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北南关系的和解与制约\r<br>进入新世纪,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北南关系缓和,共存共荣深入人心。在冷战时代,作为朝鲜半岛问题理论上的两个主体,朝鲜与韩国都试图在“自主”的旗帜下解决半岛和平与发展问题,但是由于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大国势力的角逐,朝鲜半岛始终笼罩在战争阴云下,北南双方始终负担着沉重的军费,忍受着民族的分裂。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依然作为冷战的“活化石”,种种影响半岛和平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这片土地上依然没有消弭。从半岛内部因素来看,北南和解,合作,渴望“统一”是北南开展对话与交流的坚实基础。而大国势力的角逐等制约因素也依然存在。\r<br>(一)北南和解成为时代潮流\r<br>1政治上,民族共同意识凸现,“由我们民族自己”观念深入人心。2000年6月朝韩首脑会晤后,南北关系不断发展,政治互访不断。5年来,双方共进行了14次部长级会谈。双方共同的声音在日益增强,在地区问题和国际事务中的共同点逐渐增多,在消除半岛不安的内部因素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r<br>进入新世纪,朝鲜大力开展独自自主的全方位外交,先后与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自身的国际生存与发展空间,并且继续按照朝鲜党和政府长期主张的“祖国统一三大宪章”开展自主统一斗争。对“南朝鲜”的态度也由上世纪90年代的不合作,不对话,逐渐过渡到努力“联南反美”,以“自主”为旗帜,以“我们民族自己”为口号,把改善北南关系作为实现半岛自主和平统一的重要课题,提出了举行高级政治会谈等建议,主张促进北南关系转向和解与团结,谋求共存、共荣、共利,“以民族共助”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进入新世纪,韩国的金大中总统确立对朝“阳光政策”,卢武铉总统执政以后,延续和调整前任政策,将对朝鲜的政策定为“和平与繁荣”,并规定了四项原则:所有问题要通过对话解决;优先建立相互信任,实行互惠主义;以南北当事者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国际合作;提高对内对外的透明度,扩大国民参与,进行超越党派的合作。双方均主张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朝韩两国政治和解的一个表现是抛弃意识形态上的敌对,在对日问题上结成了统一阵线。在日韩岛屿争夺,朝鲜声援韩国,谴责日本,并宣布在独岛问题上南北要“联合斗争”。在对待日本要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问题上,朝鲜和韩国都采取了相同非常强硬的态度。经过共同努力,北南严重对峙局面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改变。\r<br>2经济上的交流与合作既有利于解决半岛和平问题,也有利于整合民族经济,形成民族经济共同体,推动统一事业。在冷战业已结束的21世纪,由于意识形态尖锐对立形式的改变,全球化的发展,隐含的经济利益成为现实因素,并开始在某种程度上支配政治和安全方面的政策思考。朝鲜半岛经济合作已经取得很大突破。北南经济交流始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主要局限于北对南或者南对北的经济援助。进入21世纪,双方经济合作内容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看,都有积极的提升。特别是根据“北南共同宣言”中的“双方通过经济合作均衡地发展民族经济”的协议,把原来北南双方的以民间为主导的经济合作扩大到双方政府间的经济合作。5年来,北南经济协力促进委员会举行了9次会议。北南贸易额逐年递增。尽管“核危机”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但各项合作工程纷纷上马。当前,包括开城工业园区在内的多个北南经济合作项目正稳步推进,由朝韩合作生产的汽车和生活日用品正越来越多地进入双方市场。根据双方签署的联合声明,南北韩已经达成协议,南北铁路公路连接05年10月左右将正式通车。北南之间的经贸关系呈现递进的、制度化和经常性的趋势,经济合作也逐渐对政治领域、安全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各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r<br>3在维护半岛安全上,双方也不断展示诚意,取得进展。2000年9月底,朝韩举行了朝鲜战争后的首次国防部长会谈,双方一致表示,要共同努力缓和半岛的军事紧张局势,消除战争危险,实现持久和平。2004年6月,在朝核问题尚不十分明朗的情境下,朝韩双方经过多轮将军级会谈,达成协议,决定停止在军事分界线附近的敌视性的宣传。这些会谈和会谈取得成果为缓和双方的军事对峙发挥了积极作用。尽管双方之间偶尔发生一些冲突事件,但军事分界线沿线的军事对抗事件明显减少已是不争的事实。\r<br>4社会文化事务上,北南双方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文化的认同和亲近是朝鲜半岛人民追求统一的重要基础。朝鲜长期宣传“朝鲜民族第一主义”,坚持以“民族大团结”实现统一。韩国力图“通过扩大社会和文化交流着重恢复民族的同一性。”所以都十分重视在社会文化事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民族和解。而且相对于敏感的政治问题,这方面事务的进展有助于化解紧张气氛,加深相互理解,降低政治风险,赢得民心。所以,虽然受到核问题影响而使北南关系时有起伏,但双方关系依然不断取得进展。\r<br>自2000年6月举行峰会以来,韩国和朝鲜每年都轮流组织朝韩峰会的庆祝活动。北南共同宣言中,双方就扩大和发展双方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以及离散家属会面等事务性问题达成一致。在北南离散家属重逢问题,“非转向长期囚”问题上,双方都进行认真磋商和合作,不断取得进展。