规律,乱了道道。常看电影,觉得电影里国民党部队里的不同形象不同时期的几句精典句子颇能反应时代特色,折射人的价值,暗示了其成败:\r<br>   一、同志们,为了三民主义,冲啊!!!(北伐)\r<br>   二、是爷们的,就给我冲啊!!!!(抗日)\r<br>   三、TNND,给老子顶住!!!!(解放战争)
<br>昨天下乡时车陷泥里了,差点从一破桥上滑下去。下去推车时碰到几个或瞎或瘸的流浪大侠(可能是丐帮的,呵呵)勾肩拉棍的拿着竹板躺在桥基的石板上边唱边侃,看到我们的狼狈样他们好像很开心,唱的兴致比先前高涨很多,听他们胡扯了一会,其中两句话让我后背起冷汗:官喝汤来民吃肉,大家都能活长寿;官吃肉那个民喝汤,大伙都得死光光。KAO ,起初没太在意,中午吃饭时越琢磨越觉得不是滋味。\r<br>      其实,很多不平等现在都能从我做起,讲奉献的人才会越来越多。渐渐发现,有些腐败是领导自身问题外(根本上来讲是自身问题),大伙还要擦亮了眼睛一起鄙视投机分子,这些围绕在干部身边上政治投机分子更该杀。由其是那些经济实力比较厚的,不知哪根脑袋抽了筋,本没什么管理能力偏又混进党的队伍老想往自个身上带得光环,披的红挂点彩的人,其杀伤力巨大。什么事也办不成,可碰到什么事总拿钱来摆平,也邪门了,偏偏什么事在金钱面前好像都会垮下来。偶是深有体会呀,俺们单位新来一个年轻人,字写得像蚯蚓找他娘,歪歪斜斜的。让他写篇单位简报,一交上来,我乐了,白字成堆,可人家愣是什么中外双学士学位,傻了吧,诸位。下去督导工作他倒好,他当成是野外郊游,什么要求呀,纪律呀,考核标准呀统统没了,用他一句话说: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不过这小子倒挺机灵,眼皮子特活,把领导哄得那叫一个爽,喝喝小酒,打打麻将,洗洗脚,按按摩,“君王自至不早朝“,有时弄个批示都得打N个电话,瞅领导打麻将中间有没有空闲。要评先进了,我眼瞅瞅的一位四十多岁的先进工作者泪如雨下呀,同志们,一个大男人在我办公室里泪如雨下呀。人家可是真刀真枪一个汗珠子摔八瓣干的成绩有目共睹呀,领导一句,明年吧,你的资格就PASS了,先进给了新来的年轻人,那小子请单位所有同志去卡啦OK,我喝的是酩酊大醉,心里不是滋味,难受呀。可是我能为了那个老同志带着兄弟们跟领导火并了吗?能投他的不信任票吗?我没有,没有那个勇气。。。总忘不了那位老同志的泪眼。这是什么力量让公平失去了砝码????长远来看,建立起一项有效,严格的人才使用机制,防止人事队伍里的不公平,就是为民用好了权,也为党守好了节。否则的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何只是区区一个价值问题?别再拿所谓的“感动这,感动那来忽悠人了“。如果一个感动能让见义勇为者的生命从新开始,能让黎民百姓安得广厦千万间,能让千万学子学有所用,各尽其能,能让战士们的血不白流,能让纳税人的钱花得明明白白,什么都不说,我们就非常感动了。说句粗话,大伙都讲良心的时候良心他还是个东西,奉献不算啥;要是你不讲良心,老想让别人给你讲良心,那你的良心真的是大大的坏了,必然会死啦死啦的。<!--editpost--><br><br><br><div><font class='editinfo'>此帖由 8341 在 2005-08-26 17:11 进行编辑...</font></div><!--editpost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5 04:2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