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89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关名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4 10:1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关名词(补充1)
        网络外交:所谓网络外交,是指在信息时代条件下,国际行为体为了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利益,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而开展的对外交往、对外宣传和外交参与等活动。网络外交的主体与客体既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或个人;网络外交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和发展国际行为体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方面利益;网络外交的活动方式包括国际行为体之间通过网络而开展的外事交往活动、对外传播,以及为对彼此的外交行为施加影响而进行的政治参与活动等三个方面,既可以是公开的组织也可以是隐密的行动,既可以是正面的公关也可以是负面的攻击,既可以是个人行为也可以是群体行为。网络外交有着如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便捷性与灵活性。(2)独立性与依附性。(3)敏感性与脆弱性。
        非极化:在国际政治的变迁来看,”极”虽然一直挥之不去,但”极”外的力量却呈上升趋势,与”多极化”相伴随的,还有”非极化”趋势。所谓非极化,就是极以外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导致”极”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下降、影响减弱的过程。极以外的力量即非极力量,就是那些众多不能成为极的中小国家和没有极参加的非国家行为体,其中第三世界或发展中国家是最要的组成部分。
        女权主义理论:女权主义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出现在有关发展政治、战争与和平等议题的研究中,形成了自由女权主义、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以及立场女权主义等分支,其基本考虑是提高女性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与角色,推翻阶级压迫和家庭压迫,实施”去性别化”的社会建构与政治参与,以及从女性的视角重新解读人类知识体系。女权主义运用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与方法对于居于主流地位的政治学、国际政治学特别是政治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等理论进行了猛烈的批评,提出了许多有意义、有启发性的重要命题,对后来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发挥了独特的推动作用。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有时也被称为后结构主义、后实证主义或解构主义,它是在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出现的有关社会科学哲学基础是否为实证主义的辩论中产生的。其主要源头在法国,后来影响到美国一些与法国文化联系较紧的大学,并逐步影响了英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后现代主义不仅批判传统的实证主义,而且批判波普尔的现代新实证主义,要求放弃体现现代性的理性文化。后现代主义的核心观点包括以下三点:一是社会像文本一样能够被多元理解;二是对行为的解构包括了从强调结构向强调文化的转变,或者说,后现代强调的是文化的作用而不是外在客观的结构;三是它存在着用一种相对主义和多元性来反对基础主义的倾向。
        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国际关系理论,吸收了诸多学科的营养,主要是社会学、语言哲学和其他国际关系理论,其中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尤其影响到建构主义的发展。建构主义内部流派纷繁,即便是在主流建构主义阵营之中,也存在贴近实证主义的温和建构主义和诠释成分较高的语言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有三个鲜明的共同特征:认为主体间互动建构社会意义,强调施动者和结构互动建构身份和认同,突出观念在塑造行为方面的作用。建构主义彰显的是人的能动性、文化的力量和社会性关系在世界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能够在国外和国内的国际关系研究领域迅速发展起来。其代表人物是温特、奥努弗、克拉托赫维尔。
        “权力转移”理论:”权力转移”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有关解释战争、特别是大国间战争的学术思想,始作俑者是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A. F. K.奥根斯基(A. F.K. Organsky)。经过将近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际关系理论中解释大国间权力关系变化以及这些关系变化究竟将如何影响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理论分支之一。”权力转移”理论有三个很重要的理论特点。首先,”权力转移”理论将国家间的冲突与战争同近代以来最有代表性的财富积累和发展方式联系起来,认为近现代世界政治的普遍模式是由国家间以及国家内部差异巨大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现代化进程所形成的。第二,挑战现实主义的均势理论,建立”权力转移”为依据的战争解释理论。第三,”权力转移”理论力争把对国家的实力分析与对国家的观念分析联系起来,不仅旨在从权力关系解释国家的战争行为,也着力于从国家的”知觉”(perception)角度来阐述战争的根源。
        新古典现实主义: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古典现实主义的逐步兴起成为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一部分现实主义者在继承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假设的同时,将国内政治和决策者个人因素引入现实主义范式当中,力图增强现实主义的解释力量,维护现实主义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主流地位,更好地应对来自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等外部理论的挑战。
        边缘地带理论:边缘地带理论是20世纪由著名美籍荷兰裔国际政治学家尼古拉斯·斯皮克曼提出的,这一理论同英国著名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的”心脏地带理论”一起,代表了20世纪西方地理战略思想的最高成就。斯皮克曼认为世界上最具权力潜质的场所是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这不仅因为世界上的人口和资源主要集中在这里,且由于”东半球的权力冲突向来同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区的关系有关,与边缘地区内的权力分布有关,与海上势力对大陆沿岸的压迫有关,最后,与西半球参与这种压迫有关。在所有的这些互动形式中,”边缘地带”都处于一种核心地位,即它并非一个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的区域,它同样是一个权势争斗发源地。正因为如此,在拿破仑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和俄国”都是站在一起反抗拿破仑、威廉二世和希特勒领导的边缘地带国家的。”,”边缘地带”的战略属性实际是双重的,它有时是在海上强国和心脏地带强国间***的,有时海上强国和心脏地带强国则联手对抗边缘地带某个强国,”边缘地带”的战略重要性也正是集中在这一基本的二元论上。
        心脏地带理论:心脏地带理论是20世纪由麦金德提出的。这一理论与斯皮克曼提出的边缘地带理论一起代表了20世纪西方地理战略思想的最高成就。麦金德理论的核心是海权与陆权的对抗,他所关注的重点就是这两者间不断变动的力量平衡,对这种不断变动的力量平衡的理解不仅是麦金德战略思想的基础,且构成了他的历史理论。麦金德将世界分为三个区域,一是欧亚大陆中心的内陆区域,二是位于边缘的”内新月形地带”,三是近海岛屿、美洲、澳大利亚构成的”外新月形地带”。麦金德指出,欧亚大陆中心那片以草原和沙漠为主的区域实际是一个巨大的天然要塞,这里的自然条件使它历来是海上人无法到达的场所;这片广袤且人烟稀少的地区历史上一直由各种游牧民族所控制,这里的自然条件及马和骆驼的机动性使他们能不断汇集起强大的力量,从而对边缘地区造成严重威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4 10:19:59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0-9-24 23:33:16 | 只看该作者
要顶,要顶










----------------------------------------
If you wish, you will also be able to find the kind of NFL Jersey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0-9-28 22:28: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2-21 14:52:26 | 只看该作者
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2-21 14:52:37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2-23 16:02:4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1-1-10 21:41:0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1-1-25 23:04:26 | 只看该作者
超级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1-26 20:31:22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谢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3 08:59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