双方的互访人数不断增加。03年朝韩在平壤举行民族共同纪念开天节活动。双方的体育交流十分频繁,成为亮点。朝鲜派出代表团参加了韩国釜山的亚运会,韩国大邱的第22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北南运动员携手参加雅典奥运会。为庆祝朝鲜半岛光复60周年,北南足球赛也即将进行。双方还达成共识联手申办2014年亚洲运动会。\r<br>虽然北南关系的发展进程中还会出现一些不确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实现朝鲜半岛和平统一的道路上还将面临各种曲折和考验,但是只要北南双方切实履行共同宣言的精神,以民族大义为重,北南关系就会战胜各种挑战不断向前发展。\r<br>(二)北南关系的制约因素:\r<br>1半岛大国势力的角逐\r<br>朝鲜半岛的分裂是大国势力角逐的结果,朝鲜半岛今天的局面依然延续着冷战的残余。冷战时代,北南方外交均实行或“固守单边主义的立场”,各自把美苏的敌人当作自己敌人。冷战尽管结束,但只要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半岛对峙双方或者一方为了寻求优势地位必然主动导入外部力量,而外部势力也会利用这一局面介入其中,从中渔利。在半岛,朝美严重缺乏互信,仍处于严重对峙的状态。美国以美韩军事同盟为依托,不断向朝鲜施加压力,尤其是布什政府上台后,改变了克林顿时期对朝“接触”政策。“9·11”事件发生后,在朝鲜积极表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的情况下,布什仍将朝鲜列为“邪恶轴心”之一,并在2002年初出台的“核态势评估”中将朝鲜列为7个可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对象之一。在第二届总统就任演说中又宣称,“在我们的世界上终止暴压政治乃是最终目标”,将把美国式“自由与民主扩展到全世界”,为此,“如有必要就不排除使用军事力量”。这些言论与实践极大地刺激了朝鲜。朝美之间的对抗又以持续至今的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形式展现出来。造成了严峻的半岛局势,地区和平与发展进程受到严重阻碍。半岛大国势力的角逐是造成朝鲜半岛分裂,动荡的最主要因素。这种因素的化解就要求相关国家要彻底抛弃冷战思维,切实转变对抗观念,把对方视为可合作的对象而不是“欲除之而后快”。这个化解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如今沸沸扬扬的朝鲜半岛核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北南之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难以真正实现。\r<br>2北南双方对外战略理论与实践的差异
<br>北南双方奉行不同的对外战略,并由此造成外交实践上的差异,这也是双方产生误解和摩擦的一个根源。朝鲜是自主性很强的国家,向来以“自主”为傲,把韩国视为美国的“傀儡政权”,认为韩国当局“一面力求依附外来势力,一面大谈什么自主、北南和解与团结。”尽管现在朝鲜对于韩国已经改变了看法,对韩国充满期待,积极“联南反美”,但依然对韩国的“事大主义”和自主程度不满。朝鲜认为:现时代是支配势力与自主势力,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进行殊死较量的时代。基于这种认定当今属于“乱世”的判断,韩国与美国,日本乃至与周边大国关系的变化,韩国的外交举措都会牵动朝鲜敏感的神经。韩国推行对北的“阳光政策”和“和平与繁荣政策”,尽管朝鲜也认可其中的积极因素,但也会被解读为对朝鲜进行和平演变的一种手段。韩国在新世纪积极推进自主国防,提升自身军事实力,是其在韩美同盟框架内寻求自主的表现,但同样也会被朝鲜看作半岛局势恶化的因素之一。同样道理,韩国对朝鲜的对外战略的判断,依然不时按照冷战思维,并受到美国的规制。双方外交理念上和实践的差异也是根深蒂固的。\r<br>3军事对峙
<br>朝鲜民族已经向和解与统一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也应该看到,朝鲜半岛自50多年前的朝鲜战争以来一直笼罩在战争阴云下。实际上还在延续冷战对抗,冷战思维依然大行其道。朝鲜核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朝鲜指控美国对其国家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美国则坚持解除朝鲜核能力。朝鲜实行“先军政治”,以军事为第一国事,宣布拥有核武器,实行“以超级强硬对强硬”的对美政策,而美韩每年举行规模很大的联合军事演习,不断更新武器装备,大大增加战力,使朝鲜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军备竞赛加剧。尽管韩国国内反美情绪越来越强烈,但是要求驻韩美军继续存在的同样大有人在,包括一些政府高官和保守势力。他们认为,朝鲜半岛和台海局势一旦发生变局,韩国还不具有独自因应的能力,驻韩美军必须继续存在。在这种局面下要实现朝鲜半岛和解,北南双方还要继续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r<br>4社会心理因素
<br>长期以来同一民族的对立,隔阂,使同一民族的血脉受到无情的割裂,北南双方走到不同的发展道路,无论是社会制度,意识形态还是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甚至连民族语言,都产生了一些差异,使双方在评估对方时依然不时戴上有色眼镜。这是分裂和对峙带来的社会心理影响。实际上,双方和解的政治障碍还远没有消散,这种心理影响还相当深厚。\r<br>朝鲜认为:“由于历届反动统治集团的事大卖国行径,使民族性惨遭蹂躏的南朝鲜,今天又由于当权者反民族的‘国际化’、‘世界化’骚动,使民族的灵魂和美好风尚正趋于完全消失。”这是“史无前例的出卖祖国、背叛民族的行为”。对于朝鲜半岛北南对抗的根源,朝鲜认为:“南朝鲜当局的反北对抗政策,是造成北方和南方之间误解和不信任的根源;是北南关系的改善和全民族大团结的绊脚石。”因此,在许多问题上,由于双方的误解和不信任,朝鲜始终对于与韩国的合作存在着严重的顾虑。朝鲜对于韩美军事同盟的存在深恶痛绝,即使对于经济合作,也存在诸多担忧,受到多方面影响而使合作时断时续。\r<br>而韩国作为美国的坚定盟友,尽管“自主”倾向增强,但长期以来以美韩军事同盟为其外交支柱,认为“北韩按照所谓的‘一个朝鲜’的逻辑追求以共产主义统一韩国”。其国内的保守势力,对于卢武铉政府的对北政策有着诸多批评,如韩国的亲美政党大国家党极力反对废除冷战时代遗留的保安法。这部分保守势力,也就是朝鲜所指的“事大主义者”和“卖国势力”,实际上对韩国政治影响很大,干扰着北南关系的改善与发展。\r<br>二 新世纪我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现状
