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171|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攻略篇之]考研复习攻略之外交学院篇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8-2 13:0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r><td><font size="2">外交学院是外交部所属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外交外事、涉外经济、法律人才的高等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font><font face="宋体" size="2">外交学院创建于</font><font size="2">1955</font><font face="宋体" size="2">年</font><font size="2">9</font><font face="宋体" size="2">月,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倡议,经党中央、毛主席批准,在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的基础上成立的。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曾长期兼任外交学院院长。现任院长是</font><font size="2">前中国驻法兰西共和国大使<font face="宋体">吴建民</font></font><font face="宋体" size="2">。<br /><br /></font></td></tr></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r><td>外交学院以周恩来总理提出的&ldquo;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rdquo;十六字方针为办学思想,培养又红又专的外交人才。学院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刻苦严谨的学风,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品德上,重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业务教学上,既重视基础理论课教学,又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既重视外语水平的提高,又重视外交业务和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的掌握,达到培养政治与业务、汉语与外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外交学院建院四十多年来共培养各类学生一万余人,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国家外交外事、国际问题教学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担任政府部长级职务的十余人,出任驻外大使、参赞和......</td></tr></table></td></tr></table><table width="100%" border="0"><tr align="center"><td colspan="2"><div>历任领导</div></td></tr><tr align="center"><td><div>(2004-04-07 17:08)</div>作者:院办</td></tr><tr align="center"><td colspan="2"><br /></td></tr><tr valign="top"><td colspan="2"><div><p></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p><strong> </strong></p>院长:<span><br /></span><span> <br /></span><span> 李恩求 1955 --- 1959 </span><font size="2">(副院长、主持全面工作)<span><br /></span></font><span><br /></span><p><span> 陈辛仁 1959 --- 1961 </span><font size="2">(<span>1958.10-1961外交学院</span></font></p><font size="2"><span> </span></font><font size="2"><span>更名为国际关系学院)<br /></span></font><span> 陈 毅 1961 --- 1969<br /></span><span><br /></span><span> 刘 春 1982 --- 1986 <br /></span><span><br /></span><span> 周 南 1986 --- 1988 <br /></span><span><br /></span><span> 章 曙 1988 --- 1992 <br /></span><span><br /></span><span> 刘 山 1992 --- 1998 <br /></span><span><br /></span><span> 杨福昌 1999 --- 2003 <br /></span><span><br /></span><span> 吴建民 2003 --- <br /></span><span><br /></span><span><br /></span>书记 :<span> <br /></span><span><br /></span><span> 李恩求 1955 --- 1959 <br /></span><span><br /></span><span> 陈辛仁 1959 --- 1969<br /></span><span><br /></span><span> 李恩求 1979 --- 1982 <br /></span><span><br /></span><span> 刘 春 1982 --- 