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年轻人看日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22:1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前些天打电话给在国内的朋友,聊着聊着话题就转到最近在几个大城市闹得轰轰烈烈的反日游*。我好奇地问在北大读研的几个朋友是否也参与其中,特别是那些研究国际关系,平时又很热衷于社会活动的,结果答案是一致的否定。究其原因,都说没觉得有什么实质意义,一个在“日本班”深造准备留日的朋友还开玩笑说,如果他去参加游*,同行的的人知道了他的身份,他的人身安全将受到比在日本使馆里的官员们更严重的威胁。再问几个在上海工作的,回答是上海基本上很平静,游*规模声势都比北京小很多。有个做媒体的朋友揣测,这可能和地域性格有关,上海人确实不如北京人关心时政,而且上海和日本的地理距离、更频繁的经贸往来也使得上海人倾向于亲近日本。

我并不感到意外。本来嘛,中日离得那么近,没有摩擦才怪,虽然我个人对“反日游*”这种形势仍有保留。一山不容二虎,一个东亚也容不下两个super powers,很正常。这是一个老问题,已经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只是到了这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再思考时,我们似乎应该矫正一下视角。

其实每个国家都有左右两股势力在政坛上争奇斗艳。我自己在上学和工作过程中认识了一些很民族主义的日本人,一些对两国关系漠不关心的日本人,还有很多对中国持热情友好态度的日本人。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符合传统的“死板、过分拘泥礼节、暴力、军国主义自杀倾向”的成见。

今天的日本,经过长时期的民主改造和市民社会的充分发展,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了。日本人是喜欢在心理上向内塌陷的民族,难以自拔,不管他们的经济发展到了什么水平。所以出于这种种原因,日本政府和人民对于反省60年前那场侵略战争的觉悟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提高。而现在国内游*的人们用很多口号把日本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抨击甚至强加仇恨,只是显得我们狭隘和极端民族主义,使我们自己更加孤立,而反倒帮助日本的右翼政客在国内得势。

中国人本来是一个很善于遗忘和原谅的民族。60年前那场战争的真正受害者其实是我们的祖父母辈。然而他们,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为代表,大多采取了宽恕、和缓、实际的态度来回忆那场历史的噩梦。而我们这代人,其实对那场战争的了解有多少?有多少人认真地和他们的祖父母探讨过那段历史?我们最常提起的理由是:日本到今天还没有认错。我们最常拿日本过来和德国比较。历史就是历史,已经发生过的,在那里摆着,就算你用被篡改过的课本授课也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情。历史原因远远不足以导致中国的年轻人当前这种“仇日”心态。

而东海能源和钓鱼岛问题,本来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难免的利益纠纷,与此同时,中日关系是有可能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的。但是最近,由于民族性格、国内政治、国际形势等种种考虑,日本突然在钓鱼岛、采油、历史遗留和台湾问题中态度强硬起来,开始不注重外交手腕,并进而挑衅、威胁中国的国家利益,逼得中国的热血青年不得不发出自己的声音。其实,偶尔让人民表达一下情感有利于我们的外交斡旋,关键是要控制好局面,避免积累了太多不满和压力的人们过度发泄而制造事端。DIZHI日货其实是很没有必要的,很多日货都由中国员工生产,而且这种做法对中国的伤害比对日本大。年轻人的这次游*还牵扯到了他们切身的经济利益,比如最活跃的参加者是国产电脑、电器的制造者和经销商们,就算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动是在替政府说话,他们也心甘情愿被“利用”。

此刻的中日关系正处在一个极其微妙的阶段。究竟什么样的努力可以促进中日和平友好,保持中日两国和地区的稳定?中国政府也许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它必须付出更多努力才行,才能让国际社会更乐于接受它的“和平崛起”而不感到咄咄逼人的压力。也许10年,20年之后,今天这些摩擦没有谁还会记起。那个时候,恐怕日本也已经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了。也许今天的中日危机会像朝鲜核危机那样解决,两个国家,六个国家,大家坐下来谈。而我相信,我们的领导和日本的领导应该都不会像朝鲜那样不近情理。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尽管中日关系正经历着紧张,我们还是应该大力推进中日年轻人之间的交流,甚至扩大这类项目的规模。每年万名青年,访问对方的姐妹友好城市,住在对方的交换家庭里,由此做到真正的相互了解,从年轻一代开始。不能否认,也许走这样一条路会牵扯很多的人力财力,而且只会在一个比较小的范畴起作用。但是在两国政府的沟通不能实现最有效的结果时,除了给他们更多的时间,我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10:1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