<br>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推动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在共同努力下,中朝传统友谊与合作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潜力巨大,中韩合作伙伴发展迅速,前景广阔,总体上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进入可喜的新阶段。\r<br>(一) 中朝关系
<br>中朝两国是友好邻邦。朝鲜是同新中国最早建交的国家之一。两国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两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往来。朝鲜领导人金日成生前曾数十次访问中国,中国领导人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也先后多次访问朝鲜。进入新世纪,在双方的共同推动下,由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和培育的中朝传统友谊进一步发扬光大。双方政治领域的高层接触和互访不断,在一系列地区和国际问题上双方互相磋商,支持,呈现良好态势。我国积极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朝鲜公开支持我《反分裂国家法》,感谢中国在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中所做出的努力。\r<br>多年来中国一直是朝鲜的主要贸易伙伴。中朝关系在政治领域继续发展的同时,两国在经贸领域的互利合作也在不断增强。自1999年以来,中朝双边贸易额呈逐年递增的态势。2002年中朝贸易额达7.39亿美元,03年达10.23亿美元。04年近14亿美元,比前年增长了35.4%,呈快速增长。随着双方共同努力和朝鲜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双方经济合作大有潜力。为帮助朝鲜克服国内经济困难,我国一直向朝鲜无偿提供粮食等各种援助物资,为朝鲜度过难关做出了贡献。中朝两国在军事、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始终保持着较为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双方已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商航海协定、航空运输协定、领事协定等多项条约和协定,每年都签订教育、科技、体育等部门的交流计划。\r<br>进入新世纪,中国本着“继承传统、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加强合作”的方针,继续大力加强中朝两党、两国在各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密切双方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两国一致进一步推进中朝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r<br>(二)中韩关系\r<br>建交以来,韩中两国关系发展迅速,两国关系堪称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间关系的典范。1998年11月,金大中总统访华时,两国关系确定为“面向21世纪韩中合作伙伴关系”;2000年10月,朱镕基总理访韩时,两国关系推进到 “全面合作的新阶段”;2003年7月,韩国总统卢武铉访华时,两国关系进一步确立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加强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积极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r<br>1992年两国建交后,两国间的经贸关系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在贸易方面,建交以后,贸易额每年都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据统计,中韩贸易额从13年前的50亿美元发展到2004年的900亿美元,共增长17倍。05年第一季度双边贸易额达到243.5亿美元,同比增长27%。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国、第一海外投资对象国和第一出口对象国。韩国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随着韩中之间经济、贸易等各种实质性交流不断增加,国民之间的相互访问今后也将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此外,两国在学术、文化艺术及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活跃交流也在不断扩大。\r<br>回顾韩中关系发展的历程,可以概括为“发展迅速、成效显著、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在新世纪,我国与韩国建立和发展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创中韩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新局面。\r<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