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個我家的故事給大夥,消一消氣、解一解悶。
我自2005-10-17上"新華"的老帖。(二)
作者:思湘 于 2005-12-04 21:56:01.0 发表 来自: 发送短消息
說個我家的故事給大夥,消一消氣、解一解悶。
1990年我爹65歲,公務員一退休,"歸心似箭",就在"清明"前四天,由我長兄陪同父親及三伯回湖南老家掃墓,這是我爹自1949年逃難到台灣以來,頭一次回老家湘潭,算算也41年了。
'近鄉情怯',沒經歷過這種"41年生離"的人,是無法體會的。又喜又悲。
在得知祖父、祖母、大伯、五叔去世時的種種,眼淚鼻涕是少不了的。臨走也留了一筆錢,麻煩親人將祖墳好好整理整理。
後來我長兄告訴我,父親七兄弟,如今剩五人,一人一張小板凳,坐在老家的門口,享受內地溫暖的"三月小陽春"。兩個鐘頭,五位老先生---低頭沉思、不發一語,彷彿每個人坐著"時空倒流機",回到了從前。
因為41年"時空的隔距",初次的重逢,雖然興奮,著實也沒什麼"共同的話題"可說,大家所共同擁有的是"兒時的記憶",卻,又是那麼的遙遠。
到2005年為止,父親與三伯已回過老家5次了,每一次都增加對老家過去及現在情形的了解,目前也常與六叔、七叔、嬸嬸們通電話。婚喪喜慶等紅白帖,也有機會表示表示。
我為什麼要說這件事呢?
大家在談未來統一的事務,就像我爹想回家的心一樣,方向是對的。但急不得,真回到家,卻又不之說啥?聊啥?更甭說我大哥了,只能杵在那裡。台灣跟大陸的統一是必然的趨勢,但其複雜程度遠遠大於"回家探親",連同一父、同一母所生的親兄弟,一開始都無言以對,更何況兩個不同的社會,不同的制度。
但是只要開始密切且頻繁的交流,像我大哥(在大陸待過五年),如今也和老家的堂兄弟,無所不談。我就不行了,長年待在美國,連香港都沒去過。只有聽父親及長兄轉述老家的種種。
所以,偉大的領導人"鄧小平同志"曾多次強調堅持“一國兩制”方針“50年不變”的提法是"對的"。是用“一國兩制”解決國家統一問題,是用和平的方法解決矛盾的新方法。"鄧小平同志"在提到國家和平統一時說,並不是我吞掉你,你吞掉我。誰也不好吞掉誰。這是用和平共處的方法化解矛盾的新方法、新觀點。“一國兩制”是從中國的實踐提出來的,但是這個思路可以延伸到某些國際問題的處理上。香港問題的成功解決可為國際上許多問題的解決提供—些有益的線索。(原載1997年6月19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所以,只要一旦開啟兩岸善意、互惠的"大三通",還愁不能"和平統一"嗎?
摩合需要時間,急不得,以免"欲速則不達"。
本文於2005-12-04 ,首發在"新華統一論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