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年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真题及精析(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6 02:0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5.斯腾伯格(S.Sternberg)揭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加法反应时法            B.减法反应时法
C.简单反应时法            D.选择反应时法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记忆研究中几种经典的实验范式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本题考查其中的一个经典范式,即斯腾伯格加法反应时法范式。加法反应时法由斯腾伯格在减法反应时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指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
时间总和。加法反应时法的基本逻辑思想是:如果两个因素中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这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斯腾伯格采用加法反应时法来探讨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结果发现个体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方式是自始至终的系列扫描方式。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46.在 2×3的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
A. 2个     B.3个     C.5个      D.6个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多因素实验设计中设计模式和表示方式的理解与掌握程度。2×3代表的是本实验设计中有两个因素,其中第一个因素有两个水平,第二个因素有3个水平,整个实验由此有6种实验处理。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47. 研究情绪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情绪与其他心理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是
A.形容词检表法    B. 时间抽样法     C.情绪诱导法    D.刺激反应法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情绪实验研究的几种主要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情绪的常用实验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刺激反应法和情绪诱导法。刺激反应法是通过外部的刺激与反应来推断个体的内部情绪,这种方法只能研究情绪本身,无法研究情绪变量与其他心理变量的关系。对情绪动态发展变化过程中情绪与其他心理变量之间关系进行探讨的方法是情绪诱导法。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本题由于考查点较细,难度较大,考生在四个选项上出现随机猜测作答现象。
48.在心理学实验中,要求特征(demand  characteristics)是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之一。反映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
A.Stroop效应         B.练习效应      C.霍桑效应      D. 序列效应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学实验中几个影响实验效果的典型效应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在心理学实验中,被试在实验中并非消极被动地接受主试的操作,而总是以某种动机、态度来对待实验。被试很可能会自发地对实验目的产生一个假设或猜测,然后用自认为能满足目的方式进行反应。这就是要求特征。要求特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霍桑效应和安慰剂效应。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49.系列位置效应常被看做是支持短时存储不同于长时存储的有效证据,可通过对单词等的自由回忆测验获得。如果改变单词频率。单词呈现速度、单词系列长度,对系列位置效应最有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对渐近线和近因效应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首因效应
B.对首因效应和渐近线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近因效应
C.对首因效应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渐近线和近因效应
D.对近因效应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首因效应和渐近线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经典的系列位置效应实验中不同自变量操纵与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化之间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单词频率。单词呈现速度、单词系列长度等的变化会导致不同的系列位置效应模式。要准确地回答该题,考生不但要识记经典的系列位置效应中渐
近线。近因效应、首因效应的典型特征,更要通过教学实验通过操纵单词频率、单词呈现速度、单词系列长度等变量,认识和检验它们与渐近线、近因效应、首因效应等之间的各种变化关系,从而获得对系列位置效应的进一步理解与掌握。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50.在学年开始时,实验者测试了所有儿童的智商,然后从每班随机抽取几名儿童,告诉他们的班主任这些儿童“智力超常”。学年结束时,再对所有儿童进行同样的测试,发现“智力超常”儿童智商分数提高的幅度明显超过其他儿童。这种现象称为
A.罗森塔尔效应       B.安慰剂效应        C.反应定势      D.肯定偏向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学实验中几个影响实验效果的典型效应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罗森塔尔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实验者效应。实验者效应是指实验者在实验中可能会有意无意地以某种方式如动作、表情和语言等影响被试,使他们的反应附和主试的期望的现象。
罗森塔尔用一个实验论证了实验者效应的存在,故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在本题中,班主任被告知某些儿童智力超常,他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就会以各种形式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这些所谓的智力超常者,从而使得他们的智商分数在后来的测验中果真得到提高。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51.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是
A.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
C.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D.瑞文推理测验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智力测验发展历史的掌握情况。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心理学界一般认为,这是心理学界编制的标准化量表之一。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是在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的基础上,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于  1961年经过修订而成的。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于1939年编制了韦克斯勒一贝勒维智力量表(W-BI),于1949年初发表韦氏儿童智力量(WISC)。1955年韦克斯勒将量表进行了重新修订和标准化,编制成韦氏成ren智力量表(WAIS)。瑞文推理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于1938年创制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52 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时,如果虚无假设正确,但被拒绝。这类错误被称为
A.α型错误      B.β型错误        C H0型错误          D.H1型错误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有关假设检验原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假设检验的原理和方法是由样本推断总体,由于总体的真实情况往往是未知的,根据样本推断总体就有可能犯两类错误:虚无假设H0本来是正确的,但拒绝了H0,这类错误称为弃真错误,即α型错误,也称I错误;虚无假设H0本来不正确,但却接受了H0,这类错误称为取伪错误,即β型错误,也称Ⅱ错误。但没有H0型错误和H1型错误的说法。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
53.真分数模型X=T+E中上表示的是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抽样误差       D.标准误差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真分数理论模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真分数模型是经典测验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公式为X=T+E,即观测分数是真分数与误差分数的函数。其中,误差是随机出现的,每次测量所产生的误差是独立的。系统误差是指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对象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抽样误差是指由于随机抽样的偶然因素使样本各单位的结构对总体各单位结构的代表性差别,而引起的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的绝对离差,如抽样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绝对离差等;标准误差是指各测量值误差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故又称为均方误差。故本题正确答案是B。

54.某考生在一项测验中得分60,经换算百分等级为70,这表明在所有考生中,得分低于该考生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A .30%       B.40%        C.60%     D.70%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描述统计中百分等级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百分等级分数是一种相对地位量数,它根据分布中某一原始分数,求这个原始分数在分布中所处的相对位置——百分等级,作为经常使用的一种测验分数,对分数解释有较大的意义。故本题正确答
案是D。
55.用于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统计图是
A.直方图    B.线形图    C.条形图      D.散点图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描述统计中有关统计图方面的知识的掌握情况。散点图是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的散布图形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适用于描述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
直方图是由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线形图是以起伏的折线来表示某种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及演变趋势的统计图,适用于描述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也适用于描述一种事物随另一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模式,还可以适用于比较不同的人物团体在同一心理或教育现象上的变化特征及相互联系;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长条来表示各个统计事项之间的数量关系,通常应用描述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8 12:37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