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国军”到“台军”? (转载)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0-3 18:1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所指的“国军”,是+++国国军。它是从1924年国父孙中山黄埔建校开始,初称“黄埔校军”,后编“教导团”,改称“中国国民党党军”。北伐时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旋扩充第一集团军。此军一直由蒋中正教育、训练、统帅,经东征、北伐、中原大战等,至抗战时已统一全国,统称国民革命军。抗战后国共内战,国军失败,1950年退至台澎金马,60万众。几经整编,至1981年,蒋经国任内完成军队国家化,实有约38万人,陆军51%,海、空军各16%,其他为宪兵与杂兵。其职业军官多为中国国民党党员,其编组、教育、训练、指挥系统,至今变动不大。\r<br>
<br>**执政大陆后,初称国军为“蒋军”,后改称“国民党军”,今称“台军”,实际就是“+++国国军”。\r<br>
<br>国军“黄埔精神”\r<br>
<br>黄埔的校训是“亲爱精诚”。黄埔开学时总理孙文所颁训词是:“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先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此训词赋予黄埔师生革命任务与行为规范,也是黄埔“负责精神”的本质。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定此训词为国歌歌词,至今使用。\r<br>
<br>黄埔军校开学时的校歌:“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革命的先声。革命军人,奋斗牺牲,再接再厉,继续先烈精神;同学同道,以学以教,生死与共,毋忘今日本校。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此校培养的学生多为笃信三民主义、#泳武德修养、精研军事理论、熟练战斗技能的革命斗士。此后以不怕死,一人去打一百人的精神,完成东征、北伐、抗战等。\r<br>     
<br>蒋家父子与在台国军\r<br>
<br>1949年失败后,蒋中正认为是他生平最大的耻辱,将“本党(中国国民党)五十年来的革命光荣,和中国五千年来的民族历史完全断送”。1950年3月1日,蒋中正复行视事,主持“**反台独”大计,恢复革命军魂,再造黄埔精神。在“军事上巩固台湾基地,进而光复大陆”。以精神、制度、组织、纪律、训练等为整建军队的基本要务。同年6月25日,韩战爆发,美第七舰队介入台湾海峡。1951年“美国军事顾问援华团”成立,1954年美国与台湾签订协防条约,美派海空军驻台。\r<br>
<br>1964年,蒋政府认为反攻大陆战机已至,乃积极准备反攻。其时现役陆海空三军近60万人,后备军人约150万人,一声令下,即可投入战场。无奈美国坚决反对,最后白忙一场,终于放弃。\r<br>
<br>国军撤台蒋经国即主导军务发展,任国防部政治部主任、部长、行政院院长等职。1978年3月当选“总统”,成为国军统帅。1981年时军队国家化。实有:
<br>
<br>陆军:(1)指挥单位:野战军团3个、军4个、金防部、马防部、澎防部、空降特战司令部。(2)作战部队:轻装师6个、重装师12个、预备师9个、装甲兵旅6个、战车群4个、空降旅2个及防空飞弹部队、陆军航空部队。\r<br>
<br>海军:(1)海军舰队司令部,辖:第124、146、131舰队,及金门、马祖等联络组、反潜作战情报组、电子作战组、舰队直升机队;第192、142舰队、第365战队、潜水艇支持队、海蚊大队;攻击、水雷等支队。(2)海军两栖部队指挥部,辖:第154、136舰队、登陆舰队;海滩总队:小艇大队、滩勤大队、两栖工程大队;水中爆破大队、商船联络组。(3)海军陆战队,辖:陆战师2个、登陆战军团1个、作战勤务团1个、预备师1个。\r<br>
<br>空军:(1)第443、499、427、455、737等5个战术战斗机联队;(2)第401、439等2个战术混合联队;(3)空军通讯航管、空军气象、空军工程等3个联队;(4)空军防空炮兵司令部;(5) 空军松山、马公、金门、花莲四处基地指挥部及空军电讯监察中心。\r<br>宪兵:6个指挥中心、52个营、21个调查组、31个连及宪兵司令部直属各连队。\r<br>
<br>自1950年1月至1975年12月,国军**作战达26年之久。1976年后,美国与**达成谅解,国军停止对大陆突袭或空投。\r<br>
<br>国军岛内**反“台独”\r<br>
<br>岛内**工作,在1957年前,真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只要沾上一点**边的,就被抓去,轻者坐牢,重者枪毙。高级将领被杀者如陈仪、吴石、李玉堂、刘邦友、段 (程潜女婿,程投共)等。马厂町是台北杀人刑场,“出红差”(枪毙人俗称)几乎每周一次或数次。1952年某一夜,台湾保安司令部在全台抓数万人。笔者认识一位司令,老母在大陆,写信想接港转台,被政府驻港情报人员查到,以“思想动摇”判处,死在火烧岛狱中。一名叫阿晖者,是被抓之人,以出卖“同志”而获生,后飞黄腾达,钱满东瀛。当时台湾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以策安全。此一工作至1971年后渐渐松懈。\r<br>
