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关系中的网络政治及其治理困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6 10:5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625476 于 2012-2-16 11:03 编辑

蔡翠红

  原载《世界政治与政治》2011年第5期

  「内容提要」在网络化进程蓬勃发展的国际背景下,网络政治借助互联网的传播与组织功能,通过蝴蝶效应以及网络活动主义途径作用于国际关系。除了财富外,网络政治在国际关系的权力、身份、规则象限中都有其存在形式。国际关系中的网络政治并未超越权力政治,但网络时代的权力分配、权力范畴与权力性质却发生了一定改变。互联网使人们的思维结构与身份认同发生改变,世界不再仅仅以国界划分,而是辅之以认同划分。传统民族国家作为主要政治忠诚对象的地位被弱化,国家、市场和市民社会的各种行为体在重新平衡。信息网络还对国际制度转制、改制和创制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信息革命中崛起的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体不再屈服于强权政治,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互联网的无政府状态特性、主权超越性以及技术影响不确定性都呼唤着网络政治的全球治理的出现,但是制度行动者、组织结构以及制度文化的限度决定了信息技术与制度互动的有限化以及网络政治的全球治理困境。

  「关键词」网络政治;网络活动主义;外交民主化;网络治理

  「作者简介」蔡翠红,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国际关系学博士。(上海邮编:200433)

  *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与政治文化安全研究》(项目批准号:2009BGJ001)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政治学视角下的中美关系》(项目批准号:09YJCGJW004)的部分成果。作者由衷地感谢《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的匿名评审专家对本文原稿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这些博学而睿智的建议不仅帮助笔者对文章进行了一些重要改进,而且还拓展了今后的研究思路。笔者也感谢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汪晓风老师在本文写作过程中的讨论及协助。

  纵观历史,国际关系一直以来就深受技术的影响。16-18世纪航海技术使欧洲的扩张成为可能,19世纪电报成为当时帝国的主要通讯工具,20世纪的国际关系也因飞机、收音机、电视而转型。在21世纪,互联网又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网络政治不仅在一国国内开始生根发芽,而且在国际关系领域亦日渐显形。

  什么是“网络政治”?这是我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早在1998年,戴维。罗斯考夫(David RothKopf)就指出,“新时代的现实政治(real politik )就是网络政治(cyber politik),国家不再是唯一的行为者,同时原实力(raw power)可以被信息力所抵消或加强”。而戴维。波利艾(David Bollier)则在其文章《网络政治的崛起:互联网是如何改变国际政治与外交的》中用了“net politik”表示网络政治,并认为网络政治就是“一种力图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力量来塑造政治、文化、价值观和个人身份的外交形式”。

  欧洲学者则喜欢用信息政治(Info politik )一词来表示基于积极的国际信息交流以及自由且无偏见的信息流动的公共外交新时代。网络政治还有其他的一些类似称呼,如虚拟政治(virtual politics),在线政治(politics on the Line)等。

  然而,网络政治不管翻译成“cyber politik”,“cyber politics ”,还是“net politik”或者“info politik ”,它所表达的都是信息网络技术对真实世界政治的影响。网络政治反映了两个过程的结合:一是围绕“何时何地何人如何得到何物”问题的人类政治交往过程,二是虚拟空间的形成过程。在国际关系领域,网络政治则是国家交往过程与虚拟空间形成过程的交汇,是信息网络技术对国际政治的影响过程。

  本文的目的是考察国际关系中网络政治的内涵所在。相比于国内政治话语体系中的网络政治对于民主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参与等问题的讨论重点,国际关系中的网络政治核心问题则是互联网对于权力政治、国家身份以及国际秩序规则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具体包括哪些方面?比如,国际关系中的网络政治对传统的权力政治有何种改变?民族国家在网络时代的身份受到了哪些冲击?国家间的交往规则如外交方式有无变化?互联网又是如何对这些国际政治要素产生影响的?此外,针对不断涌现的网络黑客活动、网络恐怖主义以及各种互联网国际争端(如谷歌事件、维基揭秘事件等),国际关系中的网络政治与网络治理面临哪些困境?以上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去回答。

  …………

  四、结论

  总而言之,互联网是全球政治变化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它影响着国家做什么、怎么做、国家之间如何相互联系、谁又能够介入这种国际关系。互联网借助其以信息为媒介的传播功能以及其再使用过程的组织功能作用于国际关系,并通过对信息的蝴蝶效应以及网络活动主义途径使国际关系中的网络政治成为研究者的关注点。网络活动主义影响国际关系的模式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收集、发表、政策对话、协调行动、直接游说决策者模式,当然,多数情况下它们以组合状态存在。

  除了财富外,网络政治在国际关系的权力、身份、规则象限中都有其存在形式。互联网使权力的分配、权力的范畴与权力的性质都发生了一定改变。互联网刺激了种族主义、原教旨主义以及各种利益团体的身份诉求,弱化了传统民族国家作为主要政治忠诚对象的地位和身份,并推动了市民社会的全球化与虚拟化发展。互联网对国际制度转制、改制和创制也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信息革命中崛起的各种国际政治行为体不再被动地接受数字鸿沟和信息霸权,也不会简单地屈服于强权政治,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趋势逐渐显现。

  然而,不管网络技术发展的程度如何,它毕竟是一个“人造物”,是人类生活和人类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无法代替人类政治生活的全部。网络政治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映,具有依附性。互联网的无政府状态特性、主权超越性及技术影响不定性都呼唤着网络政治全球治理的出现,但是制度行动者的限度、组织结构的限度、制度文化的限度决定了信息技术与制度互动的有限化,从而导致了网络政治的全球治理困境。

  针对一直有国际争端的互联网的全球治理,目前美国主导的结构虽然可以对付当前使用需求,但或许无法应对今后的挑战。《国际海洋法》经过几十年的商讨才得以通过,预计网络政治的全球治理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形成某种新的国际协调框架,从而推动“和而不同”的和谐世界的诞生。


除特别声明外,本站不拥有文章版权。如引用,请注明原始出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4 17:34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