1986 <br /></span><span><br /></span><span> 周 南 1987 --- 1988 <br /></span><span><br /></span><span> 章 曙 1988 --- 1992 <br /></span><span><br /></span><span> 石午山 1991 --- 1996 </span><font size="2">(<span>1991.5-1992.4代理) <br /></span></font><span><br /></span><span> 刘 山 1996 --- 1998 <br /></span><span><br /></span><span> 石午山 1998 ---2001 <br /></span><span><br /></span><span> 安永玉 2001 ---<br /></span><span><br /></span><span><br /></span><p /></div></td></tr></table>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06:27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left" border="0"><tr><td>开展国际交流是外事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学院的国际交往日益扩大。我院校际交流主要采取院领导互访,互派教师学者讲学、进修,外交官培训、交换图书和学术资料,参加或联合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交流形式,对我院的教学、科研、改革和师资培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我院每年参加世界外交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年会,进行学术交流,交换信息和办学经验。为增进学院与国外院校的学术、人员交流,提高学院学术地位和声誉,先后同44个国家和地区的71所国外院校或学术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建立友好往来与学术交流关系。 </td></tr></table><br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r><td><img src="http://www.cfau.edu.cn/images/col12/hengg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td></tr></table><br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tr><td><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left" border="0"><tr><td>外交学院自1980年复校以来就开始聘请外籍专家教师,每年聘请近30位来自美、英、法、日等国家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以及英语、法语和日语等相关专业的长短期外国专家和教师来院进行教学、科研和学术工作,自95年以来我院已经聘请了近230人次长短期外籍专家教师。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我院目前已形成一整套符合我院办学方针、适应我院教学需求的外国教师聘请管理体系,整个聘请和管理过程已制度化。我院努力为外籍专家教师创造良好舒适的教学、生活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的待遇,充分发挥他们的学术优势,使他们成为学院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工作、培养师资力量以及推动教学改革等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支中坚力量。 </td></tr></table></td></tr></table>
3#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08:09 | 只看该作者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left bgColor=#ffffff border=0>
<TBODY>
<TR>
<TD>开展国际交流是外事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学院的国际交往日益扩大。我院校际交流主要采取院领导互访,互派教师学者讲学、进修,外交官培训、交换图书和学术资料,参加或联合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交流形式,对我院的教学、科研、改革和师资培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我院每年参加世界外交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年会,进行学术交流,交换信息和办学经验。为增进学院与国外院校的学术、人员交流,提高学院学术地位和声誉,先后同44个国家和地区的71所国外院校或学术机构开展交流与合作,建立友好往来与学术交流关系。 </TD></TR></TBODY></TABLE><BR>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img src="http://www.cfau.edu.cn/images/col12/hengge.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TD></TR></TBODY></TABLE><BR>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left bgColor=#ffffff border=0>
<TBODY>
<TR>