<br>“台独”称呼最初不响亮,有称异议分子、***分子、反政府(反蒋)分子,这些后来都归并入台独(党外)之内。当时蒋政府的大敌是**,故凡与**有关者(投降作反间*者除外),杀或关;台独是属内部捣蛋分子,关或放,两种待遇不同。\r<br>
<br>“台独”始于日军撤退前。日本投降后,台湾日军想找台人搞台湾独立,当时找的对象是辜振甫。辜是日本“黄民奉公会”中“奉公壮年团”的理事、总务,其父辜显荣深得日人信任,但辜未接受。此事后有人告密,害辜坐牢两年。\r<br>
<br>战后遣俘,日本人自动留台者约31万人,又从大陆遣回约5万随日军作坏事的台湾浪人。这些人是当时台湾社会最大的乱源,出了许多流氓。1947年“2·28”暴动,就有这批暴民加入,另有美国人、日本人及**地下党。暴民先杀大陆人近10天,增援国军登陆后追查凶手,查实者立即处决,双方被杀各约800余人。其中廖文义逃到日本东京,成立“台湾共和国临时政府”,自任大统领。\r<br>
<br>最早公开“台独”是彭明敏案,他要求将大陆人送回大陆或杀光。《自由中国》杂志倡“反攻无望论”引发雷震案,另说雷与台人要组党反国民党。雷坐牢10年,彭被美CIA人员偷运去美。此后有“中坜事件”(1977年11月许信良)、“中山堂事件”(1978年12月黄信介)、“中泰宾馆事件”(1979年9月黄信介)、“美丽岛事件”(1979年12月施明德)、林义雄母女被杀案(1980年2月)、陈文成命案(1981年5月)、林希翎事件(1985年9月)等。这些当时皆称为“党外人事活动”(暴动),皆由国防部与安全局主导,警总出面镇压。不过1986年9月,民主进步党组党时,政府并未阻止,让其顺利组成。\r<br>
<br>国军蜕变与影子台军\r<br>
<br>1987年10月,蒋经国开放人民赴大陆探亲。1988年1月蒋经国病逝,李登辉继任。\r<br>
<br>李背景复杂,受日本教育,用日文思维,做过日军少尉军官,又是**地下党叛党分子,满脑子日本“帝国主义”、“大东亚共荣”思想,也是“台独”野心家,视中国国民党为“外来政权”。但此时他是“总统”,稍后兼国民党主席。自称“蒋经国大学”毕业,在强有力的参谋总长郝柏村率领三军效忠下,初对国军不作干扰,完全保持蒋经国先生时代的原则和制度。后慢慢地将权重的“参谋总长”调升“国防部长”、“行政院长”,换一些对其不满的海、空军将领任“参谋总长”。但这些将领虽与原“参谋总长”个人有过节,并非与国军领导方向不同,且都是蒋经国先生的亲信。李自己培养的军事干部,也是三民主义信徒、国民党忠贞党员,“黄埔精神”充满三军与军事学校。在李离任时,国军仍喊“三民主义万岁”、“+++国万岁”,所有“读训”内容多为蒋中正重要文献。\r<br>
<br>2000年3月,政党轮替,陈水扁意外上台。民进党没有准备,只有用李的干部撑场面。“国防部长”唐飞组阁,以安军心,台籍的“参谋总长”汤耀明率三军宣誓效忠。然“政党轮替”不代表改朝换代,一切还要依照“+++国”宪法行事。故汤耀明声明尊重宪法,且不脱离中国国民党党籍。唐飞不久因“核四案”被搬了石头(被迫辞职)。阿扁在军中用个人统帅权,以升迁调捕方式,安插一些亲近自己的干部,但军中有一定的制度、规范,也不能任他乱来。4年下来,汤升国防部长,与台独“总统”步调不一致,两人越走越远。当阿扁以不名誉枪击案再度当选时,汤坚持辞职,落得个“柔性政变”的怪名,也可知四年来阿扁对国军没有完全控制。\r<br>
<br>阿扁为了民进党长久掌控政权,并建立“台湾共和国”,很想有一支自己的军队以对抗共军,故有建“影子台军”之念。这些动作要从“洗脑”开始—教育部修改教科书,考选部改变考试内容,军中不再呼口号,取消“读训”。用本土化替代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文化,用“爱台湾”代替“黄埔精神”,将“大中华”变为“小台岛”,用民粹主义小题大做,关起门来做皇帝,应收一时之效果。\r<br>
<br>影子台军,要从国军蜕变,甚为不易,因为原有干部思想根深蒂固。以现今将领为例,多为1966-1975年军校毕业,皆受过蒋中正的熏陶,也受过蒋经国先生的关爱与栽培,脑中充满:领袖、主义、国家、荣誉。“台独”原是国内叛乱分子,其貌不扬,草莽个性,做事卑鄙。今日执政,一无是处,忍一时之气,暂留位阶,有待再次“政党轮替”。\r<br>  
<br>国军是有80多年历史的部队,有过辉煌的时代与战绩。有思想,有主义,有国家观念,为保卫“+++国”而战,决无问题。现在与政见不同的执政的民进党同床异梦,民进党要想通过思想改造,在短时间内(2008年大选前)将国军蜕变成“影子台军”,肯定是做不到的。\r<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 18:20:2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台军"的称呼,有欠妥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3 03:3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