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布会:合作大过分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22:36: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去年因飓风而被推迟的中国国家主席胡Jintao访美行程将于本月18日正式启动。根据中美双方的精心安排,胡Jintao先到西雅图给美国工商巨头送去大额定单,再去白宫接受由美国总统布什主持的21响礼炮欢迎仪式。他还将在布什的母校耶鲁大学发表演讲,重申中国的发展对美国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
  尽管中美双方对胡Jintao访美是属于“国事访问”还是“工作访问”存有歧见,但中国外交部几天前已高调宣布胡Jintao之行是“国事访问”。中国对访问名分的坚持并不仅仅是为了“争面子”,也是要通过名分强调这次“胡布会”的重要性大于两人在其他场合的会面。鉴于美国特殊的国际地位,胡Jintao这次访美可说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外交活动。
    尼逊在毛**面前谦恭
  事实上,自1972年美国总统尼逊访华打破隔绝中美22年的坚冰后,元首会晤向来是中美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巨变,两国元首会晤的形式和心理也有不小的变化。
  1949年10月**建国后,中美经历了20多年的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冷战。那时的中国基本处于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状态,不仅不把“美帝国主义”放在眼里,就连一度是“老大哥”的苏联也照样骂成“修正主义叛徒”。
  倒是美国急于从越南战争中脱身和遏制苏联势力的膨胀,主动寻求同中国改善关系。1972年2月21日,尼逊飞抵北京,开始他“改变世界”的中国之旅。当时,贵为美国总统的尼逊不但对中国的接待规格没有特别要求,甚至不清楚能不能见到中国最高领导人毛**,而他在毛**面前表现出的谦恭让所有中国人感到荣光。
    邓小平征服美国媒体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随后,时任副总理的邓小平成为第一位踏上美国领土的**最高领导人。
  邓小平在美国亲吻儿童,戴牛仔帽,以他的才华、幽默和温和征服了美国媒体,大大改善了共产国家领导人传统的僵化形象。邓小平访美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中美关系范畴,成为中国正式走向改革开放的起点。
  1980年,中美签订了大约三十多个协议。随着中国开放步伐的加快,中美不仅在政治、经贸领域展开合作,美国电影、电视剧也风靡中国。中美关系进入一个类似于久别重逢的“蜜月期”。
    “韬光养晦”解四次危机
  但好景不长,1989年的****让中美关系跌入低谷。随之而来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使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也使1990年代后的中美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一方面是失去苏联这个头号对手的美国对中国的需要程度大为降低,另一方面却是改革开放没有回头路的中国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经济依存度不断加深。换句话说,中国对美国的需要已经远远大于美国对中国的需要。
  邓小平、江**等中国领导人对中美关系的新变化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毅然放弃把意识形态同国家利益混为一谈的传统思维,以“韬光养晦”的务实态度顺利化解了中美关系出现的四次危机,即1989年******后中美关系的急剧恶化,1995年台湾**李登辉访美带来的“台海危机”,1999年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国轰炸带来的危机,2001年中美军机在南海相撞引发的危机。
  由于四次危机主要以中国作出较大的妥协才得以结束,加上美国在人权、贸易、知识产权等领域动辄指责中国,以及明里暗里纵容“台独”,许多中国民众对美国的盛气凌人和中国的“退让”感到十分不满,不少人怀念起毛**时代那种“人穷志不短”的豪迈气概。这种“怀旧”情绪让坚守“韬光养晦”方针的中国领导人承受很大压力。
  但中国领导人十分清楚,过去10多年来,看似软弱的“韬光养晦”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实惠,而经济高速增长又使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事实上,今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已跃上前所未有的高度,远非尼逊访华时代的中国所能比拟。
  因此,尽管美国在胡Jintao访美前仍在人民币汇率、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频频给中国施压,尽管中国国内要求对美态度强硬的呼声时有所闻,胡Jintao等中国领导人不会放弃“韬光养晦”的外交方针,而将力争把“胡布会”变成一场展示合作,解决分歧的“双雄会”。
  相信性格直率的布什也不会意气用事,让这次来之不易的“胡布会”成为展示中美分歧的场所。毕竟,他要面对的是一个正在崛起大国的元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 20:3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