<TD>外交学院自1980年复校以来就开始聘请外籍专家教师,每年聘请近30位来自美、英、法、日等国家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以及英语、法语和日语等相关专业的长短期外国专家和教师来院进行教学、科研和学术工作,自95年以来我院已经聘请了近230人次长短期外籍专家教师。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我院目前已形成一整套符合我院办学方针、适应我院教学需求的外国教师聘请管理体系,整个聘请和管理过程已制度化。我院努力为外籍专家教师创造良好舒适的教学、生活环境,不断提高他们的待遇,充分发挥他们的学术优势,使他们成为学院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工作、培养师资力量以及推动教学改革等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支中坚力量。 </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
4#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08:49 | 只看该作者
<table width="100%" border="0"><tr align="center"><td colspan="2"><div class="title">博硕导师</div></td></tr><tr align="center"><td><div class="bt_time">(1988-03-09 03:21)</div></td></tr><tr align="center"><td colspan="2"><br /></td></tr><tr valign="top"><td colspan="2"><div class="bt_content"><p></p><p><strong>外交学专业 (博士生导师) <br /></strong>曲星教授(男)</p><p><strong>国际关系专业 (博士生导师)</strong> <br />周启朋教授 (女) 秦亚青教授(男) </p><p>曲星教授 (男) 宫少朋教授(男) </p><p>周尊南教授(男) 熊志勇教授 (男) </p><p>林军教授 (男) 杨闯教授 (男) </p><p>苏格教授 (男) 朱立群教授 (女) </p><p><strong>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语)(硕士生导师)</strong><br />张正中教授(男)高德坤教授(男) 徐晓亚副教授(女) 王瑞华副教授(女)李军副教授 (男)</p><p><strong>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strong></p><p>范守义教授(男) 秦亚青教授(男) 任小萍教授(女) </p><p>禇广友教授(男) 杨雪燕教授(女)张益庭教授(男) </p><p>张志伶副教授(女) 夏力力副教授(男) 武波副教授 (男) </p><p>蘅孝军副教授(男) 王燕副教授 (女) 宋爱群副教授(女)</p><p><strong>国际法专业(硕士生导师)<br /></strong>金克胜副教授(男) 江国青副教授(男) 许建中副教授(男) </p><p>秦晓程副教授(男) 孙积禄副教授(男) 许军珂副教授(女) </p><p>卢 松副教授(男) 王南玲副教授(女) 贺万忠副教授(男) </p><p>张爱宁副教授(女) 万 霞副教授(女) 高秀东副教授(女) </p><p>薛 虹副教授(女) 杨慧芳副教授(女)</p><p><strong>国际政治专业 (硕士生导师)</strong><br />郑启荣教授(男) 王春英副教授(女)唐晓副教授(男) 王为副教授(女)</p><p><strong>外交学专业 (硕士生导师)</strong><br />熊志勇教授(男) 张历历副教授(男) 苏浩副教授(男) 张清敏副教授(男)</p><p><strong>国际经济关系专业 (硕士生导师)</strong><br />江瑞平教授(男) 周林教授(男) </p><p>刘曙光副教授(女) 樊莹副教授(女)</p><p><strong>国际关系专业 (硕士生导师)</strong><br />周启朋教授 (女) 林军教授 (男) 宫少朋教授(男) 曲星教授(男) 朱立群教授 (女) 王 帆副教授(男) 周永生副教授(男) 赵怀普副教授(男)<br /></p><p></p></div></td></tr></table>
5#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09:28 | 只看该作者
<table width="100%" border="0"><tr align="center"><td colspan="2"><div class="title">外交学院兼职教授</div></td></tr><tr align="center"><td><div class="bt_time">(2004-03-09 10:36)</div></td></tr><tr align="center"><td colspan="2"><br /></td></tr><tr valign="top"><td colspan="2"><div class="bt_content"><p></p><p>姓名 性别工作单位职务</p><p>钱其琛男国务院副总理</p><p>唐家璇男 国务院国务委员</p><p>秦华孙男 外交部前部长助理 </p><p>薛谋洪男 外交部大 使 </p><p>范国祥 男外交部大 使</p><p>金桂华男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p><p>金永健男中国联合国协会 会 长</p><p>戴秉国 男外交部副部长</p><p>陈鲁直 男外交部大 使</p><p>李道豫男 外交部前部长助理</p><p>卢秋田男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 长 </p><p>梅兆荣 男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前会长</p><p>王荩卿 男外交部大 使</p><p>萨本望 男总参二部研究员</p><p>秦小梅 女外交部参 赞 </p><p>王厚立男外交部条法司原司长</p><p>史久镛 男国际法院院 长</p><p>贺其治 男外交部法律顾问</p><p>许光建 男外交部条法司原司长 </p><p>任建新 男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p><p>薛捍勤 女外交部 大 使</p><p>刘振民 男外交部</p><p>罗国文 男外交部 </p><p>袁国厚 男外交部 原大使</p><p>张宏喜 男外交部原大使 </p><p>刘山男外交学院原院长 </p><p>刘华秋 男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防控与裁军研究部 研究员</p><p>王逸舟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副所长</p><p>钱文荣 男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p><p>元简 女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p><p>徐鹤皋 男 中国法律咨询中心 </p><p>费宗祎 男 最高人民法院 </p><p>刘大群 男 联合国前南刑事法庭法官</p><p>王生长 男 中国贸易促进会法律部 </p><p>李适时 男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p><p>俞灵雨 男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p><p>江必新 男 最高人民法院</p><p>张军男 最高人民法院</p><p>奚晓明 男 最高人民法院</p><p>万鄂湘 男 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长</p><p>庄去病 男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p><p>施燕华 女 外交部翻译室</p><p>徐亚男女 外交部翻译室</p><p>林希男 中央编译局副主任</p><p>刘德有 男 文化部原副部长</p><p>徐一平 男 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p><p>高增杰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p><p></p><p></p></div></td></tr></table>
6#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10:17 | 只看该作者
<p><strong>外交学院研究生的考研心得:</strong></p>
7#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10:49 | 只看该作者
kashiryu 我的考研历程
<br>我嘛,是去年9月才开始复习专业课的。因为之前都不知道看什么书,呵呵。7月到9月一直在复习英语,听力还费了不少时间,后来才知道取消了!郁闷了一阵。z~
<br>看国关理论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这本书太烂!怀疑是直接把英文的内容翻译过来的,而且还是直译,当时的感觉是考上之后一定要去证实一下,说不定能搞掉一个大硕鼠来!H
<br>我每天也就能看4、5个小时的书,而且大部分时间在做英语和政治,所以有点怕怕!幸好老公一直支持我,好歹坚持了下来!#
<br>觉得国关史和邓小平外交理论都很简单,稍微理理就好了。国关理论经过我慢慢的整理,每一个标题写一个总结(50页以后的),就豁然开朗的。当然,看看秦亚青老师的文章更好。至于世界经济,结合政治经济学的常识记忆,我觉得比较简单。//
<br>其实总的说来,我觉得靠国际关系比较划算,因为好多内容都和政治雷同,至少有关系。所以比其他的学科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C+6`
<br>当然我也上了政治的冲刺班,感觉还是有效的,因为我之前没有系统复习过。还听了听英语的作文班,感觉还行。其实对于这些班,大家不要抱着猜题的心情去听,关键听听思路,这样下来总会有收获的。86e5<@
<br>要说经验,我喜欢把每一科都缕一下,整理一些纲领。下次有时间我可以把一些东西弄上来给大家看看!]-
<br>心理因素也很重要,每次我烦躁的时候,身边的朋友都会帮助我。很感激他们!尤其是我老公,呵呵!最后一路顺利,也算幸运了。LpM#(
<br>好久没有上来,看见大家都在分享经验,也忍不住说一下,希望对后来人有所帮助!u'&
<br>
<br>
<br>
<br>
<br>
8#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12:14 | 只看该作者
<p>mousechina幸运的考研之旅(初试篇)<br />幸运的考研之旅(初试篇)BQm<br />┩绻厶
9#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12:39 | 只看该作者
小月儿 我独特的考研路<br />今天终于看到了录取名单,备受煎熬的心可以靠岸了。回想一年考研路,其中的甘苦只有自己知道。经历了一些事,也相信了那句话:苦尽甘来。相信自己,你就一定会创造奇迹。<br />我来自一个山东市属的三流大学,因为离家近,加上学校2000年才有本科专业,所以很多人都瞧不起。高考时出了点意外,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去上这个学校,爸妈的同事领导都做工作,毕竟我是第二个考上本科的女生,大家都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于是我抱着我爷爷对我说的那句&ldquo;事在人为&rdquo;去上学。大学四年,学校没有亏待我,给了我很多荣誉和锻炼的机会,四年过下来很充实,这是我不后悔的原因。我很幸运进了一个很好的班级,班里的学习风气很浓,大家都有一股干劲,等待四年后一搏,现在如愿的有不少,相信他们心里都很一定高兴。说实在报这所学校我是想也不敢想的事,但是我太喜欢外交学这个专业了,我想我要是不报这个学校试试,我会后悔一辈子的。我们系有个男生想报外院,他准备得很早,书已买齐了,大二就开始看,可是看到后来退却了,换了另一所学校。我当时震撼很大,因为在听上一级跨专业考得的师姐的考研报告时,我们几个考国关国政外交的讨论过报考学校的事,当时五班一个男生说起那个退却的男生,说他应该换因为外院比北大还难考,接着大家在那里七嘴八舌说外院怎样怎样难考,我在一边听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们都不知道我已经选定了外院也买好了书,所以考外院的事除了父母,我谁也不敢提起,怕他们笑话我自不量力。我说这些就是要鼓励学弟学妹们,只要是你喜欢的,无论它有多么难,你都要去尝试一下,不去尝试就永远没有机会,幸运垂青于勇敢的人。<br />我是从2004年春节过后准备的,第一本书看得是外交学概论,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让我知道关于外交的一些知识,在开学之前我粗粗的看了一遍。开学后,开了很多课,一共11门,因为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虽然是跨专业考研,但我一门课也不敢旷,每天都很忙,没有时间看书,这让我很苦恼。于是我就转变了策略,当天任务当天完成,不再抽时间预习复习,而是掌握当天内容后粗略预习,这样效果还是不错的。我们的课每天8节,从星期一上到星期四,这样每周我就有完整的三天时间可以看专业课,一到星期五我就早早起床,拿着书去图书馆十楼看书,在学校大家都知道自习室有时不太适合学习,总是有谈恋爱的或聊天的(记得有坛友抱怨过),由于图书馆从星期五开始不开电梯,所以不是以学习为目的的同志们不可能费这么大的劲爬上十楼去干别的。建议有如此烦恼的同学们不妨找个这样的地方学习。我找个靠窗的地方看书,看累了就看看窗外的风景,窗外是沂河大桥,很多的车从桥上经过,其中就有回家的车,想到这里我心里特别甜,这样的生活很累但很幸福。很快到了考试,我们11门课,整整考了一个月,有的一门考三次,我奉劝那些跨专业考的同学们不要以跨专业考研为由不去上课,时间长就补不上了,不及格会很费时,起码你很多评先树优的机会没有了。这次我拿到了奖学金,是唯一一个跨专业考研拿到奖学金的学生。我知道这个奖学金是怎么拿的,整整半年我没有休过星期天,每天都是工作日。而且还有让你分心的社团活动,所以逼着你必须学会打理众多的事情。<br />暑假中我开始看简明战后国际关系史,这本书条理上不是很清楚,虽然有时间的分段,你会发现前后出现重复内容,有时搞的一团雾水,所以你必须吃透它。我向大家坦白,我的方法很笨很累,大家最好不要效仿,我把这五本书中的四本(除鸦片战争史)写了一遍,用了整整十二个厚厚的备课本。几百万的字写下来很累,有时也是坚持不下来,但是没有别的办法,我在这小山沟里没有笔记,没有资料,只是这五本书,如果连这五本书都看不好我还有什么资格与大家竞争。写一边印象是深刻的,我没想到今年会考到这么多重题,分析往年试卷,重题很少,外交学概论中只考过一道外交团,所以我并没有细细准备往年试题,结果今年考到了很多重题,相信和我一起的战友一定很有感触,要不是写了一遍我今年肯定砸锅了。所以告诉大家基础知识必须牢固,不管用什么方法这是最关键的。<br />暑假过完,我开始实习了,因为我是师范生,所以必须回原地实习,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我的考研路很奇特的原因,一半在学校,一半在职,所有的经历都让我尝试了。我觉得在职考研有一个挑战就是你怎样安排时间,这一点大家可以看mywjc的帖子,就是每天睡得比别人晚,起得比别人早。但是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在于你怎样去面对别人对你的歧视与不屑,特别是女生,承受的压力会更大。我是一个不爱哭的人,一年哭不了两次,这半年我经常流泪,哭又不能让人知道,所以只能无声的哭,心里的别提多难受。我的那个小屋在三楼上,其实三楼早已废弃不用,所有走廊里窗户用砖糊着,即使白天也很黑,墙全是水泥的,没刷过,要命的是,三楼没有厕所,二楼有,我没有钥匙,院里的厕所离得很远,所以每天我都不敢喝水,考试时大家都很担心这个问题,我没担心,练出来了。(说这个问题我真有点不好意思了)。到了冬天由于装修了一个新的办公室,就把我屋里的暖气拆了,装在了那里,我陪着笑脸看着他们拆,可心里流着泪,笑着送他们走,回到屋里眼泪就不争气的下来了。办公室窗子是木制的,漏风,一个冬天我靠窗的左腿左胳膊冻出了关节炎,这也算是考研留下的纪念吧。到后来连电也掐了,因为别的办公室已搬到了二楼,没有必要送电了。我特别难过,但没有办法,一个女孩子还有什么办法。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你除了面对,没有别的路可走,所以大家要打起精神顶住一切困难,挨过去也就好了,我不想再多说一些了,这是一段我不愿意回忆的经历,不想提了。<br />刚才我说基础知识要扎实,这只考了你的基本功,还有就是你的知识面,我实习没有图书馆,所有的知识从网上获知,我喜欢上中国新闻网与新华网,几乎所有热点在这两个网上都能找到,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样不能去图书馆,就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看总比不看好。<br />说到英语政治我没有发言权,因为我的这两门都考了60来分。特别是英语我考得很差,连自己都没有料到,可能是考试时荒场了,我在第一排,老师就坐在我的前面,连他的呼吸都能听到,我当时很紧张,越想集中精力做阅读理解,越是无法集中。所以大家要练就考试的本领,肚里有货,但要保证能输出来,这也是一项本事。还有你在考场上可能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你要学会去处理,不要慌张,我当时发下信封来,发现没有答题纸,老师找答题纸找了40多分钟,用两个多小时答题,紧张程度大家可想而知。可能外院外交学专业没有随信附带答题纸的习惯,而我们考场其他学校都有附带答题纸,老师大意了,所以大家可以在考前适当和老师提一下,让他准备一些答题纸,这样就不会出现意外了。<br />这就是我的考研历程,关于复试的问题,我会在另一篇帖子里给大家说一下,好像我的那些战友要么不上论坛,要么上来潜水,剩下我,在这里乱讲一通,说得不好让大家见笑了。只要大家抱定信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成功的,你们一会比我做得更好,最后祝福你们2006年美梦成真! <p></p><p><br /></p>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8-2 13:13:01 | 只看该作者
mywjc考研历程回顾<br />个人考研历程回顾!<br />┩绻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1:18 , Processed in 1.468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